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其诊疗探讨_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本文首先探讨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及其发病机制,重点探讨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诊治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058-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发病期间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传染性,应积极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被广泛关注。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能自限的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成年人平均每年2-4次发病,儿童每年可有6-8次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也可携带,且人体感染后对其产生的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暂,病毒问无交叉免疫,故可重复发病。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 由病毒引起,有报道有90% 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另有20-3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单纯发生也可继发于病毒性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菌。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没有核糖体、线粒体或其他细胞器,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繁殖中,必须依赖于机体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的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从病毒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多种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凋亡,病毒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既可能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防御反应,亦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宿主组织细胞严重损伤的重要机制,经过选择和进化的病毒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它或者激活宿主细胞的抗凋亡基因的表达,或者表达自身抗凋亡基因以阻止细胞凋亡,完成病毒的复制和生活周期,以保证其在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增殖。若病毒繁殖的数量和引起组织损伤超过某一限度,将发生疾病。目前抗病毒药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病毒抑制剂,不能直接杀灭病毒、破坏病毒体的传染性,否则会损伤机体细胞。
  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排除以下疾病:
  3.1 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 h痊愈。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3.2 流行性感冒 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实现有效的区别。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4.1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患者应充分休息、多饮水、支持营养治疗;对症解热止痛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治疗,尤其在传染病多发季节,注意排除传染病。
  4.2 药物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一般采用一些对症处理措施。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调查显示,l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0% 以上。细菌的耐药率与细菌分布有关,除了有些细菌天然耐药外,较多细菌与抗菌药物的用量有关。
  4.3 解热止痛药物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轻微症状患者,经休息多饮水,或口服解热止痛药物可缓解,对高热引起患者明显不适症状者,给予解热止痛治疗,同时需补充水分及预防电解质紊乱。常用抗感冒药品种中,绝大部门都含有解热镇痛药,使用最多的为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4.4 抗病毒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约70-80 由病毒引起,有报道有90 由病毒引起,病毒感染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据不完全统计,约60 流行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属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之一。
  病毒进入鼻孔,随后感染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48小时为病毒复制高峰,将持续3周。故早期(48小时以内)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常用药物如:病毒唑为合成广谱抗病毒药,可能通过不同的靶点抑制病毒的合成酶。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腺苷激酶磷酸化,转化为单磷酸利巴韦林和三磷酸利巴韦林,单磷酸利巴韦林是单磷酸肌酐脱氢酶的强抑制剂,抑制细胞单磷酸鸟普的合成,从而阻断了多种病毒核酸的合成。
  4.5 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上呼吸道感,不能明确病毒或细菌感染者给予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抗病毒和抗生素联合治疗,明确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根据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选用抗生素。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以药典及各种药品说明书为主,根据临床经验及病人的个体差异使用。此外,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身体锻炼,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过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5 总结
  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血象不高)早期患者,轻症给予一般治疗即解热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即可,对重度上呼吸道感染,血象不高初期治疗以休息、对症及抗病毒(常规用量)治疗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抗菌药物不能增加治愈率,反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造成国家卫生资源浪费,增加耐药菌发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欧阳好,陈月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社区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2).
  [2]常克萍.反复呼吸道感染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1,(05).
  [3]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机制及其诊治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5(中) : 77.
  [4]杨延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医学信息,2011,6:2512.

标签:上呼吸道 病因 诊疗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