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本书作者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正确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原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和东欧垮台以后,国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怀疑,责难、误解、甚至任意对马克思主义加以歪曲、污蔑、恶意诋毁。但是他作为一名生活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能够以明确、冷静、客观、公正而且通俗的语言对马克思的学说做出正本清源的说明,恢复了马克思理论学说的本来面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面对当前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挑战,作者提醒人们用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这场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有十分宝贵的意义。

但是本书作者没有却没有正面回答下面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能够在若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反而在经济上不发达,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为什么列宁、斯大林修正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同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以后,能够首先在俄国一个国家取得了政权,并建立起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苏联。为什么随后毛泽东在修正了马克思和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又创造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苏联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厦只存在了70多年就轰然倒

塌了,产生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战胜了社会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还是像全球范围内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那样,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强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违反人性的邪恶理论,必然面临破产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将永远会被历史埋葬?

下面本人尝试回答这两个个问题

第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二十世纪在全世界范围,所以能有如此伟大的震撼力、深刻的感染力和雄辩的说服力,使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在全世界风起云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马克思像达尔文一样,以“科学”论证的形式,描述了人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并以“科学”的方法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规律;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方式论述了,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的,追求大同世界的梦想:这一梦想与孔子描述的“大同”境界,与基督教的“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以及一切世俗和宗教对理想社会的梦想,都很容易产生共鸣;此外,“共产主义”也非常容易与中国农民传统的革命要求,“不患寡而患不均”和“杀富济贫”这种平均主义思想相呼应,因为在中文里“共产”二字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共”(做动词用)他人财“产”的平均主义内涵。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这两个社会矛盾尖锐、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强烈的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信仰,并非偶然。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俄国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人只只是突出强调了马克思学说中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和无产(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阶级专政,而对马克思经

济学的理论中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成功的条件加以忽视。

二,由英国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除了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财富空前增加外,也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贪婪性、侵略性、扩张性和残酷性。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叶,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这些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开始集中,贫富差距拉大,无产阶级相对和绝对贫困化趋势出现,从而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加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马克思的学说在这一社会形势下,应运而生。马克思对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弊端和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科学的分析批判。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归宿是共产主义,这一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述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他并根据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了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才能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作为最后一个统治阶级来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学说,对一切厌恶资本主义制度,苦苦寻找革命道路的革命家,和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被轻视的劳苦大众,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而且推动了他们以自己实际行动,直接来参加革命(造反)运动。在中国则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而在革命成功后,又不顾经济发展水平一中国固有的农民的平均主义和古代的大同思想来冒充马克思主义,从而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严重的挫折。

三,虽然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和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经济落后,但两国的革命家和革命知识分子对欧洲资本主发展中所暴

露出来的贪婪、掠夺、侵略等丑恶表现感到失望,都在探索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社会发展道路,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为共产主义取代的理论,使俄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受到极大的鼓舞,并且坚信,俄国和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不发达,经济上的落后,但这不但不会妨碍本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反而可以更好地动员劳苦大众投入革命(造反)的洪流,通过暴力(武装)革命的手段,取得政权,提前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跨越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想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毕其功于一役”。这样就能加快使全人类得到解放步伐,使劳动人民彻底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解放出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就变成了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共产党最信仰、最崇拜的思想理论并竭尽全力去贯彻实行的马克思所指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

总之,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实劳苦大众获解放的学说极大的鼓舞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尽帝国主义压迫的殖民地会半殖民地的广大人民。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了20世界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动力。

第二、在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胜利必要的阶级和政治条件成熟之前,以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所取得的成功(苏联和中国)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而苏联的垮台,并非来自广大基层群众的革命,而是来自“上层”的革命。(见《来自上层的革命》作者:(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

总之,苏联的垮台并不能证明马克思理论的错误,只能看作是世

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而当今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我们重新认识也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坚持为广大人民的福祉为目的,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清我国历史的发展正确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篇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后工业化西方社会里,在已经取得了极大进步的现代社会里,不再具有适用性。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仅仅适用于一个临时性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时代终将过去,但之后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这个想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而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看上去迅速衰败的迹象并不明显。大多数反马克思主义者都对此表示认同,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失去价值。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从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本人很清楚的认识到资本主义不断变化的本质,比如划分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等等。另外,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分析批判,如资本的拜物教的狂热,财富和权力分配的巨大差距,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和残酷剥削等等,这些资本主义的伴生物仍然是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重大社会现状,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多数批判时至今日仍有其道理,仍然可以给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带来重要的理论启示。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二:

马克思主义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尤其是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百姓来说,与马克思有关必然意味着饥荒、困苦、折磨、强制劳动、支离破碎的经济以及具有可怕压制力的国家机器。这种观点表面看来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垮台的历史教训作为佐证材料,似乎显得有理有据,但事实上却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回避了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奴隶制、大屠杀和剥削的产物。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也是在无数人的血泪中造就的”这一事实,也不能够正视,即便在资本主义已经自诩为非常文明和先进的今天,它仍然在制造着包括贫困、饥饿在内的人类灾难。其次,这种观点最大的谬误在于,它将苏联和东欧,尤其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偷梁换柱地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错误。“马克思

