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撑起爱的天空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爱; 监护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75-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学生人数将呈上升趋势。由于留守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初中,据我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学生深入调查中发现:留守学生人数占全校的37%,平均每班24人,有的班甚至达到1/2多,这还没有包括父母早出晚归到城镇打工的。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性格和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成绩不佳,厌学心理严重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性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学习辅导任务,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成绩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课堂上,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吵闹,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视上课为坐牢;练习和作业或者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字迹潦草,有的甚至干脆不做,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二、心理发展异常
   1.性格柔弱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留守学生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心理寂寞无聊、早恋现象严重。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失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与此不无关系。几乎每个留守学生都有“男”(女)朋友,青少年正是感情丰富而又脆弱的心理阶段,父爱和母爱的缺位使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同?人身上,成为他们寻找安全感的替代选择。这也成为早恋现象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往往因处理不好导致各种不同的问题,成为很多教育问题发生的导火索。
   3.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甚止怨恨心理。留守学生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学生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不管自己,只知道挣钱,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怨恨父母无情,甚至出现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
   三、行为失范现象严重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在学校,他们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深渊。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我本人认为应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要形成师生的和谐,教师心中要有对学生深深的爱,教师把对留守儿童学生的关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不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哪怕是很细微的成绩给与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2.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灵关怀
   留守学生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对他们的爱还得从心理入手。
   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其次,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不正确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四、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留守学生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学生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标签:留守 撑起 儿童 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