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感言感想 > 正文

碧空 谢景兰:只想做碧空透明的女子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赵无极大名鼎鼎,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堪称中国的文化艺术符号;而他的前妻谢景兰的才情,国人却极少领略。在法国,谢景兰同样以抽象绘画闻名。她的绘画作品,既受1950年代法国抽象派绘画影响,又融合了从音乐、舞蹈中感悟的诸多元素,游动的线条富有舞蹈韵律,翩跹流畅,反映了谢景兰本人的心灵姿态。现实中,她就是一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女子。
  
  初恋,思无邪
  
  谢景兰,1921年9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一个书香门第。外祖父姓乐,是当地著名学者。舅舅们均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大舅更是因成绩优异而远赴美国深造。母亲是乐家长女,到了待嫁之龄,外祖父弃富家子弟,属意资质聪慧擅长音律的得意门生。谢父是孤儿,成婚后便住在乐家的宽宅大院里。
  谢景兰是长女,未满周岁就由父母抱着离开了贵阳,迁往湖北汉口,7岁时搬到上海。由于谢母偏爱杭州西湖的秀丽风景,谢父便以艺术家的目光打量西湖葛岭,选购土地,兴建花园别墅。新宅位于葛岭山脚下,这里既可登山眺望湖光山色,又可泛舟荡桨于碧波之上。次年,全家安居于诗意盎然的西子湖畔。
  8岁的谢景兰就读弘道教会学校,课余勤练钢琴,显现音乐才华。
  1935年,通过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念书的四表姐介绍,谢景兰与素有才子之名的赵无极相识。
  谢景兰喜欢听表姐绘声绘色地评说赵无极的掌故。赵无极1920年出生于北平,祖父是前清秀才,家教严格,每天早晨教他读两个小时的书,背唐诗宋词和《论语》。赵父懂画,既是收藏家,也是业余画家,早年参加过绘画比赛,后从事金融业。他从最低的职员做起,一步步成为拥有万贯家财的金融家,并收藏了大量古玩、碑帖和书法作品。赵父的雄厚资本为儿子的艺术家之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35年,15岁的赵无极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这是国内最现代化的美术学校,部分校舍就在美丽的西湖岸边。时在上海银行界就职的赵父亲自送儿子到杭州上学。
  在学校,像赵无极这样带着家族重望走上艺术道路的世家子弟并不少见,但有关他的种种事情却让谢景兰听得津津有味,可能这便是缘分吧。
  既见佳人,云胡不喜。谢景兰和赵无极陷入了热恋。
  赵无极绘制肖像油画《兰兰》纪念他们相恋一年。画中15岁的谢景兰系红色发带,脸如新月,眸似秋水,浓酽的青春似要从画里满溢出来。背景是暖暖的橙红,那是热恋的颜色。
  1936年夏天,这对初恋的情侣在西子湖畔留下了一帧亲密合照。赵无极的发型和服饰都是当年最流行的,而谢景兰则穿着一件旗袍,亲密地挽着他的臂膀。绅士淑女,非常登对。
  次年,由于日军南侵,谢景兰全家迁回贵阳。
  “相见时难别亦难”,热恋成苦恋,赵无极记忆里的甜涩初恋,永远如陈酿般芳醇浓洌:“我15岁结识兰兰,她那时14岁。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子。我们不住在同一个城里,我想见她,我们就偷偷地会面。因为她父亲管她很严,不许她与男孩子来往。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为了能在一起,1938年,谢景兰特意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他俩的爱情曾为老师林风眠所津津乐道,称他俩为一对金童玉女。这对才子佳人,才艺上携手,情感上比翼。那样的日子,一定是《诗经》里“婉如清扬”式的静美。
  赵无极回忆,那个时代,如果亲吻了一个姑娘,就是定亲了。这当然是严肃的婚恋观。否则,小小的吻痕,又怎能拴住两颗易为大自然的五光十色而跳动的艺术之心!如今看来,20世纪30年代这种“一吻订终身”的承诺多么庄严而美丽。
  “为了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我们只有结婚。”抗战时期,谢景兰母亲过世,按照习俗子女不可以在一年内嫁娶,为此赵无极、谢景兰长途跋涉到香港结婚,那段旅途异常艰辛。两张疲倦的年轻的脸,两颗快乐得直飞向碧空的心。“如此,我们结了婚,对人生与爱情一无所知。”1941年,赵无极和谢景兰在香港注册结婚。新郎21岁,新娘20岁。
  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赵无极起初三年学习素描,随后两年写生模特儿,最后一年学习油画。抗日战争期间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内迁重庆,赵无极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受聘为该校讲师。次年,他们的独生子赵嘉陵出生,他的名字便取自家门前的嘉陵江。
  赵无极的艺术呈上升趋势,攀高无极限,谢景兰显然不能分享这种成就。她不是那种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的传统女子,她是新女性,有独立的艺术才华与品格,怎甘心将自己勒逼在附属品的位置!
  赵无极的声誉像山一样耸立起来,谢景兰的痛苦却像深海。不是不爱,而是爱的空间逼仄了,爱的氧气不够了。
  
