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次接待外国政府首脑纪事:新中国教育纪事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相关链接   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政府首脑: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   尤睦佳?泽登巴尔,1916年9月17日生于蒙古乌布苏省布斯特县。1929年赴苏联求学,先后就读于伊尔库茨克工农财经速成中学和西伯利亚财经学院。在苏期间,泽登巴尔被斯大林选定为当时蒙古最高领导人乔巴山元帅的接班人。
  回国后,1939年加入蒙古人民革命党。同年即任财政部长兼国家工商银行行长。次年,1940年,年仅24岁的他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主席团(1943年起改称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事实上的党的第二把手。1941年至1945年,任人民军副总司令兼政治部主任。1945年后,历任国家计委主席、副总理等职。
  1952年1月,乔巴山总理逝世,5月27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主席团任命泽登巴尔为部长会议主席(也称总理)。当选为部长会议主席后,8月和9月,泽登巴尔先后出访苏联和中国。时年36岁的他成为社会主义各国中最年轻的领导人。
  引子
  1952年10月18日的北京,秋高气爽,微风徐徐。南苑机场停机坪前红旗飘扬,人头攒动,周恩来总理正在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欢送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称蒙古国)总理泽登巴尔。泽登巴尔即将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启程回国。人群中镁光灯频频亮起,记者们不停摁动手中相机的快门,试图捕捉仪式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他们清楚,此次访问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
  仪式结束,泽登巴尔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告别,登上飞机舷梯,走到舱门口,他转身向送行的人群挥手再见。20天前。也是在这里,他站在舱门口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正式访问……
  抵京
  1952年9月28日,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下午,泽登巴尔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南苑机场。迎接的人群如马蹄形环立周围。最前面的是一个他熟悉的身影―周恩来。虽然此前他已获悉周恩来总理会到机场迎接自己,但看见周总理真的来了,他不禁还是有些感动。
  走下飞机,他紧紧握住周恩来总理的手。此前在莫斯科他与周恩来总理有过多次接触,彼此已较为熟识(8月17日,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8月28日,泽登巴尔率团抵苏。泽登巴尔到苏联时,周恩来总理曾去机场迎接;9月22日,周恩来总理返回中国时,泽登巴尔到机场送行。作者注)。因此,几天后在北京的机场再次见到周恩来,自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
  周恩来总理向泽登巴尔介绍前来欢迎的中方主要陪同人员,除了政务院副总理陈云、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粟裕、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等少数几个人泽登巴尔在莫斯科见过外,其他人都还陌生,他们是:
  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副主任兼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彭真,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邮电部部长朱学范,交通部部长章伯钧。
  看到中方一位总理,四位副总理以及众多党、政、军高级领导来机场迎接自己,泽登巴尔不禁连连向周恩来总理表示感谢。
  访华的代表团成员共七人,和泽登巴尔同机抵达的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恩?拉姆苏伦、外交部总秘书长普尔布扎勒、东方司副司长都勒布尔金、泽的秘书乌勒吉巴雅尔。代表团的另两位成员:教育部长巴?锡林迪布、驻华大使博?贾尔卡赛汗已先期在京。
  周恩来总理与泽登巴尔身后的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欢迎他们的到来。
  随后,贾尔卡赛汗大使向泽登巴尔介绍在场的各国驻华使节: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衔外交使团团长柯尼希,匈牙利驻华大使夏法朗柯,保加利亚驻华大使彼得科夫,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朝鲜驻华大使权五稷,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康萨拉,波兰驻华大使基里洛克,印度驻华使馆公使高尔,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顾德夫,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代表团一等秘书周亮,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二等秘书汤杜茂,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伊夫提加?艾里。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到访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泽登巴尔不仅在机场,而且在接下来的整个访问行程中,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泽登巴尔的此次来访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创造了新中国对外接待工作的多个第一。
