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让人无所适从

时间:2017-04-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我国基础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历史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中学一线教师,要胜任新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完成从经验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要根本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定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并掌握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高考改革、教学改革、多媒体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学历史教学一度出现危机。世纪之交,素质教育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方兴未艾。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基础教育的热点。与以往相比,中学历史教育可以说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这对一线教师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才能上好历史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历史教学当前面临的危机

目前,历史教育面临严重危机和尴尬局面。尴尬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历史课内容艰深而且繁多,教学内容单调。因此,老师难教,学生厌学,课程设臵遭受冷落排挤。尴尬之二,在陕西师大主办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6、7、8期杂志上,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数百名中学教师,给人教社出版的初中6册、高中5册共11册中学历史教科书,找出错误和问题469条。全国各大媒体蜂涌关注,历史课本长期存在许多科学性错误的客观实际,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一问题不仅是对教科书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尴尬,更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尴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的困惑不但得不到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误人子弟之嫌。尴尬之三,在“3+X”高考试点省市,可选报历史的热门专业很少,报考历史的人数就更少。尴尬之四,前不久对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城市1065名14—2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程度及格率仅为1.5%;高达43.6%的人是通过文艺娱乐类的影视作品来了解历史的。尴尬之五,一些社会现象令人非夷所思,如前不久赵薇的“日本国旗装”事件;南京个别人认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个名字太刺眼,不利于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建议改为“国际和平发展中心”;一些拍卖会和文物市场上,当年日本法西斯屠杀中国人的军刀赫然走俏等等。

之所以出现上述局面,除去我们这个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功利化浮躁心态日渐尘嚣的环境影响之外,说到底,在

高考改革让人无所适从

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历史教育本身有着密切关系。实际情况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历史教育不重视人文关怀,不关注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内容庞杂且专业性过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高考越考越难。孙达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史学两大弊端,一是脱离现实,一是脱离大众。”中学历史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策略

1、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根本改变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和教育实践。因此,转变教育理念与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改革是课程改革,因此每位老师应该认真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要在思想观念上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有十大变化:第一,指导思想上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从过去“知识与能力”的一维目标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三,课程结构从分科倾向严重、简单划一到重基础、多层次、综合化的特点,新课改课程机构设臵了八个学习领域、

13个科目,课程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第四,课程内容从繁难偏旧、脱离学生与生活到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第五,课程管理从国家高度集权化的刚性管理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弹性管理。第六,教学方式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第七,学习方式从单纯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合作性、接受性等多样化的学习。第八,教材观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第九,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从黑板、粉笔到多媒体手段。第十,课程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过程性与发展性。总之,新的课程改革体现出人性化、生活化、乐趣化、弹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体系、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有明显不同,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有三方面:(4)

第一,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突出了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学大纲侧重教师如何教,而课程标准侧重学生如何学。该标准是国家对学生的统一的、最低要求,这其中隐含的教育理念是成功教育理论,凡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都是成功者,彻底改变优生与差生的观念区分。“要树立培养一个优秀生和转化一个落后生同等重要,同样有价值,同样光荣的思想。”

第二,课程目标方面,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设计思路,因此它改变了教学大纲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的要求,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目标。其一,在历史知识的内容标准上,课程标准规定:“通过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而不求学生死记硬背繁杂的历史知识。”因此它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突破学科中心,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更加注意时代性,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减少艰深抽象的历史概念,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求专业的深度,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其二,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上,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这些问题。因此,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其三,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课程比大纲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等现代社会要求的内容,重视体现历史学科以德育人的社会功能。“当代的青年,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讲素质教育是讲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在这六个学会里面,第一个学会是基础,是根本。”因此,我们要在人文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强调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社会意识等,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有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8)。历史学科的社会地位,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科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人们能做什么,而人文学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第三,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不同。教学大纲规定的只有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刻画,而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其基本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2、转变教师角色,成功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一门新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它与数学、语文等学科课程一样,每周有规定的课时,2000年被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在10个省市进行实验,并于2002年9月在全国各省市全面施行。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而言,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这个过程要达到以下六项目标:第一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第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第四学会分享与合作,第五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第六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显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是一种体验学习,强调“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是一种探究学习,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它必须面向生活、走出课堂、全员参与,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个超越”。为避免研究性学习走入误区,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不是学科课程,反对将每周3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时间瓜分给各学科;它不是读书活动或一般“课外活动”,不能把它变成闭门读书、写论文;它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特点课程,不能将所谓“差生”拒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门外。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成败关键是教师。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行为都要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参的范围,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地位;其次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选择老师的权利,可以自由地在全年级甚至在全校选择自己的课题指导老师,因而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其三,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涉及多种专业知识、科研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技能、研究活动规划辅导、结题报导撰写、数字信息资料的搜索处理等很多方面,一个教师很难独自完成这些工作,因此教师的工作必须从个体走向合作。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如上所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过去,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偏重了接受性学习,甚至把它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形成了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抑制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具体表现上看,中学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和消化,这种方法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在新的情景下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另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问题的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获得答案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学习活动之中的。实际上,这两种学习方式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承的,只是不能偏执一方。我们强调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要靠学生的学习结果来体验。针对这个问题,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没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

