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见编辑功夫在印前] 印前制作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编辑在图书印前环节容易松懈。应当在进度把控、印制成本、工艺匹配、质量保障、宣传推广等五个方面多下功夫,将策划意图贯穿始终、执行到位。   [关键词]进度成本工艺品质宣传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做编辑工作,什么时候最容易松懈?三审三校过后的印前阶段可能性最大。紧张又枯燥的编辑加工结束了,眼看就到出片看片下印厂了,接下来就等早点看到样书了,这时,编辑的心绪最容易放松下来。然而,印前阶段恰恰是考察一个编辑是否成熟的又一个关键期。此前的策划意图能否坚持执行到位、会不会灵活把控、能不能综合协调,都体现在这一环节的诸多细节中。
  
  
  一、进度把控:不必催书声声急
  
  编辑的策划,应该是在选题产生之前就已然成案的整体性的谋划,“谋定而后动”,后续的编辑活动按既定的方案运作。编辑加工,一般以出片付印为告一段落。然而,编辑实践告诉我们,当我们把重心放在书稿的内容质量上时,往往会对进度的执行作相应的让步。无疑,质量是图书产品的生命,这是必须保证的。但一些编辑在完成书稿内容加工后为赶市场,习惯性地要求缩短印制周期。殊不知印厂对印制质量也有环节、工序等众多的讲究,而且印厂也并不只为一家出版社服务,对来自各出版社的批量图书的印制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和工序安排。
  编辑进度的把控,既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后都紧。除了给印制预留足够的时间,还需要编辑和出版部门及时反复的沟通,提前明确付印任务要求。编辑要做进度的协同把控者,而不是交单了事,然后就不停地催逼。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封面设计及其定稿、看样、签字、出片等工作上。有的编辑上午填单,下午就要美编拿出方案,把文稿内容看成是需要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把设计艺术当成立等可取的现场即兴作业,这其实是没有掌握设计规律的不成熟表现。
  德国出版家汉斯-赫尔穆特?勒林在《现代图书出版导论》一书中指出:“尤其重要的是编辑部和出版社其他部门的交流。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编辑和生产人员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我们只要有意识地消除偏见(生产人员=技术官僚主义者,编辑=创造性劳动者)就能很容易地越过这道障碍。处在当今的技术和财务条件下,任何编辑和选题策划人如果还长期抱有这种偏见,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编辑不能以创造性劳动者自居,自认为印前环节的工作和自己无关了,都是服务支撑部门的事,因而不做主动的协调工作。事实上,以编辑为主导的有节奏的进度执行,可以避免本本书都是急稿,一连串环节都要破例特办的情况。
  
  
  二、成本控制:调整变通招招鲜
  
  接近尾声的编辑加工和成本控制还有关联吗?答案是有。所有32开图书的印张数,一般都是1/8的整数倍,16开图书的印张数,则是1/4的整数倍。来稿照录的简单化处理是只管在章标题所在页上标示“另面起”的排版要求,排成啥样就啥样,这样一本书中往往会出现多处浪费的留白页。对于印量大的图书,累积起来的材料、加工成本是十分可观的。
  编辑可以通过删、调、补、并的技术处理来减少浪费。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图书的整体结构和可读性。有些章节只是多出一两行字而占一个版面,既不经济也不美观,那就需要做一些缩略、删减。有些图书有少量的彩色插图,零散分布在全书时则需要全书彩印,这时可以考虑将需要彩印的彩图集中做成插页。书后如确有留白页,也完全没必要浪费,可以加上读者意见征集等内容,进行合理补白,还可以通过章节的归并来调节有效篇幅。
  开本的选择确定对成本的控制也有较大的影响。以本社奥赛系列图书为例,一种做法是使用787×960的小16开,另一种做法是使用850×1 168的大32开,比对之下发现用前者单页字数不能增加多少,但同样一本书排下来印张数会大大增加,印制加工费用也会增加许多,图书的定价会过高,影响读者的购买。反复权衡之下,编辑坚持选择用后一种方案,没有随流行开本变化而改变。该书畅销十余年,成功的原因除了作者水平高,所写的内容针对性强以及不断修订维护外,编辑在印前对成本的把控也是一个方面。
  
