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感恩作文 > 正文

浅谈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知识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45-01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率与危险因素、有效办法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1年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10年2.39%下降到1.15%,后半年医院感染率为0,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范和监控措施正确有效执行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用力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新生儿体重轻、胎龄小,屏障功能不全,免疫系统不成熟,在院期间,暖箱和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促进和保护新生儿健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我院新生儿室2010年医院感染调查统计,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自2011年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和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新生儿669例,均使用暖箱,其中,1000-1500克5例;1500-2500克59例;>2500克605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6例;鼻饲护理165例;留置针使用593例;抗生素使用626例。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新生儿778例,均使用暖箱,其中,1000-1500克5例;1500-2500克,103例;>2500克670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8例;鼻饲护理231例;留置针使用710例;抗生素使用753例。
  1.2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感染新生儿临床表现,血、尿常规、X线,细菌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确定医院感染的诊断。?
  2 结果见表1、表2。?
  
   2010年我科住院人数669人,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率2.39%;2011年我科住院人数778人,发生医院感染9例,医院感染率1.15%,且后半年医院感染率为0,全年未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情况明显好于以往水平。?
  3 讨论
  3.1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3.1.1 自身因素 新生儿抵抗力差,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不够成熟,IgA、IgM不能通过胎盘,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1]。而且,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屏蔽功能弱;消化道消化调节功能差;皮肤、粘膜角质层薄;输尿管末段在膀胱走行短,膀胱膨胀时不能将其压紧关闭,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引起医院感染。
  3.1.2 不良环境因素 新生儿室布局不合理,气流不通,温湿度不当,物流、人流未分开,专用通道不足,洗手设备不全,探视人员管理不当,长期空调开发等都可导致有效含氧量降低,空气含菌量增高和空气污染。调查表明:当室内湿度过低时空气过于干燥,空气中的尘埃,悬浮离子增多;当湿度过高,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2],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3.1.3 医源性因素 新生儿医护人员配备不足,使诊疗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医护人员院感意识不强,消毒隔离管理和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特别是手的清洁消毒不彻底,另外,侵入性操作过多,如肠外营养[3]、静脉插管、呼吸机使用等侵入性诊断治疗,都可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3.1.4 药物性因素 诊疗过程中医师为控制或减少感染,往往忽略抗生素使用前应进行病原学检查,甚至采用联合用药或预防用药方式。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可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菌群屏障作用破坏,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或细菌耐药性增加,为耐药菌群繁殖创造条件,增加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概率。
  3.2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3.2.1 建全管理制度 在院感办领导和组织下,成立科室监控小组,组织科室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全面掌握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影响因素、消毒剂的作用机制、配比浓度、使用方法和时间,并定期进行院感知识考核,以强化院感意识。建立适合本科,切实可行的感染防控措施和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医疗器械进行细菌监测,并检测防控措施实施的效果。对超标项目和感染病例应认真剖析并采取预防措施,直至重新检测合格为止。发生医院感染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上报医院感染科,并协助调查。
  3.2.2 加强病房管理 新生儿相对独立,布局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分开的基本原则。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严格分开,各分区明确;通道分明;标识醒目。实行全封密式管理,入室前严格洗手,消毒和更衣,进入NICU应戴口罩。注重病区环境卫生[4],在人流大时间段采用紫外线空气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合适温湿度,每日室内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对流风,防止受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性拖地2次,地面污染时随时擦拭;清洁物体表面时用已消毒处理的抹布,遵循一处一用一消毒,从清洁区至污染区的原则,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并做好标识。
  3.2.3 强化前瞻性防护,防止自身感染 提高新生儿自身机体免疫力,从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环节来控制。加强基础护理;多叩背、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勤擦洗勤更换,避免大小便污染;每日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的暖箱、光疗箱每日一用一布一清洗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治疗巾、奶瓶、配奶器应一用一清洗后一人一打包高压消毒;奶嘴用后清洗煮沸消毒;洗浴用品、眼药水等应非接触式使用;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处理,以预防新生儿感染。如发现有医院感染迹象,应转入新生儿隔离病房,实施分组护理,作好床间隔离,保持床距不少于1米,并及时采集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实施有效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产妇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正确喂养和洗手方法,避免产后医院感染。
  3.2.4 预防医患之间的感染 每年对新生儿医护人员、清洁工进行健康体检,患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需调离新生儿室。认真执行手卫生消毒规范,每个暖箱上备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接触每一个新生儿前后,或从同一个新生儿清洁处转向污染处操作护理时均应标准卫生洗手,防止手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5]。
  3.2.5 侵入性操作和无菌技术管理 严格侵入性操作指征,重症新生儿尽可能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必需执行时,必须按规范严格无菌技术原则,缩短各种管道留置时间,减少感染机会。使用的医疗器械应遵循其危害程度选用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保证进入机体的器械已灭菌处理,需频繁接触使用的物体表面已消毒处理。
  3.2.6 抗生素使用管理 新生儿抗生素应选用对致病菌作用强,药物到达感染部位浓度高而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的药物[6]。正确收集临床标本送检,根据药敏试验和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掌握新生儿用药指征,缩短用药时间,尽量避免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每月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合理使用进行通报,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反应和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4 结论 通过上述各项防控与应急措施的落实,完善了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确保了人员安全、物品安全、环境安全和使用安全。但新生儿医院感染工作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抓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9.?
  [2] 刘振声.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14-117.?
  [3] 徐焱,李文华,王丹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26-1228.?
  [4] 胡小云.儿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华实用医学,2002,4(21):59.?
  [5] 李玉妹.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36-737.?
  [6] 张永信.我国抗菌药物临床用药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医院内感染监控信息,2004,6(3):10-108.?
  
  作者单位:438200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

标签:新生儿 浅谈 防控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