  下榻新中国第一座国宾馆
  检阅完仪仗队,周总理陪同泽登巴尔走出机场,乘车前往下榻的迎宾馆。礼车一路驶向东交民巷,在一处幽静的院落内停下。
  按照以往惯例,所有来华访问的外宾都住北京饭店。但接待泽登巴尔却属例外。
  9月20日,外交部交际处(外交部礼宾司前身)突然接到总理办公室的通知:为给蒙古代表团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决定破例安排蒙古代表团入住东交民巷8号原法国领事馆。请交际处会同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即刻启动对该处房屋的改建工作,并限在9月26日全部完工,包括内部布置。
  这一特殊的安排,凸现出了中方高层对这次外事活动的重视。
  接到通知已是星期六下班时间,各个单位都找不到人了,改建工作实际上从21日开始。时间紧,任务重,工地上800多名工人轮班夜以继日地不停忙碌。人多力量大,24日晚上,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购买的家具也已送到。25日开,始内部布置,28日,抢在蒙古代表团到达的前一刻,全部工程完工。
  经计算,整个改建工程花费约104,660,000元(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当时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与此同时,人员调配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接待工作需要,迎宾馆配备干部及勤杂人员62人,其中干部21人,服务员、通讯员、招待员、司机、花匠、水电工人、锅炉工等共41人。这些人员都是在短短的几天内,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抽调来的。有的干部头天还在原机关上班,接到通知,第二天就到迎宾馆报到来了。
  自此,新中国有了第一座国宾馆。到1959年钓鱼台国宾馆建成,这里先后接待了几十位国内外政要名人。
  国庆观礼
  29日,即到达的第二天,泽登巴尔一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晚上,泽登巴尔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举行的盛大招待会。
  9月30日,泽登巴尔出席了毛主席举行的国庆3周年招待会。
  10月1日,作为此行的最高礼遇,泽登巴尔应邀观礼,观看国庆阅兵式及群众游行。
  上午10点,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泽登巴尔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各位副主席随即走出休息室。工作人员引领泽登巴尔站立在毛主席的右侧。
  庆祝游行下午1:50结束,蒙古代 表团返回驻地。当路上听说当天出席国庆典礼的各界群众有50多万人后,他们一再表示:
  场面太宏大了,群众太热情了。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60周年,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1949年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每年一次,共有11次。这期间,除泽登巴尔外,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有:1956年10月1日,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尼泊尔首相阿查里雅出席了国庆7周年阅兵典礼;1959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等出席了国庆10周年大阅兵。泽登巴尔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新中国国庆阅兵观礼第一人。
  签署协定
  作为此次访问的一项最重要和最主要内容,10月4日,泽登巴尔代表本国政府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北京由中外政府首脑签定的协议,缔约双方共同议定:“同意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建立、发展及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间的合作。”同时商定:“有关经济、贸易及文化教育部门之间将分别缔结具体协定。”
  签字仪式后,两国总理发表讲话,对协定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蒙两国友好关系的新发展》的社论,高度评价协定的历史意义。
  为配合泽登巴尔对新中国的访问。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合作,蒙古人民共和国在1952年10月1日至10日举办了“蒙中友好旬”活动。
  从9月30日起,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各处装扮一新,迎接“蒙中友好旬”的开幕。街道两旁悬挂着中蒙两国国旗和标语。在市中心国家剧院门前,正中悬挂着斯大林的巨幅画像,两旁是毛泽东主席和泽登巴尔的画像,以及用中蒙文写着“蒙中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的大标语。广场周围的建筑物上,并列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泽登巴尔等蒙古领导人的肖像。
  活动期间,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及全国18个省的省会城市举行了各种报告会,宣讲两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的意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成就。电台全天播放中国歌曲和介绍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节目。全国各地剧院和俱乐部举行了中国歌舞晚会或关于中国名作家作品的文艺晚会。
