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的“三备”: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江苏省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由此所产生的高中地理学科课标及教材的改革、高考方案的变革,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对于地理教学的教材处理、指导学生学习以及备课活动等方面感到无所适从,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从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鲁教版教材的使用,就这部分内容和大家探讨,笔者认为对于新课程背景下鲁教版地理教材的处理及备课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三备教学设计。?
  
  一、备教材?
  
  (一) 鲁教版教材的特点?
  1. 合理的教材的体系结构?
  该套教材体系结构较为合理,从最大程度上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宏观角度讲,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中的基础知识为主体,组成了三个必修模块的教材,以专题地理知识为主题,组成了五个选修模块的教材,整个体系知识全面,结构合理主次兼顾,从微观角度讲,该教材在细微处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必修一将地球的运动特征分散开来,?
  原人教教材: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征→自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教材:自转的运动特征→自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的运动特征→公转的地理意义?
  这样的设置使教材内部结构更为合理,条理更加明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2. 教材内容具有层次性、可选择性。知识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直观生动。?
  除正文外,该套教材设有知识窗、阅读、活动及单元活动等多种知识模块,这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一般来讲,“知识窗”、“阅读”是对教材内容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一般以教师课堂点拨,学生的课后自学为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单元活动则更多体现出高考的要求。新教材特别重视图象的呈现方式,图象以不再是地理教材中的“附图”和“插图”,而是与文字并重的表述手段。?
  3. 重视学生参与的双边活动,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注重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例如:活动中的问题设置:?
  你还能说出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吗??
  请你思考借助手表辨别方向往往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
  通过对“闯关东”和“雁南飞”等现象分析归纳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设置给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留下更多的设计空间。?
  4. 所选素材密切联系现实的生产与生活?
  例如:台风、购房、辨别方向、梅雨、伏旱、桂林山水、厄尔尼诺现象等等,这些素材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5. 注重知识再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必修1第16页活动:太阳直射点的运动。非常直观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来了解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运动过程。?
  (二) 鲁教版新教材使用的基本观点?
  1.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组织教学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应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
  2. 作为教师应熟悉多套教材,吸取各个教材的优点,重组教材内容及呈现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四个重组: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重组、同一教材内部内容的重组、呈现方式的重组、内容顺序可以调整,例子、图片可以更换。?
  3. 尊重教材,但不惟教材,以审美的眼光选择教材内容。实例只是基础知识的具体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提取,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4. 可结合现实的生产、生活的实际,运用学生身边的地理素材、丰富充实教材内容、可以贴近现实生活和地方实际校本教材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例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相关的自然与人文知识的时候,结合江苏各地的具体乡土地理进行分析对比,如鲁尔区与沪宁杭地区的工业区位的对比,田纳西河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对比等等,从而实现知识运用的一般思路。?
  5. 使用教材的方法应改革,是教材而非课本,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和方法的总括,而非全部内容。?
  
  二、备学生?
  
  备学生的核心思想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离开教师和教材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1. 教学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 教学设计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问题、原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一些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来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2) 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的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备课的时候应考虑: 本单元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我选用的素材学生会感兴趣吗?如何培养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兴趣。?
  (3) 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思考性?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难度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简单或者复杂的问题设置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好的问题总是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4) 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而过于开放的教学模式往往又能使学生难以抓住重难点,应试时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教学方式必须是教师有效调控下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2.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职能的改变?
  角色由主角变为配角,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师――设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组织管理师――调控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难度、协助学生探究、促进能力提高。?
  3. 教学方法的变化?
  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方法上,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背叛。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动起来。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地位。注重过程教学。?
  4. 评价方法的变化?
  学习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建立自信,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化为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三、 备教学过程?
  
  1.备课前需阅读“原著”――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体现三维目标的实现?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掌握.?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学,自主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通过观察图象、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公民,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教材资源潜移默化的是学生实现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在备课过程中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2.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
  (1) 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地理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中来,教学过程应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百家争鸣。必要的讨论和探究既可解决教师讲的多、讲的累、课堂缺乏生气、学生丧失兴趣等等诸多问题,适当的探究讨论既可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2) 提高课堂效率,始终贯彻学生会的坚决不讲、课标不做要求的坚决不讲这一原则,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必要的情境、问题、实验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整理,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备课的过程中注重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现实性、接近性、时效性、开放性,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能是知识很好的转化为能力。

标签:试论 地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