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答案 > 正文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_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为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实施,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制度设计的思路、目标和内容论述,重点介绍了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的整体制度设计。
  关键词: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导师制;创新;反馈机制
   作者简介:张新科(1966-),男,河南上蔡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欧比较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王斌(1967-),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职业教育理论。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苏教高〔2010〕17号)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80-03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许多高职院校一样,我院一直致力于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在电子系选择了“旨在以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成才”的“1+1+1专业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试验点。
  一、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
  对于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着重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特点和实施要点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论分析方法,依托学院已有的组织体制与制度体系,从学院、系、专业三个层面,采取完善、新增、整合等措施,重点围绕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制度设计,并通过试点实践检验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设计思路与实施规划如图所示。
  
  
  
  二、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
  构建完善的校企全程参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新体制,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有效与顺利开展;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十个“一”实践任务,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培养期内实现角色转换;制订校企专兼职导师的聘用标准、聘用程序,明确专兼职导师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专兼职导师的导学、导能与导业功能,保障“1+1+1专业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提升专业导师制的自适应、自完善功能。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三、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2007年学院确定将“1+1+1专业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之一,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试点实施后,就立即着手开始有关制度设计。项目组成员就制度设计开展了大量调研和学习工作,其中重点学习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深受启发。
  德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机构层次和类型清晰简明。德国联邦政府在创办应用科技大学时,通过周密的制度设计,使应用科技大学经过短短二十年时间的发展在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内自成体系,真正做到与学术型大学互补相生,有力地保证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快速发展。德国联邦政府在应用科技大学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其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应用科技大学的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
  借鉴制度设计的先进经验,根据“1+1+1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要求,结合学院体制机制的现状,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就体制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与质量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制度设计。
  (一)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体制建设
  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和不断创新完善体制建设。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学院于2007年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试点专业所在系部、教务处、人事处、高教研究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专业带头人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方案设计、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与工作协调等。
  在体制建设方面,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依托董事会,调整和充实了其下设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共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紧密合作的更加完善的新体制。特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章程》、《企业主导型二级学院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制定并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制度,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工业园区、企业和学院各方代表组成的董事会充分利用董事会成员单位在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质资源,构建“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新模式。
  政府主导开展“区园企校共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协调董事会各方关系,整合优质资源向学院倾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学院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和行业协会协调所属企业为学院提供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信息,指导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咨询和便利条件。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服务与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吸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以及校友、在校学生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多方协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参谋、咨询、协调和监督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研究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订单式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
  3.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校友联盟会”。以网络为载体构建校友联盟会,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有效作用,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二)推行“四化运作”,优化运行机制
  建立系统化、任务化、普及化、学分化的“四化”运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制定和完善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作室开放制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15项系列配套制度。
  1.着力整体构建,系统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对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教学安排等进行的总体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夯实模式创新实施的基础。通过顶层设计,从目标定位、实施路径、实现载体、运行机制、评价反馈等方面系统化构建和实施人才培养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遵循共性要求的基础上,以生为本,关注个性发展,围绕学生角色转换的三个阶段,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十个“一”实践任务有效嵌入方案之中,充分体现模式创新的内涵。
  第一阶段:导学(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学”为主要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导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能”为主要工作,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
   第三阶段:导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该阶段专业导师主要以“导业”为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就业准备,全面提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并跟踪解决学生就业后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引导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在学生就业一年内,专业导师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力争一到两年内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进行科学设计,任务化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中,将素质拓展教学内容分为十个实践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在专业导师的“导学”引导下,学生完成一个“一”任务。即专业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学院资源状况提出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互动互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个人学业发展计划。这样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易于发现和拓展学生潜能,形成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学业成长。即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使其热爱自己的专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逐渐掌握现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等专业项目的科研,完成一件专业作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强化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明确职业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职业与专业、就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阶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四个“一”任务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导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就业准备的过程中,按照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能力,获取一份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使学生具备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确保全面参与,普及化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建立学生素质拓展机制。通过制度形式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创新实践学分,明确学生必须达到要求的学时,并将创新实践学分列入毕业资格审核的范畴;创设有效载体,通过组建项目工作室、专业社团及组织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专业技能竞赛、科研课题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强对所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过程的考勤、管理与评价,确保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激发学生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过程管理,学分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制定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完成“十个”1实践活动学分,通过考核认证获取学分后方能毕业。开发学院导师管理学分网络管理系统,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连通,共享学生基本信息资料,真正实现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网络化。
  (三)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模式顺利实施
  建立专兼职导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的“三导”功能。
  深化校企合作,专职导师由符合条件的院内教师担任,兼职导师由与我院有深度合作关系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或技师、高级技师、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担任,组成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专业导师团队。通过制订专业导师的选聘标准、选聘程序、工作职责等,规范专业导师的教学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与导业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指导,得以全面发展。特制定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认定管理办法》、《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专业导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等九项系列配套制度,
  1.健全“专业导师”培养制度,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专业导师队伍。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为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1+1+1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对专业导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导师队伍的质量已成为影响模式创新实现的最重要要素之一。为此,学院大力推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通过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人事政策调整,突出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鼓励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兼职,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革新,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2.建立“专业导师”考核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激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导师”工作考核办法》,保障和鼓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导师”考核工作在考核对象上分为对导师的考核和对被指导学生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着重体现在被指导学生在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在考核方法上,考核体系坚持科学、全面、奖惩结合的原则,由教务部门、学团部门配合人事部门实施。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导师的岗位职责,对专业导师在师德、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主要包括专业导师述职,学生测评、专业考评、系部考核、企业考核、学校审定的方式进行,每年集中考评一次,考核结果记入导师业绩档案。
  3.加大实训基地和“校内创新工作室”建设力度,为制度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同样对实训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院在原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导师制试点专业的特殊要求,广泛吸引社会资源,自建与共建相结合,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建成一批集人才培养、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一批能满足学生校外生产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工作等相关机制。依托学院建立的对外科技服务技术平台,充分发挥由专兼职专业导师为负责人的工作室对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作用。
  4.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建设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在企业或产业园区设立教师工作站的形式,成为有效落实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的载体。
  (四)建立反馈机制,有效促进质量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制度设计到方案制订与实施及成果响应,涉及到许多环节,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将会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有效性、实现路径选择的正确性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预期目标,防止从制度设计到成果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用反馈控制原理,针对重要环节和核心指标建立了反馈机制,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机制。以学生为对象,以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参考,形成了人才培养质量(知识、能力、素质)的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学生信息员、学生座谈会、实践考核、大赛训练及成绩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及时收集信息,获取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状况,并与设定的培养目标适时比较、分析,明确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2.建立专业导师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以专业导师为对象,对其整个教学指导过程实施监控,形成由学校、学生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专业导师在教学评价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通过反馈完善机制,在专业导师队伍建设体系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新闻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9(12):74-75.
  [2]韦杰,李昊.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5):155-156.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责任编辑 时红兵

标签:高职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