  脱去缪斯外衣
  
  1948年春,赵无极和谢景兰双双赴法留学。
  赵无极这样描述结发妻子:“她身材娇小,性格温柔谦让,是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国女子’。”
  不满足做赵无极“经纪人”的谢景兰开始学音乐,但东方式的音色却与西方人的心灵有点“隔”,无论她怎么引吭高歌,都打不开西方人的心灵大门。当她明白如天籁般美妙的歌喉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时,便弃歌而学作曲。然而,灵感也躲在键盘下,没有与她共舞。密密匝匝的痛苦如青藤般缠住了她。
  不久,谢景兰受到玛莎?葛莱姆(Martha Graham)的现代舞影响,在美国活动中心学习现代舞。有着原始森林般茂密长发的谢景兰,舞姿里定有远古的况味吧。
  打音乐始,再转向舞蹈,谢景兰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1952年,谢景兰与法国音乐家、雕塑家范甸南相遇,他破解了谢景兰眼中的忧郁密码,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在法国,范甸南是出名的神童,6岁时,就在比利时宫廷演出。他搞电子音乐,是非常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和赵无极夫妇是朋友,尤其与谢景兰有许多共同语言。
  范甸南介入了赵、谢的婚姻,他开始疯狂追求谢景兰。
  1956年,谢景兰获准回国探亲,她想让范甸南的狂热冷却下来。赵无极待在画室,没有陪同夫人回国。有了旅法八年的学习经验,少女时代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谢景兰开始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六个月后,谢景兰将八年未见的独子赵嘉陵带到香港,与孩子的外祖父见面,并准备把孩子带到法国,一家三口团圆。
  听到谢景兰回国的消息,范甸南的心“啪”地碎了。他以为她一定是为了躲避自己,一定一去不复返,苦苦追求五年未果的他在绝望中自杀。听到范甸南殉情未遂的消息,谢景兰的心被打动了。沉睡在她内心深处的感情风暴终于呼啸而来。将儿子送回上海的祖父母家中,她独自一人赶回范甸南身边。见到谢景兰,范甸南的眼一下亮了!他就像溺水的人,一把将她抱入怀中,再也不愿放手。在他的怀抱里,谢景兰找到了久违的心跳。面对这个用生命来爱的男人,她再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她的心是一支红蜡,融化在他火一般的爱情里。
  1957年,谢景兰毅然决定离婚,她携带少数随身物品,搬出了绿磨坊工作室,安顿在巴黎北郊圣瑞镇的一间小屋里。
  事业上突飞猛进的赵无极,突遭此重击,几至不能承受。
  