  
  三、工艺匹配:设计制作总相宜
  
  书和书的用途不同,有的书是用来消遣的,有的书是用来收藏的,有的书是可以把玩的,有的书是值得体悟记取的。内容确定之后,选用什么样的材质呈现,用什么形式呈现,不是编辑和装帧设计者提一两句要求、给出版科一张任务单就能解决的问题。且不说封面环衬特种纸的选择,光封面印刷使用何种工艺、预期达到什么效果,既需要编辑有长期的经验积累,也需要及时了解新技术的发展。绿色印刷作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即将全面实施,许多编辑还处于知之甚少的状况。有的编辑工作多年,还不明白封面整体UV、局部UV是什么,只会在看到别人做出效果不错的图书以后要求装帧人员做得像某某出版社的某本书那样。这不能不说是基本功欠缺的典型表现。
  通常,编辑习惯于找有流水线、有新设备的印制厂家,却不知有些个性化的工艺不是流水线上能够完成的。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美誉的《不裁》,封面上有两道缝纫机随机缝出的线条,使得每本书各不相同,这反而是小厂能做的事情。编辑需要和美编充分沟通,理解美编的装帧理念,协调好生产单位,把设计意图落实到位。这也包括对图书的印装材质和工艺的匹配选择。著名的书籍装帧大师朱赢椿设计的一本书《不哭》,封面用材粗糙且充满质感,生产过程中不规则斑点如泪痕一般,用的是印刷厂的报废纸张,像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设计者说,“一层薄薄的纱布从封面延伸到封底,像是在装订过程中停了下来,让人感到沉郁而伤痛,在质朴中含着浓浓的悲悯。内文通过纸张的细腻和粗糙,开本的宽窄,色彩的冷暖向读者传达书中的感情。”成功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大师倾注的大量心血。朱赢椿亲自深入到印刷厂的纸库中寻找合适的用材,在印制过程中观察样品效果。我们许多编辑并没有想过在印前的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美编想点什么、做点什么。编辑要懂一些工艺常识,才有可能与生产部门共同做好策划方案要求的各生产环节的执行准备及检查工作。
  
  
  四、品质保障:好稿终须回头看
  
  三审三校完成后,进入出片对片流程。一般来说,编辑对文字内容的对错尤为关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上,对最后的清样稿“回头一看值千金”,体现在有时候真的会发现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错讹。有效的办法还是“专项斗争”,比如专门看一遍目录与章节标题,专门看一遍书眉与注解文字等等。有的编辑校对时一般把注意力重点放在对红上,未作改动的基本上就扫描一遍,不再逐行逐字细究。可也会有照排单位由于误操作把不该改动的地方改了,给出片“埋下地雷”,使不做回头看的编辑追悔莫及。
  编辑最容易忽略的是涉及印制效果的出片影像质量。出片之后,编辑忙着对片,而不看片子的影像是否清晰、黑白对比度是否一致、胶片是否有药水残留痕迹或其他污痕,最终导致印出后墨色不均或插图层次感不强,彩图偏色等问题。另外,责任编辑尤其要注意文稿中如有造字的,排版单位的字库软件和出片输出单位的是否兼容。有的书稿三校样没问题,出片之后编辑只顾对红,没仔细检查包括造字在内的所有文字,结果等图书印出后才发现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实行电子胶片以后,传输过程中能否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无误,已经成为出版社、照排单位、印刷厂家需要协同考虑的系统问题,编辑在印前所需要担当的责任更大。这就要求编辑加快知识更新,掌握数字出版的技术和协同编撰的技能。编辑必须介入并协调好照排单位与印刷厂家的质量检测环节,才能确保印前的质量放心到位。
  
  
  五、宣传启动:新书出炉正当时
  
  新书宣传,时机十分重要。书到印前,封面定稿、装帧方案确定,也可以通过CTP直接出样,这时候的宣传既有内容又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样品),编辑完全可以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做好营销的宣传。除了传统的新书发布会、广告、书评、参加订货会、渠道商会议、征订单等形式之外,网络宣传是编辑必须运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微博宣传为例,大概没有人比编辑更了解他自己所全程经手的图书了。如果依靠旁观者,即使出版社官方微博有专人做图书宣传,但了解的还是二手信息。责任编辑知道图书背后的作者故事,了解装帧设计者的意图,知晓作者最想表达什么,也知道什么人读这本书最有收益、最有什么样的收益,这些都是编辑进行图书宣传的宝贵素材。在眼球经济的当下,一闪而过的宣传是难以收到实效的,持续的有趣的而且富有创意的宣传才能打动人心。批量印制之前的网络微博图书宣传,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一个话题不同角度、不同角色的关注与传播,周期适中,效果明显。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理想国”的一些图书营销,十分注意借助微博来造势,一些纸质图书的网络销售量远超实体门店的销售,责任编辑言之有物、言而有趣、言而有信的印前宣传谋划功不可没。
  总而言之,一个选题,一本图书,失败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成功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各个环节都要下足功夫。编辑的许多环节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但笔者认为,最见功夫的却是在容易松懈的印前环节。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印前 功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