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教科书限制,向课本之外拓宽。作为切入点,可以在信息上拓宽,可以在重点难点上拓宽,也可以在学科知识间拓宽。第二,在思维能力训练上,要由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其前提是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思想观点。第三,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突破传统的台上台下的僵化格局,采取有利于探究合作的圆桌式、小组式等多种活泼自主的形式。第四,在教学时空上,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到社会相关领域和部门调查学习。第五,在考试方式上,可由单一的闭卷笔试到多种开放的形式。第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由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习的参与考、指导考和组织者;学生由过去单纯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被动者,转变成了自主学习、探究思考、直接体验的主动者。

“素质教育不能搞死记硬背那一套,优化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要完成课堂教育的优化,就必须努力在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总结转型为行动研究。在反思中教学,在行动中研究。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产生了经验型教师。那么,研究性学习就需要产生研究型教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倡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还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要防止忽视教师、放任学生的错误。在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苏联和文革时期的我国,都曾经犯有轻视教师主导作用、轻视系统严格的知识教育的错误。正是人们在认识这一错误后,才又开始向传统教育回归。但在仓促回归的过程中,又矫枉过正,犯了轻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错误。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是为纠正这个错误而开展的。教与学的关系是辩证的,历史教训是要借鉴的,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4、适应教学与考试综合化趋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目前,历史课程与考试的综合化趋势表现有三:第一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综合,主要表现为设臵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方式,在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第二是在课程设臵上的综合,就是把历史、地理与公民教育三科综合在一起,如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编制了《历史社会》、《社会》等这样的综合课程;第三是历史课程在内容上的综合,就是要把历史教学的内容融入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第四是“3+X+1”高考中出台的文综、理综和大综合考试。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线教师,对综合试卷的特点一定要心知肚明。因为,这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标准之一。目前看来,不管是小综合,还是大综合,其试卷的基本特点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重视基础性。综合试卷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在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分析和评价认识能力。注重那些永恒的,不管怎么变都永远不“变”的通知,综合试卷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则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基础知识同时具有时代性,更加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突出综合性。试卷不仅体现在组卷设问上,而且还体现在考生回答问题时也要有综合性。不是仅仅停留在分科水平上,而是有分有合,体现在考生的综合意识上。考生须全面、系统地、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把握问题,综合解决问题。三是答案开放性。答案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允许考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答,有利于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克服了长期以来高考标准答案设臵刚性有余、弹性不足、活题死判的不足。答案的开放性,体现既要求统一性,又兼顾考生的个性。这很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同时向与学生多交流、多给学生参与讨论机会的“群言堂”转变。

尽管这些探索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与成熟,但都体现了教育的发展趋势,都突出地体现了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时代性、关注道德修养与创新思维的人文性。由此看来,作为一线老师,一方面要不断了解历史学术前沿的信息与成果,更新和加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关注国家与人类社会的命运,扩大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5、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育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且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近十年来,随着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我国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显著。在硬件设备方面,以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机和投影幕为内容的“四机一幕”已经普遍进入中小学课堂,而且条件好的中学已经建成校园网,每位教师和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和投影仪。在软件设备方面,一些实力雄厚的计算机公司与教育界已经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教学软件系统,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教学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已经掌握了Photoshop, Power Point, Front page, Flash, Authorware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软件。相当一部分老师还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制作网页等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这些都为计算机辅助中学历史教学创造了条件。