本人从来没有设想过会在穷国实现社会主义”,苏联在建立政权初期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暴政。此外,“马克思主义者从没想过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苏联在极度孤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违背了这一原则,导致了社会主义的扭曲变形,出现了 “在最需要社会主义的地方反而最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悖谬。在把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区分与剥离之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 “马克思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性”, “社会主义的实现要求有掌握高水平技能、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民,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开明的自由主义传统,以及民主的习惯”。一个国家要建成社会主义,首先要利用国际性资源、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伊格尔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主张———“如果人们穷困得连鞋子都穿不起,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你不仅得有鞋穿,还得能穿上好鞋”。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马克思相信存在某种任何凡人都无法抗拒的历史铁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不过是世俗版的天命论,它和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统治的国家一样,都是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冒犯。两条重要的原理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另一条就是历史上各种生产方式的不断交替。 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始终持有一种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肯定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和决定作用,而另一方面,马克思充分肯定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正是由于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由此呈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点,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反复强调,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性揭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如果不是讲唯物主义方法作为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是将其用作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扭曲历史事实的现成模板,那唯物主义就变成了它的对立面”。应当说,伊格尔顿正确领会到了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把握住了唯物史观的实质,从而较为成功地从学理上批驳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的错误观点。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四:

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拿未来说事,反而是资本主义一直热衷于倒卖期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对将共产主义视为“现实必须为之做出调整的理想”;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真正废除事物现状的运动”。马克思作为一个世俗犹太人,也往往对未来的事情只字不提。他或许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会实现,但他很少说起这个必然到来的未来社会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他的这种沉默是有原因的。其一,未来还并未到来,因此假想的未来景象不过是一种谎言。这给未来蒙上了一层宿命天定的色彩,好像未来就隐藏在某个阴暗的角落中,等待我们去发现。马克思认为未来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可避免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人们喜欢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或许未来真的是一种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去假设这种天定的未来就一定会比现在更好。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不可避免之事往往不是什么好事。马克思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充分的认识。尽管如此,预测未来不仅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未来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安全的错觉。它把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变成似乎可以预知的假象。马克思对预测未来如此警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马克思的时代,充满了各种对未来的预测——而几乎所有这些预测都出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激进分子之手。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五: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六: 马克思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七:马克思主义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八: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九: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不存在私有制,社会主义革命以专政集权的方式领导,这种方式将会彻底消除个人自由。

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十:过去四十年中所有代表性的激进运动的思想来源都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陈旧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激进主义的贡献微乎其微,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

篇三:《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2011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

伊格尔顿希望通过这部书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并对几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

一、 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只有在资本主义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资本主义看上去迅速衰败的迹象并不明显。

二、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这些历史的遗产将被全人类继承,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却离不开暴力和剥削。终有一天,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将能利用这些财富为全人类造福。但积累财富的过程却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

三、 许多人认为马克思是一位冷酷无情的理论家;但他们或许忘记

了,马克思还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思想家,他以怀疑的眼光看待抽象的概念,对具体事物则满怀热情。在他看来,抽象事物简单且毫无特色;唯有具体的事物,才是丰富、复杂的。因此,无论他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他都绝不会围绕着“世界是由何组成的”这一问题来思考。

四、高级资本主义能孕育出无阶级的幻觉,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这不仅仅是正面表象,它更具有野兽的本性。没有哪个人比马克思本人更加钦佩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坚决反对政治专制、财富的大量积累、尊重个体、公民自由、民主权利、真正的国际社会等等——正是社会主义自身建设的必要基础。阶级历史是用来应用的,不会被简单地抛弃。事实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既是一股灾难性的力量,也是一股解放性的力量。

五、革命通常伴随着暴力和混乱的图景。这与我们意识中温和、渐进形象的社会改革

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许多改革在成功的道路上无所不用其极,唯独缺少和平。美国的民权运动就是这样一场改革,它与革命相去甚远,但与死亡、殴打、滥用私刑和残酷镇压却又如此之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革命的过程反而相当平和。天鹅绒革命和暴力革命都是革命可能的形态。

正如伊格尔顿所言:“他没有盲目崇拜物质生产,相反,他想要尽可能的废除物质生产”,“他慷慨地赞美中产阶级,并将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人权、和物质繁荣伟大遗产的继承者”。马克思的理论所激发的政治运动更是为妇女解放、世界和平、反法西斯斗争与殖民地民

族解放运动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做出了无法比拟的贡献。而在当今,还有哪位思想家像马克思这样受到如此严重的曲解呢?

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从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加深对马克主义精髓的科学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认清楚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真实意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地位。

标签:马克思 读书笔记 为什么是 马克思传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