  中国政府派出文艺代表团以及中国歌舞团参加“蒙中友好旬”的活动。代表团由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作家周立波任团长。团员包括:中南剧院院长、剧作家丁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家兼文艺批评家王朝闻,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工作者布赫,中国戏曲研究院古典舞工作团副团长、著名演员张云溪。中国歌舞团由丁毅兼任团长,布赫、张云溪兼任副团长。团员94人。
  友好旬期间还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展览。展览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展出中国工业产品近二千七百种。
  观看越剧表演
  10月4日,协定签字仪式结束,晚上6点,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泽登巴尔一行。早在听取驻华大使贾尔卡赛汗汇报时,大使便告诉泽登巴尔,这次宴会,是他所知道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方接待外宾规格最高的一次。中方主要陪同人员包括: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副总理陈云、黄炎培、邓小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副总参谋长粟裕,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副主任贾拓夫、副主任兼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主任陆定一、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副主任习仲勋,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人民政府部长罗瑞卿、章乃器、滕代远、朱学范、章伯钧、李书城、梁希、李立三、李德全、赖传珠等。
  宴会在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宴会结束,毛泽东主席陪同泽登巴尔走出勤政殿,来到怀仁堂观看越剧《白蛇传》。
  这次演出安排事先经过了精心部署。
  当时,正值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团前身)除携带《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会演外,还带去由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白蛇传》作为展览演出。《白蛇传》在解放前作为时节戏,常在端阳节演出。1952年秋,经华东戏曲研究院创作室重新编剧,内容上去芜存菁,去掉了旧戏夹有的迷信、荒诞成分,更加突出白素贞善良美好的心灵。该剧在会演期间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安排4日毛主席宴请之后招待会的内容时,周恩来总理批示:演越剧。
  依照总理指示,文化部最终选定了《白蛇传》。
  这是第一次用越剧招待外国贵宾。这之后外交部,越来越多地安排越剧招待来访外国贵宾。1953年10月,为了招待朝鲜首相金日成,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排演了《西厢记》。11月23日晚,周总理陪同金日成在怀仁堂观看了该剧。1954年初夏,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州招待金日成。9月29日,《西厢记》在怀仁堂招待应邀前来参加国庆5周年典礼的罗马尼亚、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越南、阿尔巴尼亚等8国政府代表团及各国驻华使节。10月22日晚,《西厢记》招待印度总理尼赫鲁及其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12月13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的《春香传》,招待缅甸总理吴努。这是后话。
  赴外地访问
  10月5日下午,泽登巴尔在外交部交际处处长王倬如的陪同下,乘专列赴南京、上海、杭州访问。
  此前两天,为指导地方上做好蒙古代表团的接待工作,交际处韩叙科长已先期赶赴三地,检查接待准备情况。
  韩叙传达了外交部领导的指示:
  只准做好,不准做坏。
  尽一切可能给泽登巴尔总理及代表团以方便。
  并明确了接待蒙古代表团的标准,其中伙食标准为:
  每人每天拾万元(不连水果、点心、饮料)。
  他特别提醒:
  (泽登巴尔)不喝烈性酒,并且一餐只喝一种酒。喜吃鸡、炸鱼、蔬菜,不爱喝浓茶,喜吃葡萄、香蕉。
  地方上对蒙古代表团的到访给予高度重视。仅举一例:泽登巴尔乘坐的专列每到一地,当地最高领导均亲自到车站欢迎。
  5日晚上8:24,专列经停天津,天津市副市长吴德、周叔韬等到车站欢迎。
  6日凌晨4:07列车驶入济南车站。蒙方原以为时间太早,而且又是临时停靠,地方上不会有人出面。没想到火车缓缓停下后,蒙古代表团惊讶地发现,山东省政府副主席刘民生,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济南市副市长陈川等当地各级领导早已在车站等候多时。上午11:28专列路过徐州,市长张光中、副市长程秉文在车站迎候。当晚8:00,代 表团到达南京。南京市长柯庆施、副市长金善宝等到车站迎接。
  8日上午代表团离开南京,下午3:00抵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华东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吴克坚,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舒同,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廖容标,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方毅,华东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王范,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汉年、盛丕华,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夏衍等到车站欢迎。