  从兰兰到拉兰
  
  1957年,离婚后的谢景兰迁居巴黎北郊圣瑞镇。次年,她执范甸南之手,再披嫁衣,更名拉兰(Lalan)。
  “只是等我脱去了缪斯女神外衣的那一天,我才发现,我不作画已无法生活。”和赵无极的共同生活还是给谢景兰打下了烙印:尽管在音乐、舞蹈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她最终投身的是绘画。为自己而爱,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画,谢景兰赢来了自己的新天地。
  在范甸南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情中,她如凤凰涅?浴火重生。他鼓励并支持她从事绘画事业。为了响应她,他甚至把小提琴锁起来,改行做起了雕塑――对身为音乐天才的他来说,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
  赵无极从谢景兰那里是“索取”式的吸收,而范甸南却是舍弃自我地“奉献”。他爱她,爱得完全忽视了自己。他的爱情是放大镜,他要她在艺术的天地发扬光大。为了她,他什么都可以舍弃,音乐,乃至生命。而这些,赵无极做不到。范甸南将小提琴锁起来时,表情一定是肃穆的。那架小提琴,分明是上了祭台的“牺牲品”,深夜里,它独自呜咽,是英雄失路、宝刀失主的嗟叹。谢景兰,怎能不动容?
  她选择范甸南,是情之所归。
  爱,是艺术家的负氧离子。有了爱,便可以深呼吸。
  得夫如此,夫复何求?谢景兰从此与范甸南夫唱妇随。
  她好动,精力充沛。做赵家儿媳时,是赵无极从画室出来“洗手作羹汤”;与范甸南结合后,她却包办了一切,乐做辛劳的小妇人。
  亲手煮一杯咖啡,幸福与浓浓的焦香一道氤氲在彼此的眼角。只要有爱,再琐碎的家务也幸福不可言;只要有爱,一碗粥里也照得见天堂的玉宇琼楼。
  对视的瞬间,幸福与甜蜜齐飞。她从不后悔与赵无极在最好年华里的相遇、相爱、相依、相拥;更庆幸能够在异乡找到一个与自己灵魂同一版本的爱人,使自己的心灵插翅,轻盈如风。
  她调动了全部的艺术细胞开始创作抽象画。她整合了前夫画作的神韵,又融合了自己在音乐、舞蹈中的诸多感悟,形成了独特的画风。这些集动感、节奏和韵律于一体的抽象画,满蕴着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昭示了中国古典绘画的静谧与深远,令西方人大为倾心。
  她本来便是森林的精灵。
  1979年,谢景兰的画作与范甸南的雕刻联袂展出,轰动法国艺术界。
  到20世纪80年代,她成为一名著名的抽象画家,在法国已拥有许多“粉丝”。
  赵无极是谢景兰绘画艺术的启蒙者,但范甸南却是她的激赏者与成全者。谢景兰从赵无极走向范甸南,完成了艺术的腾飞。
  1975年,这对艺术家夫妇买下了巴黎东郊的一所废弃工厂,经大修后成为带有宽敞庭院的三层楼,充当工作室兼起居室。1979年,谢景兰唯一的孩子赵嘉陵携妻儿由上海定居巴黎,一家人分居三处,好在可以经常聚会。
  
