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谢信 > 正文

《呼兰河传》中东北方言词语特征及地域文化映射|呼兰河传东北地域文化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语言是使人与文化融合的媒介,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方言是地域差异产生的语言变体,东北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也是东北文化的载体。本文以映射理论为基础,以《呼兰河传》中的方言词语为例,通过对方言词语形式和结构特点的剖析,发掘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信息。
  关键词:《呼兰河传》东北方言地域文化映射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自述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人民生活状况与精神风貌。作品叙事手法独特,人物刻画细腻,细节描写清新隽永,尤其是浸润着泥土气息的东北方言的运用,突出了东北地域文化,反映出呼兰独特的人文特色、风俗与民情。
  一《呼兰河传》中方言词语的特点
  方言词语是指某种方言区的人所使用的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词语。由于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同一词(词组)对另一个方言区的人来说并非同一事物。东北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看似与普通话词义相近而词性文化内涵不同的词语,如:“家贼”并非家里的小偷,而是麻雀;“出门子”不是离开家到外面去,而是特指姑娘出嫁。《呼兰河传》方言词语特点如下:
  1构词形式多样
  东北方言词语在形式上是构形,通过加缀和重叠改变词汇语法形式但词意不变。
  (1) 加缀词
  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通过意义区分词根和词缀,有实意的是词根,反之为词缀。汉语常见前缀有“阿、老、第、初”,后缀“子、儿、头、家、化、来、去、了、着、过、起来、下去”,中缀“得、里”。文中带后缀的方言词语,例如:“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是刚出锅的,还热忽着哩”。加缀词除了有指示作用外,还具有派生性。了字词、子字词和儿化词就是典型方言,如:坏菜了(事情变糟),瘪茄子了(失败),麻爪了(不知所措);这程子(这些日子),胰子(肥皂),电匣子(收音机),这阵子(这些日子),黑瞎子(熊);日头爷儿(太阳),多会儿(什么时候),一连气儿(接连不断),当间儿(中间)。方言带前缀和中缀的主要有老鸹(乌鸦)、老东西(对上年纪男子称呼)、老蟑(蟑螂)、不得劲(不舒服)、埋里埋汰(脏)。
  (2) 重叠词
  重叠是汉语独特的构词方法。两个相同的词根或音节通过重叠形式构成一个新词。文中有的是单字重叠,如:“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外祖母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地打起来”;“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有的是双字重叠,如:“那家喜欢跳大神,常常就打起鼓来,喝喝咧咧唱起来了。”还有词语重叠:“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他身上写着他名字的纸条,来风一吹,还忽咧忽咧地跳着”;其他还有眼睁睁、收拾收拾、咣郎咣郎等。
  文中重叠词的变换使用非常符合小女孩的心理及对事物描述口吻。哽哽写出小狗痛苦无助又胆怯的呜咽。哐哐是拟声词,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外祖母打人下手之狠,眼前浮现出小孩子挨打屁股上的红印,闻其声,如见其人。同样的重复黄的黄、败的败与黄黄的、败败的概念不同,前者突出个体概念,把花园败落的零零落落描写得淋漓尽致。重叠词还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文中祖父怕小孩子多吃,必须反复强调够了。同样,忽咧忽咧、收拾收拾明显比不重复效果更强。