  10日上午9:30泽登巴尔一行离开上海,下午1:05抵达杭州。到车站迎接的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谭启龙、包达三,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杭州市长吴宪、副市长刘开渠等人。闲聊时,王倬如得知:为避免有人迟到,谭启龙要求列车到站前4、时,所有去车站人员到他那里集合,一起出发。
  11日晚8:00,蒙古代表团离开杭州,13日晨8:45返抵北京。
  泽登巴尔一行在外地参观访问往返共8天,在上海、杭州各停留一天半,在南京停留一天。
  在上海,泽登巴尔重点考察了工业建设情况。
  10月9日下午2:30,在潘汉年副市长的陪同下,泽登巴尔来到虬江机器厂参观。
  还没到厂门口,就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很早,厂长方休就率工人们敲锣打鼓在此迎接。
  泽登巴尔高兴地与方厂长和工人代表一一握手。来到会议室,方厂长向泽登巴尔介绍了工厂情况。他告诉泽登巴尔:解放前,这里还是一个小作坊,只能手工制作几种简单的农具。解放后,厂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加工多种复杂机械,许多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泽登巴尔全神贯注地听着介绍。厂长讲完,他问道:你们现在还生产新式农具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泽登巴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随后,方厂长陪同泽登巴尔来到车间。一路上,泽登巴尔看得很认真,不时停下脚步,俯身仔细查看。参观持续约两个小时,走出车间,泽登巴尔深有感触地对方厂长说:
  我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快地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你们厂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就是明证。我谨祝你们将来在工业上取得胜利。
  随后,泽登巴尔一行坐车前往上海电力公司。除此之外,在上海期间,泽登巴尔还参观了织染厂、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曹杨新村,并登上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全貌。
  蒙古代表团在南京、杭州两地的行程也非常紧凑:
  在南京,(蒙古代表团)曾谒中山陵并献花,游灵谷寺、音乐台,参观紫金山天文台、地质研究所并游玄武湖;在杭州,参观了麻纺厂,西湖中山公园的工业馆和农业馆,游览了西湖的各处景点及钱塘大桥、六合塔等。
  在外地参观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10月7日,泽登巴尔在南京结束完上午的参观,感觉肌肉紧张,头痛,浑身没有力气,随行医生一量体温,37.6℃,下午2点半,烧到38.2℃。初步诊断为风寒感冒。众人分析,肯定是头天受凉了。原来,前一天晚上,乘火车经过长江时,泽登巴尔很感兴趣。坚持要打开车窗好好看看。随行人员劝他,晚间风大,关上车窗,他并不理会。一直趴在窗边,饶有兴致地欣赏江上的景色。王倬如将泽登巴尔得病一事立刻在电话中向周总理作了汇报。为慎重起见,王倬如请来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国庆院长给泽登巴尔做仔细检查,确诊为感冒。对症用药后,感冒很快好转,当天晚上体温降到36.8℃,已基本正常。
  周总理几次来电话询问病情进展。泽登巴尔听说后非常感动,两次对王倬如说:
  离北京这样远,周总理仍
  这样关怀我们,我真感谢!
  10月的南方天气转冷,蒙古客人还都穿着单衣。担心代表团成员再次患病,王倬如几次提出给他们量做大衣,都被婉言谢绝。在杭州,王倬如觉得实在是冷,便坚持为代表团每人买了件绒衣和毛衣御寒。
  驻华大使招待会
  回到北京后。蒙古政府代表团相继参观了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等名胜古迹。
  10月15日,蒙古驻华大使贾尔卡赛汗在北京饭店举行招待会,欢迎泽登巴尔和他所率领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
  会场布置很简单,在宴会厅的正面挂着蒙古(中间)、中国(右)、苏联(左)国旗。留声机里放着蒙古音乐。泽登巴尔早早地便在宴会厅门口迎候客人。中国党、政、军各界政要共二百余人参加了宴会。
  此前,10月13日,外交部还特意发函提醒各单位:
  我部奉总理指示:被邀人员除因特殊事故外,届时务必前往参加。
  晚7:00,宴会开始,泽登巴尔总理和朱德副主席先后致词。
  席间宾主频频举杯,现场气氛友好而热烈。
  启程回国
  10月16日,泽登巴尔收到周恩来总理的赠礼。
  礼品经过精心准备和挑选,包括:
  湘绣泽登巴尔画像一幅;地毯一块;万寿无疆瓷餐具一套(94件);福建漆博古挂屏四扇;挑花台布一块;织锦缎二疋(即匹,作者注);像片本一册(内装泽登巴尔访华的照片,作者注)。
  10月18日,临上飞机回国前夕,泽登巴尔特地请迎宾馆的工作人员以及随团翻译、医生等到他的房间,他向每位工作人员敬酒,感谢这段时间对代表团的热情招待。
  马上就要离开北京了,在机场发表的讲话中,泽登巴尔再次表达了他的诚挚谢意:
  在我们离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殷勤待客的北京之前,我谨代表我们政府代表团向伟大的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主席毛泽东同志对我们的热烈招待和亲切关怀,表示热诚的感谢。
  后记
  泽登巴尔此后还两次访华。1959年率蒙古党政代表团参加我国庆10周年庆典;1962年来华签署《中蒙边界条约》。
  自1952年起,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泽登巴尔一直集蒙古党、政、军大权于一身。1984年8月,泽登巴尔被解除一切职务,与其苏联籍妻子寓居于莫斯科。1990年3月,蒙古政局发生变动时被开除出蒙古人民革命党。1991年4月20日在苏联逝世,享年75岁。1997年2月,被恢复党籍,10月,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发布命令予以恢复名誉。

标签:首次 首脑 纪事 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