  独立的艺术之路
  
  分开后的赵无极和谢景兰并没有完全断掉联系。在第二任妻子陈美琴病重期间,苦恼的赵无极曾约见谢景兰,向她倾吐烦恼并咨询办法,但两人终究没有重新走到一起。赵无极不可能为了谢景兰放弃自己的艺术主体地位。而艺术自觉意识业已被唤醒的谢景兰,也再回不到寻常小妇人的故道。
  陈美琴去世后,赵无极与法国女策展人弗朗索瓦?马尔凯生活在了一起。
  面对母亲的选择,赵嘉陵选择了彻悟、体恤与尊重:“母亲是那种可以为艺术不顾一切的人,她后来在绘画上有了表现自我的冲动,但她又不希望自己是作为赵无极太太这样一个身份出现。”
  “赵无极太太”,一个在世俗人眼里戴着光环的称谓,是荣誉及物质生活的保证,对谢景兰来说,却是牢笼,有囚禁的窒息感。她有翅膀,她要挣脱。赵嘉陵理解母亲的破家求“我”之举:“如果他们不分开的话,可能我会有一个比较美满的家庭,但可能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艺术家。”
  这是一个儿子对艺术家母亲的最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了这份了解,才有了豁达的亲子之爱。
  1960年,谢景兰在巴黎首次举办个展,从这些早期抽象作品中,不难发现赵无极的影子。
  尽管在艺术上才华出众,但因为赵无极的盛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谢景兰的名字常常是作为赵无极名字的后缀出现的。而她离家的意义是个体生命的自在。她在苦苦思索一条独立的艺术道路。
   “艺术家应该追求自由,不该为声名所累。”谢景兰这么告诉赵嘉陵。她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许多人喜欢她的风景画,她却并没有因为人家要买,就改变探索的方向。
  1965年,谢景兰开始用电脑制作音乐,这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
  1973年,谢景兰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特别奖金,这是为鼓励研究推广音乐、舞蹈和绘画合一的“综合艺术”而设立的。
  20世纪80年代,谢景兰不断回中国周游,画风再一次发生变化,具体的形象消失了,返回了抽象。与早期的浓重风格相比,她晚年的画作色彩清新跳跃,线条飞舞,张力十足,每一次转折都如同人体扭动,挥舞着内心的狂热情感。
  赵嘉陵喜欢看一段录像,那是母亲去世前几个月拍摄的:74岁的谢景兰在空地上跳起一段现代舞,柔中带刚,舞姿优美。她的身后,是她自己创作的大幅抽象画,蓝绿色,是谢景兰画作的主色调。音乐是她自己谱曲的电子音乐。赵嘉陵回忆说:“母亲每天早上都会跳这个舞,有时会跳四十五分钟,她的身体可好着呢。”
  在谢景兰看来,音乐为舞蹈而作,舞蹈的韵律与抽象画相融互补,都是自我思想感情的表达。三折屏风《突然的蓝》就是以这种“综合艺术”为背景创作的,后被法国文化部收藏。
  她的抽象作品,兼具中国传统山水的审美元素和韵味,曾为法国文化部购入并作为国家藏品永久收藏。在画家的身份之外,她还同时兼有作曲家和舞蹈家的身份。
  谢景兰近一半的画作以及与范甸南合作的大部分雕塑,已被法国文化部永久收藏,并将陈列在法国南部勒拉翁图市正在为他们建造的纪念馆里。她凭借天赋与艺术的自觉和自为,走上了一条以赵无极为起点、以自我为终点的艺术人生之路。
  1995年,谢景兰在充满金合欢花香的小镇因车祸去世。范甸南成了失孤的天鹅。他精心整理她留下的画作,创作了大量纪念她的电子音乐。这些音乐,无不流淌着天鹅绒般的高贵与忧伤。四年后,他捧着她的画作含笑而逝。
  
  意境?天堂
  
  谢景兰是被命运青睐的女人。她拥有三个“贵人”。一个是前夫赵无极,没有他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浸润,便没有她日后的飞扬;一个是生死恋范甸南,他至死不渝的缠绵爱情,唤醒了她的艺术自觉;另一个,便是她的儿子赵嘉陵,他是她的知己,是她的经纪人,他将她的作品介绍给国人,让她无憾。
  谢景兰离世十年后,依照她的遗愿,赵嘉陵带着她的92幅作品来到浙江美术馆举办“回声?天堂――谢景兰艺术回顾展”。
  谢景兰始终守住了自己,做纯粹的中国女人。
  收藏家波德利认为,谢景兰的创作“很勤奋,但她从未想过要去卖掉她的作品。她不是一个看重物质的人,是很纯粹的艺术家,我想,这应该是她中国文人的特征使然”。“作为一个综合艺术家,她作品中的姿态和动作让我深受感动。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现代中国文人。”
  赵无极不知道儿子回国办这个展览――直到现在,家人都不能在他面前提“兰兰”两个字,那是触动他哀伤的开关。他从来不评价谢景兰的作品。有一次,波德利出版了一本谢景兰的画册,赵嘉陵拿去给赵无极看,他看后说:“这是谁的画?不错。”
  2004年谢景兰画展在法国南部举办,赵嘉陵将照相册带回家给赵无极看,他看了很久,说:“这个画得很好。”
  赵无极一定看出了许多似熟还生的艺术编码,那里有他,亦有她;非他,亦非她。那里没有人之子,只有自然之子、天地之子。那种空明澄澈的世界,才能让谢景兰安身立命。
  正是因为这些纯净的抽象画作,她的生命有了质感。画作,是她纯净生命的表征。
  赵无极认为,艺术家应该割去舌头,完全凭作品说话。艺术家越“哑”,作品越“响”。谢景兰从赵无极的光亮里退了出去,不惜喑哑了歌喉,却终于像云雀,直冲碧空,啼亮了整个天地。
  历经赵无极,走向范甸南,通过赵嘉陵,她完成了从混浊到透明的淘洗过程。

标签:碧空 想做 透明 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