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下的农民福利评价体系构建 土地征收法律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研究了土地征收补偿前后农民福利的变化,提出了构成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使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征收补偿前后农民福利的变化进行了测算。笔者选取功能性指标、转换因素为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农民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社区生活和环境福利水平、居住条件为具体影响因素建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下的农民福利评价体系。
  关键词 土地征收补偿 农民福利 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 D922.11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补偿的不公平、社会保障的欠缺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造成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钉子户”、征地拆迁中的群体性事件数量逐年增加。为什么土地征收补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笔者试图用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土地补偿制度给农民福利的影响,从福利角度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二、可行能力方法概述
  广泛的观点认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福利水平的改善。但是,什么是福利?如何评价福利却始终缺乏一致的意见。随着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和GDP的增加,各项经济指标常被直接用来评价福利。但在高的经济产出的同时相伴随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环境的恶劣变化、资源粗放利用等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的出现。社会、环境等因素纳入福利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必然的趋势。1971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生态需求指标;1972年Tobin等的净经济福利指标;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1989年RePetoo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1990年Daly和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1990年联合国提出人类发展指数;1995年世界银行的“扩展的财富”指标;1996世界银行提出“真实储蓄率”指标;1996年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指标;1997年Constanza“生态服务指标体系”;1998年欧洲日本先后执行环境会计制度等等。从最初的认为人均收入或GDP就可代表福利,到后来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福利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全面。这些指标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
  “可行能力”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借以表述实质自由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可行能力”是指“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
  功能性活动主要是包括吃、穿、住、行、社会参与等一个自然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者其能达到的多种状态或事情。功能性活动是一个系统包括了自然人的没一个层面和领域。一个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对于此人可行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狭义理解就是根据现实需求所具有可能性的功能组合,是一个人可选择的空间大小。
  森提出的可行能力实际上指的一种“自由”,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际自由。森认为这种“自由”是自然人发展的首要目的和手段,这种目的与手段分别被称为该自然人的建构性作用与工具性作用。
  三、农民福利的构成
  可行能力方法所提及的五种工具性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和防护性保障。这些工具性自由能直接扩展到人们的可行能力,这五种工具性自由之间可互补与强化。在以个体为对象的福利研究中,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居住条件、健康状况、受教育情况、社交、心理满意度。而在农民福利的研究中,也应该包括很多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所带给农民的以及征收补偿前后农民福利发生的变化。
  (一)功能性活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在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农民失去的是耕作的土地、居住的房屋、改变的生活环境,从另一层面出发,农民也失去了土地所带给其的财富和权利,包括发展、就业、生存保障等权利。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选取以下活动为农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
  1、经济收入。经济收入是决定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现高福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在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家庭经济资源反映了一个家庭改变自身条件的难易程度。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被征收前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反应这一功能性活动的指标有: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总收入。
  2、社会保障。评价土地征收前的福利水平选恩格尔系数、人均耕地面积、社会保障内容构成为评价因素。恩格尔系数越大,农地城市流转后农地的流转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影响越大。在进入城市生活以后,相比被征地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户,其周边的城市居民享受着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在进入城市生活以后,能否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保障体系,公平与否深刻影响着被征地农户福利。
  3、居住条件。笔者选取人均居住面积、房屋结构和道路通达度来作为评价指标。人均居住面积可以反映农户所居住房屋的舒适程度。经调查房屋结构,普通平房、高层小区电梯房在农户的心目中的满意程度有很大区别。道路通达度反映了被征地农户居住周边的出行便利与否,对被征地农户的日常生活有着比较大影响。
  4、社区生活与环境。农地流转前后,农户所生活区域周边的社区生活会发生较大变化。原来的青山绿水变成了附近的道路、厂房。这些条件的变化直接带来的是农户生活质量的改变与其所能接受程度的改变。判断社区生活与环境的改变主要从被征地农户的主观上来衡量其感受。特选取被征地农户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程度、空气、噪音等因素来评价。
  5、心理。在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中,快乐是一个人所获得的福利的重要内容。农户在土地被征地前后,在失去土地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是需要由农户主动积极参与并有相关知情权利的过程。如是否知晓土地补偿的具体构成、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的透明程度、对补偿构成的满意程度等。在实际调查中,由于难以获得心理这一功能在农地城市流转前后的对比值,且对心理的调查答案易受征地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因此选择指标:征地后农民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也用来反映农民的心理感受。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个人、社会、环境等差异,各因素在福利转换过程中的效率和程度也有所区别。
  (二)转换因素。
  在福利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个人、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商品和服务向福利的转换程度和效率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被称作转换因素。转换因素不直接产生福利,但在森的能力方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商品向功能性活动的转换。森将这些差异分为5类:个人的异质性、环境的多样性、社会氛围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差别以及家庭内部的分配。个人的异质性可用家庭特征来反映;环境的多样性和社会氛围的差异可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来反映;人际关系的差别主要反映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可忽略分析;本文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因此,可忽略家庭内部的分配。现实的将转换因素分为两类:家庭特征(被抚养人口占家庭总人口的比重T1,被访者的教育程度T2)与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地均GDP,T3)。
  四、测算方法与确定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认为福利是一个广泛和在一定程度模糊的概念,福利在本质上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使得其无法获得精确计算与界定。在福利衡量过程中,由于笔者所选取的一些指标属于主观评价指标,在对于主观因素的判断中,模糊集方法可突显其处理模糊问题的优势。文中,笔者主要是计算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农户福利的模糊评价值。
  (一)模糊函数的确立。
  将农户福利状况表示为模糊集X,设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下可能变化的福利内容为X的子集W,则第n个农户的福利函数可表示为W(n)二{x, w (x)},其中x∈X,从(x)则是x对W的隶属度, w (x) ∈[0,l],一般设定隶属度为1时福利处于绝对好的状态,为0时状况绝对差,等于0.5时其状态最模糊,不好也不坏,隶属度值越大表示农户的福利状况越好。
  (二)隶属函数的确定。
  运用模糊方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选择合适的隶属函数。隶属函数的选择依赖于研究背景和指标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指标变量分为三种类型:虚拟二分变量、连续变量和虚拟定性变量(Miceli,1998)。
  (三)指标权重的确立。
  在得到初级指标隶属度的基础上, 需要赋予每个指标一个权重, 并进一步将隶属度加总成一个综合指标。Cheli 和Lemmi ( 1995)将权重结构定义为: , 其中, , 反映第n 个农户第i 个功能子集中第j 项指标的均值。该权重公式可保证给予隶属度较小的变量以较大的权重, 在福利评价时更关注获得程度较低的指标和功能。公式就可计算各功能的隶属度。其中, k 表示在第i 个功能子集中包含k个初级指标。该公式可保证在其他农户福利状况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某单个农户的福利指标隶属度水平, 农户整体的水平是增加的。
  判断土地征收补偿中相关补偿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被征地农民的征收意愿,做到和谐征收,减少社会矛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评价体系,对相关补偿安置做出合理评价,改进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中相关不合理之处,完成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著. 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福利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国房地产研究,2007a(1),33-47.
  [3]沈吃,朱道林,毕继业.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福利的影响.农村经济,2004(9):23-25.
  [4]周长城,袁浩.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建构中权重分配的国际视野.江海学刊.2002(l):94-99.

标签:征收 评价体系 补偿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