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言感想 > 正文

【安国药市寓民俗】 安国药市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安国市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南端,古名祁州,汉置县,北宋设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就诞生于此。早在北宋时期,安国就成了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称祁州为“药州”,素有“草到祁州方成药,药到安国始生香”之说,享有“祁州药材名天下”之盛誉。2006年6月,安国药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国药市的兴盛,起源于药王庙。凡参加药市的人,总要去瞻仰、拜谒药王庙。它坐落于安国市城南(原南关),明清时期,药王庙多次增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纪念历代医圣的庙宇建筑群,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医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药王庙分三进院落,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包括马殿、药王墓亭、正殿、后殿、名医殿、碑房、钟鼓楼等单体建筑13座。山门正中悬挂着清朝乾隆年间丞相刘墉书写的“药王庙”巨匾。中院墓亭内竖一高3.8米的透雕木碑,上刻“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两侧的名医殿内塑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像。庙中碑碣林立,壁画生辉。各殿内挂满历代名人和各地药商帮会书写的匾额。庙前的木质牌楼高8.4米,为三栋四楹庑殿项,工艺精湛,为国内木制牌楼之珍品。庙外广场上立有两根铁铸旗杆,高达24米,每根重约15吨,盘龙翔凤,悬斗挂铃,造型奇巧独特,国内实属罕见。
  药王庙始建于东汉,祭拜东汉光武帝刘秀二十八大将之一的邳彤(字伟君)。邳彤,西汉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曾作过曲阳(今河北晋州市)郡太守。邳彤辅佐刘秀打天下,忠心耿耿,能文善武,精通医理,官至太常少府(相当于宰相),是当时济世爱民的清官,被称为“药王”,死后葬于安国南关。当地群众为纪念他遂建药王庙。北宋时药王庙拓址新建,并集会瞻仰纪念。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邳彤为“明灵昭惠显王”。随着历代帝王对邳彤的不断封赐,“药王”影响越来越大。自从药王庙设祀以来,一般民众有病求助于药王,善男信女,常来进香,香火甚盛,各地业药者为获利计,亦迎合民众心理,携本地药物到安国交易,香火会逐渐演变为药材交易庙会。
  药王庙会声望日隆,药材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明初,社会逐渐安定,医药学相应发展,始有“药不经祁州无药味”之说,药材交易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据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药王庙内碑文记载,每年(清明寒食)举办一次药材庙会,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6年)已是“年年两会”,药材庙会有“春五秋七”之说,即春庙5个月,秋庙7个月,经年不断。春庙的正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传说这天为药王生日,所以成为春庙最盛的一天。冬庙则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为正期,传说这天为药王祭日,盛况与春庙正日相同。清中叶,发展到安国药市的繁盛时期,逐渐形成由全国各地药商组成的“十三帮“和本地“五大会”,同时,建立了招待客商、管理市场的“安客堂”,经营体系和管理体系逐渐规范。“十三帮”之一的“东北帮”由当时东北几省和朝鲜、俄罗斯等地的药商组成,当时安国的旧街有3里多长,该帮来参加庙会时,第一辆车己到达街底了,最后一辆车还没进街,可见其规模之大。自明清至民国,凡本县长官到任,必先到药王庙焚香祭拜。药王庙会的兴盛,使安国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药材交流中心,被誉为“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
  在安国药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程中,药王庙纪念馆的馆长赵淑娟主要负责申报材料的整理工作,她一直重复一句话,“越整理资料我的感触就越深,没想到身边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那么博大精深。“在一次次深入整理中,她说自己不断被感动着。她对药王庙及安国药业发展历程可谓是如数家珍。在她的介绍中,尤其令人震撼的是数百年来安国的制药工人娴熟的刀法,史称“祁州四绝”。其中的“蝉翼清夏”很是叫绝,把蚕豆般大小的清半夏,刀切成片,薄如蝉翼,轻似雪花,放在手心轻轻一吹,可飘然升空……药材精湛的加工技艺,从单纯的一门手艺演绎成一出精彩的表演,一种民间文化活动。
  从古到今,传统的安国药王庙会不仅仅成为一种商贸活动,还成为具有地域性和行业特色的民俗文化,庙会期间,除了举行形式多样的花会活动,药王庙内还进行祭祀活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酬神形式和参拜礼仪。酬神有演戏、抬大供、献鼎、树伞、塑金身、挂匾、献袍、捐香火地、劳役等多种方式。参拜礼仪分三拜九叩和四口口礼,另供面食,三牲祭品。庙会期间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
  先是彩车,随后是旗海、花束、伞方等方队,依次是民风民俗、狮子、武术等表演,充斥整个市区大小街道,龙灯压阵,龙灯后面是药王爷神龛,群众称“老驾”,队伍长达数里。庙会期间仍有各大演出团体进行歌舞、杂技演出,为大会助阵,群众看会,人山人海,倾城欢动,全省知名,影响波及省外。北京、天津等地人专程前来观看。“文革”十年在破四旧的影响下,药王庙遭到破坏,药王庙会也偃旗息鼓了。
  改革开放以来,安国药市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在促进我国中医药交流和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医药界人土和广大民众捐助下,药王庙于1985年重修,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也随之恢复,并日益活跃发展。除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十月十五的传统庙会外,每年5月1吕日药交会和国际药材节期间与会者多达三、四万人。在进行药材交易的同时,还举办规模宏大的各种文艺表演和民俗文化活动。2002年5月,中国药文化促进会在安国市举办了“安国药文化论坛”,重点对安国的药王庙会及安国药业的历史、文化进行专题的研究论证,从历史的角度,学术的角度和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药王庙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国药市的繁盛对带动药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作用,加大对安国药市的保护、传承力度,意义重大。
  作为安国药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张彦同,自1998年担任“药王庙庙会组织委员会”负责人以来,她多方争取资金,为民俗商贸活动提供保障,通过多种方式,10年内募集资金80余万元。在每年两次的大型活动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集庆活动,联系了众多民间表演节目集中展示,例如秧歌、架鼓、舞狮、唱戏等,协助市文体旅游局完成了“安国药市”为主题的“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建设。该馆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展出展品200余件,药材标本1000余种,详细介绍了安国药市的起源、发展、兴盛,展示了药王庙及药王庙会近千年的历史,及在当地形成独特药乡文化和民俗。博物馆积极搜集药王庙有关历史资料,为占地1500亩的药王庙景区开发提供了较翔实的文字图片等依据。药王庙景区以药王庙为中心,集中展现安国药市历史风貌为主要内容,是展现药都文化、药乡风俗、经济与文化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景地。
  (责编:孙达)

标签:安国 民俗 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