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作文 > 正文

【第二次出征西藏】布达拉宫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不喜欢孤独的吟唱,   我不喜欢哀婉的忧郁,   我喜欢淋漓的欢乐,   我喜欢火热的生活,   我喜欢国土的广阔,   今天,接到命令:
  奔赴西藏,第二次奔赴西藏,
  我又陷入遥远的回忆――
  
  想那片草原,
  想那片蓝天、白云的高原,
  想那片酥油茶飘香的高原,
  想那片流淌草原牧歌的高原,
  想那片剽悍雄性的高原,
  想那片佩藏刀饮大碗青稞酒的高原,
  想那片雄伟高大的天然屏障,
  
  过去了,又走回来――
  离开故乡,离开那片养我育我的平原,
  我不敢再想白发老母倚门望我回家。
  我怕太阳下山之后,
  大野里传来母亲的呼唤,
  唤我,唤我,归家;
  我怕那门前的酸枣树开花又结籽,
  红透了之后,攥在母亲的手掌之中,
  等我,等我,等我回家――
  
  谁都有儿女情长,
  羊羔跪乳,燕子衔食,
  我知道男儿应该远行,
  离家之前,我只想说――
  祖国的每片土地都养人。
  
  我知道出征的路程和分量,
  我知道荣誉和牺牲、胜利和艰难,
  绝不会单一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
  我要用妈妈的教诲、妻子的期待、
  朋友的支持,来激励我勇敢顽强地
  站在祖国的高原上――西藏。
  为了祖国的每寸土地繁荣昌盛,
  我愿做雪山上的一盏明灯,
  把祖国的边疆西藏照亮。
  
  事迹链接:
  尽管孔繁森自己的家庭负担比较重,但每次下乡,他总要把钱分给那些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往往刚过半个月,工资就花得所剩无几,有时连交伙食费的钱都不够了。收养藏族孤儿后,经济上更加拮据。过去他一个人,生活上能凑合就凑合,可他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
  1993年春的一天,孔繁森悄悄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护士看着他那已经斑白的鬓角,婉言劝道:“您这么大年纪了,不适合献血。”孔繁森连忙恳求道:“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帮个忙吧!”护士见孔繁森如此恳切,只好同意他的请求。殷红的鲜血,从孔繁森的体内缓缓流进针管。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鲜血,是从一位日夜操劳的领导干部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孔繁森生活极其节俭,经常吃的是白饭就榨菜,工作一忙,开水泡馒头和方便面也是常有的事。他穿的许多内衣打着补丁,连块香皂都舍不得买。每次去拉萨回阿里,他总要买上一些价格低廉的生活日用品,因为有地区差价,这样可以省点钱。孔繁森对自己,就是这样节俭、吝啬,而对他人、对藏族同胞,却是那么慷慨大方。在西藏工作的近10年时间,他几乎没有往家里寄过钱,省下的工资,太部分花在藏族群众身上。为此,他曾多次流露出对家人的内疚之情。但为了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藏族同胞,他只好委屈自己的家人。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桑达乡敬老院里,有个叫琼宗的老人,至今保存着孔繁森送给她的一双棉鞋。老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隆冬的早晨,孔繁森副市长冒着寒风来到敬老院,发现老人的鞋子破了,脚被冻得又红又肿,便心疼地把老人的双脚抱在自己的怀里。第二天,他又托人给老人送去了一双新棉鞋。不久,他又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接过孔繁森自己掏钱买的收音机,老人们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叫旺姆的老人激动地对孔繁森说:“还是新社会好畦!要是在解放前,像您这样的崩布拉(当官的)连见都见不到呀!”离开敬老院时,老人们自动站成一排.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行。
  有一次,孔繁森到拉萨市林周县阿朗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进一个房间,他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为老人擦洗涂药,然后用纱布把脚裹好,还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披在老人身上。临走时,他又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住地念叨:“活菩萨,活菩萨!”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在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噩耗传到阿里,传到拉萨,传到山东,人们简直不敢相信。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标签:西藏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