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市反贫困路径探讨:名师团队的成长视角和路径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社会资本指的是嵌入到社会结构中,使社会行动能够得以实现的资源。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城市反贫困应该从当下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范式向社会资本范式转变。具体的方法包括应提高贫困者在社会上的地位,构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继而增加社会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 城市化 反贫困
  
  一、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人数在1500万到3100万之间,占中国总人口数的4%到8%。从整体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八十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在下降,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却又呈增长趋势。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贫困线提高有很大关系。
  根据统计调查,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救济人员以及社会优抚对象,这个部分包括孤老残幼、社会困难户和按照国家政策理应享受社会救济和享受国家补助的优抚对象,根据相关数据这个部分占城市贫困人口的2.7%;第二部分是并不符合目前社会救济条件的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严重残疾人员及家庭、主要劳动力患有残疾的家庭、享受单位遗属补助家庭、部分返城的知青家庭以及配偶无职业的退休工人及其家庭等,根据数据这个部分的人数占城市贫困人口的10.8%a;第三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失业人员,主要包括未能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的家庭,和经营不善的企业中职工的家庭,根据数据这个部分占城市贫困人口的86.5%。所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职工失业型人口。
  
  二、社会资本和城市贫困的关系简要探讨
  社会资本在生活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具有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指的是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群体掌握了不均的社会资本,使其社会行为能力不同。社会资源的总体量是有限的,所以当占据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使用了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资源时,就会使处于弱势的一方得到更少的资源,这被称为关系贫困现象。关系贫困是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贫困进行的阐释。
  
  三、社会资本视角中城市反贫困的策略
  (一)反城市贫困要提高贫困群体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每个个体所享受的社会资源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目前我国城市中,绝大多数贫困者都处于社会较低的层次。这就要求在城市的反贫困过程中,政府要重视提高贫困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地位一般都两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一是先赋因素,二是自致因素。先赋因素指的是个体的出身和其所处的环境等形成的,是个体在后天无法改变的决定因素;自致因素值得是个体在后天成长中通过后天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它与个人努力结果有关。所以在提高贫困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是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尽量的减少先赋因素的作用,同时还要增加自致因素的作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赋因素的作用有所减少,但仍然发挥着作用,所以政府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干预,避免贫困遗传。在提高自致因素的作用方面,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改变个体在社会所处地位的重要方式。通过接受教育,个体可以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就业中得到优势。在进行教育来提高贫困者社会地位方面,首先是要确保贫困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还要增加在教育上的投入,目前我国对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所以要进行城市反贫困工作,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教育投入,通过减免学费或增加生活补贴的方式来确保其基本文化教育。
  (二)构建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由于目前缺乏贫困者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当贫困群体面对困难时,很难得到有效的帮助。在城市反贫困过程中,就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要积极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来为贫困群体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更好的为其服务。一个有效地社会支持网络一方面可以为解决贫困群体的日常生活困难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社会安全网络的其中一个形式,可以起到支持和保障个体的社会行动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政府与贫困群体间的互动
  在反城市贫困的过程中,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环节就是要增加政府和贫困群体的互动。目前,城市的反贫困工作大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但都采用了单向度的方式,以恩赐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群体。这对反贫困工作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要进行城市中的扶贫工作,一定要有效的满足贫困群体的各种需求,所以就要增加决策者和贫困群体间的互动,避免出现扶贫工作都是由非贫困群体来进行,这样很难使得反贫困工作做到真正的满足贫困群体的生活需要。
  
  四、结语
  目前,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研究贫困的一个重要范式,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的城市反贫困策略也都已经出现,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加深对于贫困机制的理解,综合利用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各种方式来解决城市贫困现象,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慧超,李珍. 可行能力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理念重构[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2]梁柠欣. 贫困研究新范式的建构与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的新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6)
  [3]毕?,高灵芝. 城市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会流动理论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 2009(02)
  [4]尹海洁. 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及其经济生活状况[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5)
  [5]钱林.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1)
  [6]吴鹏森.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现代保障体系的建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标签:视角 路径 贫困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