综合实践的经验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视、听、说及手、脑多种感官,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多媒体电教手段应用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五方面:第一,可使教学时间少:多媒体可以大副度减少讲课时间,减轻教师的负担,完成当堂预定的教学目标,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第二,可使教学内容精:采用多媒体来显示板书,必须事先字斟句酌,使展示内容系统概括,条理分明,充分体现内容的精华;第三,可使教学方法活: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历史事物由抽象变直观,使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灵活的余地;第四,可使教学情境真:多媒体课件能够把丰富的文字、声音、图片、音乐、动画、资料等综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第五,可使教学效益高:心理学原理显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会提高学习效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调查数据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可以达到80%以上的高标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仅达45%—50%。因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定将成为广大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历史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局面,让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

参考资料:

(1)吴锡平《呼唤历史科普》,2002年4月19日《杂文报》

(2)何国前《历史教育的突破口:关注人本力》

2001年7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7页

(3)人教网www.pep.com.cn

(4)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2002年4月《教育发展研究》第30页

(5)(7)(10)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2002年3月《中小学教材教学》第2页

(6)陈培瑞《新课程体系新在哪儿》,2002年3月《山东教育》第4页

(8)(13)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

2002年2月《课程〃教材〃教法》第43页

(9)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践指南》(试行)

(10)田慧生《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2002年4月《山东教育科研》第3页

(11)傅元根《历史教学:必须由封闭转向开放》,2001年6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2)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第三部分“课堂

教学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67页

(14)文赋《让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2001年10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33页

(15)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2001年9月

篇二:浙江高考制度改革

浙江高考制度改革:2010年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权,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刘海峰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刘海峰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刘海峰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在刘海峰看来,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

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个比较符合中学课改时期,符合民众期待的方案。”刘海峰表示,刚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体现了在渐进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采取分步走,这样引起的社会震荡会比较小,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既体现了稳定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篇三:论中国体验磨练高考改革

论中国高考改革

钦北区 大寺中学 覃丽玲

【内容摘要】高考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以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如今,高

考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素质教育推行的障碍。素质教育迟滞不前,应试教育势头却依然强劲,

这是一大弊端。高考制度一天不改,素质教育就一天难以前行。

【关键词】高考; 改革; 解决方案

一、有关高考改革的反应

科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推行了近1300年,它所形成的一些传统至今仍以潜在的形式存

留于现实之中.当今高考出现了诸多与科举考试相类似的弊端。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都存在弊

端,而中国的高考制度的缺陷,这些年有目共睹。对于高考制度该怎么改,众说纷纭。其中

最为激烈的言论来自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兼职教授《高考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这位学

者在2003年底投书媒体,称应该“取消高考制度” 。黄在文章中指出,现有的高考制度基

本沿袭了传统考试的体制。这种体制在以考分作为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的指挥棒驱使

下,使“中国教育离现代教育差距甚大”,所以他主张以“三合一”方案替代现在的入学方案。

所谓“三合一”是指----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平时成绩;还看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

体活动、公益义工、工作经历等。以此三种综合成绩来决定录取与否。

在07年5月的一次“21世纪教育沙龙”上,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苏永新提出

高考制度改革的激进思路----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比如可以在高二时考一次,高三时再

考两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报考学校;大学要分类,分成国立、省立、民办,考试也要分类;

大学应有自己的招生自主权利;改变文理分科的局面。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废除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的刘海峰

教授认为统一高考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

功能,而这些都是高考利弊多元的复杂性的表现。

而另一方面,从教育部传出的消息,似乎也证明了近期内不可能取消高考。教育部部长

周济在2004年3月接受采访时谈到,高考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考本身一定

要体现公平性。这位教育部长还明确表示“高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个

制度。”

二、高考改革是否有必要

1、中国高考改革的历程?1?。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一直就处于一种改革

状态。而从1997年开始,改革有了一个加速的过程。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

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加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或综合科目中的一门或几门。这种“3+X”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在

均衡发展的同时能够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消除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包括一些人性化的措施。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

日提前到6月7日,据称这是为了消除炎热天气给考生带来的发挥失常的隐患。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这种自主招生虽然范围相当有限,却预示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扩大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自由选择权。

2007年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

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总结这些年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出这样一条思路:高考制度是在朝着分散化、地方化、

多样化的方向前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的自由。

但是,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3+X”尽管使得高考大一统的局面开始改变,但同时也带来了操作纷繁复杂和教学无所适从的问题;而两季高考的政策初衷是多给考生一些

机会,但是由于春季招考生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不理想,导致考生并不重视;扩大高校自

主招生,往往出现进入自主招生范围的考生都是尖子生,最后并不需要降分,而需要降分录

取的人却难以进入名单。而广东07年的新高考中容易出现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另外, 容易导致竞争小、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

