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四大类型之一,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其吸引力提升的突出因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其价值预期、利益编好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价值诱导、师生的学习成长、院校的质量管理、媒体的宣传与舆论引导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社会参与等方面着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吸引力 利益相关者 提升对策
  [作者简介]李名梁(1976-),男,湖北黄石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驻站博士后,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源管理。(天津 3002 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 011年教育部人支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驱动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C880057,项目主持人:李名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05-04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相吻合,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列为职教领域两大议题之一,这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破解新时期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时代呼唤。本文试图从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去寻求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对策,以期有效推动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英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等。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指的是识别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诉求对组织及其运动方式的影响,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假设和影响方式,促进问题的全面和深入。本文认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有助于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职业教育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应该依据地方经济、人才需求、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办学,在体现相关利益者需求的同时,注意平衡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职业教育生态环境来保证职业教育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在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表述中,代表人物弗里曼(Free-man)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受此启发,所谓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受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同时其行为又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个人和团体。根据利益相关者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紧密程度,本文将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和外延层两个层次(参见图1),核心层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职业院校管理者,外延层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媒体、社区、职业教育联合会以及第三方独立机构。
  
  二、职业教育吸引力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内涵
  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诸多内涵均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或职业教育的本质,或职业教育的特征,或职业教育的背景,或职业教育的价值等方面,大体上讲,主要存在着价值说、特征说、系统说、组织制度说、资源配置说等。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应该体现在其创造价值并能为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同时应该能从不同层面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价值”才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重视,其影响力也进一步得到扩大。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指在实现普通教育(学术)与职业教育(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提高就业准人和职业生涯规划,营造高质量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提供阶层跃迁和生涯发展的机会,从而使人们尊重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最终达到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
  (二)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
  职业教育由多种主体参与其中,每个不同的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参与职业教育的各方主体的利益博弈有关。基于各个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价值认知的不同,以及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可能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的不同,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迥然不同。若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各方利益相关者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吸引力,则职业教育发展会得到极大的驱动力。根据上文界定的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其各自的利益诉求体现如下。
  1 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职业院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组织主体,有效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制度以及办学方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既是职业教育资源唯一的资源接收端,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端,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这个组织体系中,构成职业院校核心层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以及职业院校管理者。(1)教师。教师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执行者,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及实践者。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期望通过向学生提供其满意的教育服务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回报。特别是教师期待在创造并传递职业教育价值的同时,不仅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与信任,得到再培训的机会,而且期待能被赋予相应的权力,保障自己在学术上和教学上的相对自由、有权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决策过程中去,在课堂设置、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上发挥个性化的决策。一旦教师能得到上述各种利益诉求的满足,便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发挥巨大能量,有效推动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2)学生。学生既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接受者,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价值与本质目的的根本实践者。一般而言,学生不具有完成高深理论知识学习的理论基础与能力,他们优先关注的是职业教育能否对其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期望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获得职业技能、技能迁移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并期望能以较少的时间、成本与努力获得这些能力,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的选择性。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是否对职业教育有坚定的承诺,其学习目 标与职业教育目标是否一致,其最终能否从职业教育活动中获得预期的教育收益与成长收益,从根本上制约着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高低。(3)职业院校管理者。作为职业教育组织的管理主体,职业院校管理者不仅是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者,也是实现职业教育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与创新的主导者。职业院校管理者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不仅期望获得教师、学生、家长等职业教育过程参与者的尊重,更期待能获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就业市场的认可,获取更大的教育收益、社会收益乃至经济收益,从而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与成长空间。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推动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以及组织制度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在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条件下,职业院校管理者具有推动职业教育面向地方、面向经济、面向就业不断创新的使命与责任。当这种使命与责任一旦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从而实现预期收益时,管理者将会在更高平台上发挥作为。
  2 外延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分析。从组织系统角度上看,作为职业教育系统的外部因素,外延层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媒体、职业教育联合会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等。(1)政府。职业教育担负着政府繁荣教育、促进教育多元化的责任。同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能有效凸显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积极转变,两者相互依赖。政府代表社会向职业教育直接分配资金,或者通过学生资助、贴息贷款间接拨款,因此,政府不仅要求职业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即“专业培训以及对社会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即“文化复兴和民族特色”,还必须具有政治价值,即“培养良好的公民以及为政治目标服务”。显然,政府期望通过当前的投资能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广泛的短期或长期利益。总之,政府通过教育经费划拨、法律法规等诸多措施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能有效提高政府的执政满意度。(2)企业。职业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企业期望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方式,不断加大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就业时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同时,企业亦期待职业教育培养更多一线的技术、管理与服务等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以便于其通过毕业生之间的竞争,随时以较低的用人成本满足企业用工的需要。另外,企业期望职业教育的师资有实力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援助。显然,企业与职业学校的结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接受者培养的一种最有效途径。企业向职业教育接受者提供的不仅仅是实习实训,更是提升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完善职业规划,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高效形式。(3)媒体。网络经济下媒体不仅是一种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事物,也是发挥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关系协调和文化传承功能的有效工具。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的媒体主要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杂志、报纸和书刊等,新兴媒体主要有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现代意义上的媒体期望通过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和文化宣传,一方面提升媒体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教育热点问题扩大媒体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强媒体的市场价值乃至经济价值。媒体可能关注职业教育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通过对职业教育正向信息的传播以及客观理性的表达,引起政府与公众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与重视;但也可能偏好对职业教育活动中某些负面信息的“情绪表达”,从而加深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固有观念以及不良印象。媒体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环境。因此,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与当前媒体的有效利用密切相关。有效的媒体行为不仅有利于扩大职业院校的影响,更能对职业教育接受者起到巨大的营销作用,使其更为成功地融入市场。(4)职业教育联合会。职业教育联合会一般是指职业教育工作者及职业教育机构自愿组成的职业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其主要职能包括: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职工技术教育、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组织、劳务技术交流组织、学术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与认证咨询。同时对外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工作。这种形式类似于经济领域中的企业或行业贸易协会。一方面,职业教育联合会向政府反映并申诉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意见和建议具有共同性,易于受到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制定若干规范和指导意见,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促使企业积极融入与职业院校的互动发展中。职业教育联合会期望通过这种有完善管理机构的非营利性组织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与快速发展,以求实现组织本身为社会与教育谋福利的使命与远景,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智囊团、思想库、驱动器等诸多作用。(5)第三方独立机构。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些机构独立于职业教育领域之外,却又是有效驱动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支撑性力量。律师事务所的主要职责是为职业院校提供法律支持,为有关职业教育的各种法律纠纷提供保障。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职责是对职业院校的资产进行市场化的评估,对职业院校成本费用进行审核,保证职业教育在财务评估与审核上的独立。这样做既能扩展它们的业务经营范围,提高其经营收入,又能通过参与教育领域的财务评估、审核以及法律咨询服务,满足它们实现提升社会参与度与社会影响力的种种期望。
  三、利益相关者协同整合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对策
  职业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要求统筹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关系,有机整合各种资源。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教师、职业院校管理者、学生、政府、企业、媒体、职业教育联合会、第三方独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换言之,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是利益相关者协同整合的结果(参见图2)。
  