  2同义词变体丰富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是东北方言生动活泼的写照。普通话“午”指每天11点至13点这段时间。白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在《呼兰河传》中,“晌”这个词也表示一天内的一段时间。例如晌午、正晌(中午)、前晌,头晌、前半晌儿(午前)、后晌、过晌、下晌、后半晌儿(午后)、贴晌(近下午三时)。东北方言表达闲谈、聊天的意思有唠扯、唠嗑儿、扯闲话、扯大谰、扯大湖。表示某人说慌话、说假活的有扒瞎、瞎掰扯、悬乎、忽悠、瞎白活、掏瞎、扯淡。而老爷儿、日头、日头爷儿都指太阳。其他有得瑟(显摆)、磨叽(唠叨)、隔路(另类)。
  3词性灵活多变
  “那唱戏的人,也似乎怕远处的人听不见,也在拚命地喊,喊破了喉咙也压不住台的。”“他二舅母,你可多咱来的?”东北方言词在使用时较普通话词性多变。“压”普通话当作动词、名词使用,如压碎、压力。而在文中,“压”引申指使观众平静。方言“压马路”指情侣一起散步。压还可以作副词用,压根没来,就是根本没来的意思。东北方言其他独特程度修饰语有“贼”、“嘎嘎”、“成的”(很),如贼厉害、嘎嘎香、成的不满。另外还有“老鼻子”、“海啦”(很多),盖帽了(真好)。东北人把“我”称为“咱”,“咱们”即“我们”的意思。“多咱”不用作代词,而是特指什么时候。方言“球”名词转动词,为顽皮的意思。“稀罕”形容词转动词,为喜欢的意思。
  二语言对地方文化的承载
  1概念映射理论
  映射最初是数学术语,指两个元素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语言学中映射指“使信息从某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概念映射理论分为投射映射、语用功能映射和图示映射。“人们在进行思考和交际时,就是在构建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一个或一些概念与另一个或一些心理空间中的一个或一些概念产生映射关系。”这是因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受语义、语用和认知等多种因素影响,人们不自觉地构建一个个新的信息点并与头脑中已知相近信息匹配。这种语用功能映射近似于联想,使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概念由于思维方式、文化和经验等作用构成联想关系。只要提及一个概念,就有可能引发类似一连串其他的概念。这里我们借用语言学中的概念映射理论来阐明语言是如何承载地方文化的。
  2语言映射的地方文化
  词语联想是指读者透过词语,通过联想所感到的超出词语本意的附加意义,是语言接受者对认知语境选择和利用过程。由于地方社会心理、文化、信仰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词语认知会产生特殊的联想意义。语言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透过某些词语表现地域民情文化。《呼兰河传》的用词反映出当地满族人不同的社会生活侧面。
  (1) 民居建筑
  “五间一排的正房,厨房在中间,一齐是玻璃窗子,青砖墙,瓦房间”;“后来我家在五间正房的旁边,造了三间东厢房”;“房脊上还有透窿的用瓦做的花,迎着太阳看去,是很好看的,房脊的两梢上,一边有一个鸽子,大概也是瓦做的”;“她们家住的是南北对面的炕”;“炉灶就总不常坏,炕洞子修的也比较结实”;“只是不能够预先订座,来得早的就有凳子、炕沿坐”。
  文中描述的是呼兰典型满族民居四合院,青灰砖瓦建成,中间是正房住长辈,两边是厢房住晚辈或当仓房、牛马房。屋脊装饰因房主地位高低雕有狮子、海马等动物,象征吉祥威严。萧红家在当地是富户,所以屋脊雕有鸽子象征和平。窗户结构和现在不同,为上下对开,中间镶一块玻璃,周围有花格图案。屋内南北西三面有火炕。东北冬天寒冷,凌晨气温零下20多度,如果睡床,早晨会觉得很凉,所以火炕兼具取暖的功能。这种炕民间俗称“万字炕”。西炕供奉祖先,不能随意踩踏坐卧或放置杂物,北炕住长辈,晚辈住南炕。火炕用土坯或砖砌成,下面有炕洞,上面铺牛皮纸后刷上油漆,有的炕还铺手工编制的炕席,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换一次。讲究的人家炕沿是用桦木做成的,一寸厚,十公分宽,长条形,既坚固又光滑。
  (2) 特色饮食
  “公园里边卖什么的都有,油炸糕,香油掀饼,豆腐脑,等等。”“小胡同里边更没有什么了,就连打烧饼麻花的店铺也不大有,就连卖红绿糖球的小床子,也都是摆在街口上去。”“冯歪嘴子平常给我家做一点小事,磨半斗豆子做小豆腐,或是推二斗上好的红粘谷,做粘糕吃。”“东邻西舍谁家若是办了红白喜事,就把冯歪嘴子应得的那一份的两个肉丸子,用筷子夹出来,放在冯歪嘴子旁边的小碟里。来了红烧肉,来了干果碟,也是这么照办。”特色小吃有面疙瘩汤、凉粉、黄瓜子拌高粱醋。
