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大学生村官激励现状及机制研究] 中长期激励机制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选任大学生村官能够改善我国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拓宽农村干部选拔培养的途径。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运行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针对大学生村官激励现状提出相应机制,才能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激励现状 激励机制
  
  自2008年全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区陆续出台政策,一批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建设带头人,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的激励管理机制却是一个急需完善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激励存在的问题
  1.考核体系不科学。
  主要是考核目的不明确,把大学生村官考核等同于年终评优秀先进等次,只注重年终评优而不注重平时考核的积累,即使是完全可以适应量化制度的也不考虑制定及实施;考核指标体系模糊,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中没有明确的岗位分析说明,考核缺乏具体明细的指标,无法对大学生村官作科学客观的评价;考核客观性不足,多是一些指定性指标,结果并不绝对客观真实;考核反馈没有落实,由于只注重工作绩效等单一管理,没有注意到大学生村官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造成考核缺乏反馈。
  2.晋升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的晋升影响到他们的实际利益,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没有定期的制度,只有两三年的过渡期。从已有经验来看,大学生村官届满后的出路集中于考研、考公务员、续签留任村官、在农村创业及城市择业就业等。另外,其户籍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造成他们角色的模糊,也使他们陷入对自身角色的困惑,不利于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3.奖惩制度不完善。
  奖惩制度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具体奖惩标准,没有详尽的奖惩制度实施细则,既可能造成滥施奖励,又可能导致钻空子。惩戒作用也没有有效发挥,不是说惩戒力度不够,而是作为一种负激励措施激励力度太小。惩戒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多针对情况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对效率低下的大学生村官只是量化的惩戒标准,没有充分发挥惩戒的威慑力。
  4.激励手段过于单一。
  大学生村官处于“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盼头”的尴尬境地,收入水平低,全国仅有部分发达地区工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待遇留人则是一纸空谈。大学生村官工作复杂繁琐,而村民素质又参差不齐,这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就千差万别。大学生村官反映的问题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而无法付诸实践,村官工作积极性因此严重受挫,事业留人、项目留人难以实现。职位晋升也较为困难,必将导致新农村建设基层主导力量的缺失和低效工作。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策略
  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工作水平,提升其工作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以下两点策略。
  1.改善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机制运行的环境
  (1)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改变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尴尬局面,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享有的农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把大学生村官设为农村干部的一个常设职位,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工资收入靠国家财政拨款。还要制定村官工作细则,让其工作有的放矢。明确了村官定位后,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让他们从事行政工作,协助村主任处理村里事务。
  (2)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强化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训、管理和保障,注重选拔,确保质量,选拔范围可适当扩大,加强培训,确保培训课程跟农村实际所需求一致,使其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和掌握处理农村基层工作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村务处理能力。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确保其日常工作有序进行。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把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纳入财政拨款。对于业绩优异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考虑进乡镇机关工作,享受考公务员和考研客观加分等优惠政策。
  (3)创造农村留才用才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奉献才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报道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成功典范和先进事迹,使广大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获得应有的尊重,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在农村工作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在全社会努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2.科学设计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机制
  (1)完善薪酬机制。建立薪酬待遇的弹性机制,按时发放工资福利,从经济上减轻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负担,缓解大学生村官的压力,消除因不公平薪酬给大学生村官带来的消极影响。由中央和各省财政部出资设立大学生村官基金,一次性发放安置费、补贴并为其缴纳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突出薪酬的竞争效果,增大绩效工资考核比例,把业绩考核与工资收入结合起来,以激励先进。
  (2)健全流动机制。对服务届满的大学生村官可引导继续留任,或参加村委会的民主选举,作为乡镇的后备干部,引导其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尝试选择和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并在税费减免、项目用地、小额贷款等环节应有优惠。建立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一定名额的定向招录任职期满大学生村官的长效制度,对在村(居)、社区表现优秀,县(区)乡(镇)部门又确有需要,且本人愿意到事业岗位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事部门协同有关单位,调剂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采取业务考试的形式,使大学生村官直接转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畅通其职务晋升的渠道。
  (3)建立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党校、“三农”培训机构的作用,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体系,可邀请全国知名的农村工作专家学者授课讲学,帮助大学生了解“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知识和各地的乡风民俗。还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实用技能、基本方法等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一些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分类培养、多元发展”为指导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和个性特长,探索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模式。
  (4)完善考核体系。采用定期考核、民意调查、公开述职、自评、民主测评、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手段考核其工作,还要成立专门负责大学生村官管理的机构,完善其日常考核和管理,打造大学生村官对外沟通的平台,在保障大学生村官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与考核,制定大学生村官“岗位说明书”,列出各项因素考评办法和分值,有效促进岗位对接和绩效评估,为其进一步开展农村工作增强信心和勇气。
  (5)建立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落实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有利于上级不断督促大学生村官的直接管理部门落实好各项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农村工作。监督机制能使日常管理有章可依,对正确引导、控制大学生村官的自利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对违反者进行限制和惩罚,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并对其他人产生教育作用。
  (6)构建村官文化。大学生村官在职业发展中需要集体成员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他们接受新事物与理解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如果社会价值观能够得到大学生村官的强烈认同,他们就能迅速融入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中。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他们要求独立、自主、创新、自尊,对权威和领袖有自己的看法,叛逆心理比较突出,这种心理特征就决定了组织管理者必须努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充分尊重大学生村官的建议。
  总之,围绕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我们要看到不足之处,不断改进,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发展,推动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浩.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0,(6).
  [2]周汝文.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3]胡海金,李乃金,王海萍.论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误区及其完善.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4).
  [4]刘春梅.大学生村官激励措施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6).
  [5]唐洁尘,王菲.我国大学生村官激励体系的构建――对当前大学生激励机制建立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9,(6).
  
  基金项目: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陕西省大学生村官激励和保障调查研究》研究成果,编号(11XK077)。
  
  指导教师:李永生

标签:村官 现状及 激励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