  (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作为行政者的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负责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立法是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除了应大力健全并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尽快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法》,促使职业教育法制化运作与管理;还应大力制定相应的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用人单位提高一线生产、建设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位与待遇等惩罚性和激励性措施,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为企事业单位或公众尊重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形成一种惩罚与激励、内外结合的驱动力。作为财政掌控者的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资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大 力引进民间投资,丰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另外,各级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并支持推进集团化办学和连锁式办学。通过集团化办学整合教育资源,通过连锁式办学发挥优秀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应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国内实行合作办学,同时也要接纳国外留学生,走出国门办学,主要面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教育贸易服务。
  (二)企业:强化价值诱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追求利益为根本需要,营利性是其本质特征。因此,获得收益是企业决策的出发点。从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得到收益而产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以及强化示范与激励措施,能激发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元素。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完善社会利益机制,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支出与收益成正比,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社会推广,提高其社会声誉,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借以强化其示范与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问责制度,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拒不参与校企合作的阻力和负面效应,提升其参与意愿并最终实现其预期收益。
  (三)院校: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要求在质量计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方面得到有效实施,主要特点在于全过程、全方面与全员性。职业院校要获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支持,必须建立一种推动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质量承诺与全面质量管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学生,提高学校声誉,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在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时,应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生产或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和制订教学计划,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按照生产或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就是把完成每一个生产或工作环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到教学中去,做到“教学做合一”。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主要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教学管理质量控制、教学服务支持质量控制以及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与补救质量控制四个方面着手。(1)在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方面,有效控制教学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质量。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最为重要,应该逐步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规范,同时应强化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制定一系列与职业工作过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大纲、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等。(2)在教学管理质量控制方面,职业院校管理者应结合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积极转变院校管理理念与方式,采用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3)在教学服务支持质量控制方面,制定明确具体的教育服务标准,同时不断强化“以教学为中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4)在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控制方面,学校应以持续改进为核心,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科学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主体;同时,引入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及时通畅的教学信息以及行业、企业与毕业生的反馈机制,并通过各种形式将信息公开,使监督社会化。
  (四)师生:持续学习成长
  其一,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素质,丰富职业教育教师视野。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都建立了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例如,德国的职教师资要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或实习实践后才能任职;在美国,要取得职业技术教师资格,也需要有相关领域1~2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瑞士也规定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要有3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教师的责任已经不能局限在向学生传授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更多责任在于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实践修养,在促进自身实践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更能够高效地融入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同时,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国际性教育视野,大胆采用欧美等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其二,丰富学生来源,增强学生职业教育意识。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必然要求教育形态的多元化。因此,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接受者的比例。在当前教育背景及就业形势下,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蓝领”工人已经呈现出比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更大的就业优势,且薪酬也更具吸引力。诚然,这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教育意识为前提,必须将职业教育的接受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职业教育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五)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
  建立媒体运用机制,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应积极运用多种媒体介绍、宣传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人力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大力宣传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逐步改变职业教育在国民意识中的“二流教育”等固有陈旧的形象。在这方面,运用媒体的主体应是各级政府与职业院校,特别是各级管理者。对现代媒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运用,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社会环境。为此,要有效利用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可以采取多项措施。一是科学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向社会公告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行为、结果等;二是合理完善新闻发布会与媒体见面会制度,当职业院校发生相关危机事件时,应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应对媒体采访,使公众了解到职业院校的正面态度,避免负面新闻在社会的传播;三是有效运用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使职业教育信息发布公开化、公正化;四是将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与特色适时适当地向海外传播。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
  (六)第三方机构:社会共同参与
  积极协调成立职业教育联合会,完善职业教育管理。职业学校应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谋取政府政策支持,赢得媒体舆论偏向,尽快成立职业教育联合会。在成立职业教育联合会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指导方针、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并通过对职业学校管理者的培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审议与会计。可以通过联合引进的方式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战略合作者,以使职业学校通过系统化的盘查与审核。另外,律师事务所的引进能从法律上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运作。能有效获取社会舆论与媒体舆论的广泛支持。

标签:视域 职业教育 吸引力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