  东北人喜面食,各种面食花样繁多,油炸糕,面鱼,烧饼,麻花,葱花油饼。至今豆腐脑油饼、油条豆浆还是百姓家常见的早餐搭配。呼兰满族人喜食黄米饭、粘豆包、苏子叶饽饽、粘糕。年糕做法很简单,找一口大锅烧开水,锅上放一竹帘,把黄米碾成粉撒在竹帘上,这样撒一层粉,撒一层云豆。满族祖先生活条件艰苦,为避战乱经常迁徙,粘谷生长期短,能够很快收获,做成粘面饼或油茶面方便携带,深受人们喜爱。狩猎民族热情好客,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满族人总邀请邻里吃席,红烧肉、肉丸子是必备菜品。满族人吃火锅,或把肉煮熟切成薄片,沾蒜汁吃,演变成现在的杀猪菜(酸菜白肉加血肠)。东北黑土土质肥沃,盛产大豆、小豆、绿豆,尤其是黄豆,当地人把它做成大酱、豆腐,或者用白菜帮干菜叶和着豆渣做成小豆腐,也可用盐泡了做成盐豆下饭吃。东北人至今保留吃咸菜、凉菜的习俗,把新鲜蔬菜洗净蘸酱吃。尤其小葱豆腐沾大酱,白色的豆腐,绿色的葱花,再加点红色辣椒油,色香味形俱佳。
  (3) 风情民俗
  “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
  满族人信仰萨满教,萨满(大神)相当于牧师,是人和神联系的传递者。“跳神”本是满族旗人的祭祀仪式,到了清朝中期,逐渐演变成类似于贴春联、放鞭炮、祭灶王爷这种祈福敬神的民间活动。跳神时,萨满头戴面具,身穿彩衣,腰上系着铃铛,一手拿鞭,一手敲鼓,边唱边跳。据说萨满能治病、解梦、占卜、预言祸福。有些人便以驱邪治病为名蒙骗钱财。文中大仙穿红挂绿,浑身打颤,假装神灵附体,然而她装神弄鬼、摇摇欲坠的把戏没能逃过小孩的眼睛。
  “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儿,就是今天请神,明天看香火,几天吃偏方。”
  文中小团圆媳妇就是童养媳,婆家负责女孩的吃穿用,把她养大也是有许多花费的。童养媳社会地位低,不仅要做大量的家务劳动,还要看婆家脸色,稍不如意,非打即骂。小团圆媳妇就是这样被折磨致死的。
  “于是又采用了正式的赶鬼的方法,到扎彩铺去,扎了一个纸人,而后给纸人缝起布衣来穿上,擦脂抹粉,手里提着花手巾,很是好看,穿了满身花洋布的衣裳,打扮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用人抬着,抬到南河沿旁边那大土坑去烧了。”
  烧替身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迷信活动。如果谁家小孩得了重病,就说这小孩是观音菩萨驾前童子偷偷下凡,现在要把他抓回去接受惩罚,破解办法是用纸或布扎成人形,写上孩子的姓名,作为替身烧掉,如果够虔诚,还要请吹鼓手一路伴奏,吹吹打打,这样小孩的病才能痊愈。
  俞平伯曾说,“凡是真的文学,不但要使用活的话语来表现它,并应当采用真的活人的话语。”方言是文学创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呼兰河传》方言恰当的运用体现出东北地域文化、地域精神、地域内涵。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把握尺度,就能够使方言被广大的读者认可并接受,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活力与生命力。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DL10CC51。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
   [2] 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 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映射理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
   [4]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5]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王培松,女,1971―,山东黄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标签:映射 方言 词语 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