不容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

2、高考改革势在必行?1?。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国家的需要是高考

最重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就是用考试成绩进行排除,在确立相应的招生计划基

础上根据考生志愿选拔新生。一是成绩,二是志愿,三是招生计划。成绩可以代表考生的能

力,志愿可以代表考生的个性,计划则代表着国家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个性发展与

国家需要表现出不同的权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高考政策追求的主要是个

人服从祖国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大于一切,个人应“牺牲”小我,服从“大我”。而在经济繁荣的社会发展阶段,高考政策着重要体现的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个人的才能得到

充分发挥,个人的每一项成就都能成为国家富强的一部分。这样,只要高考政策改革恰当,

使高考能充分体现个性与国家需要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向着尊重个人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择和培养、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的方向发展,那么高考就意味着给考生提供更

多的选择机会,让考生有更为充分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努力使国家需要和个性张扬和谐

统一。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其实是教育思想的区别,而不是教育方法上的不同,不能简单地

说“搞面试就是素质教育、搞笔试就是应试教育”,“笔试照样能考出素质来,但考什么、怎

么考很重要,不能过于强调标准答案”。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就显示出了高考改革的重要性,

高考制度是属于应试教育还是属于素质教育,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思论与及教育

方法。这决定了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总的来说,高考的关键不是存废问题而是如何改革问

题。

目前,素质教育迟滞不前,应试教育势头却依然强劲。不少人认为,高考制度一天不

改,素质教育就一天难以前行,甚至有言论表示“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取消高考”。总的来

说, 高考自身存在弊端,某种程度上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几十年来,我国的高考制度已

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与标准,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了公平性。高考给了全

国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考生来说,高考更是成为了他们当中不少

人命运的转折点。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

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而且从高中、到初中甚至到小学、幼儿园,学生入大学之前的竞

争,波及到了孩子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这就给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带来了一定的困

难,从而形成了一种矛盾:高考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以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如今,高考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素质教育推行的障碍。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说,高考的

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

三、高考改革之路如何走

高考改革必须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

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

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同其他政策一样,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涉

及的层面是多样的,既有招生制度方面的,也有考试内容方面的,还有题型设计、录取方式

方面的,等等,但就其核心要素而言,主要是招生制度。可以这么说,一部新中国高考政策的变革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招生制度不断变革的历史。

自1981年以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成绩显著,但招致的批评也日益增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并不高,且已出现结构性争夺,即考生的目标由能否上大学变成能上什么样的大学,筛选仍然不可避免。高考改革千头万绪,我认为,首先明确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一)、改革的目标

首先,高考改革要能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受制于考试改革,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革考试制度。虽然应试教育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升学竞争,但高考导向可以改变竞争方式。充分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便能引导中学教学,推进素质教育。除前面讲到的将考文化与考素质结合起来外,引导中学切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改革高考命题,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试。目前的高考试卷充其量只是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远远不够,还应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测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的探究和科研能力,掌握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理科试题应减少繁琐计算,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或解题过程,评分标准应该是“过程重于结果”。增加问题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应有一定比例试题明确规定要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最简解法,鼓励创造性解题方式。文科试题应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应有发挥余地,允许考生发表不同见解。

其次,要引导中学生科学地学习。高考导向作用除引导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外,还要引导中学生科学地学习。高考各科命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引导和促进学生科学地学习,而不是违背学习规律和扭曲学习特点,误导学生。以此标准要求,高考各科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和题型均存在一定问题,其科学性需要予以重新审视。比如,学习历史是记住大量的时间、地点、事件,还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外语试卷,是过于强调语法、使学习外语的目的异化,还是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学以致用?作文题过于宽泛,限制较少,看似提供发挥空间,实则便于考生移花接木。高考各科试卷命题改革势在必行。

最后,高考制度必须保障和促进高考录取公平。公平是高考的灵魂所在。它要求所制定的高考政策应体现出对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尽可能提供公平的机会、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标准。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如果追求绝对公平,效率就会不断下降。因此,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必须牢牢把握住:不能过分强调公平而大幅度降低效率,也不能过于追求效率而不讲求公平,应当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兼顾,协调统一,更好地发挥高考选拔人才的作用。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量尺,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也正是这种公平性

和公正性,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公平竞争的考试制度才能广泛调动人们求学的积极性,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推动科会发展。毫无疑问,公平理应是高考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高考改革则应尽量科学公正。在有利于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这一高考改革的思想主导下,让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渐趋增大。

?2?高考公平问题突出体现在招生录取环节的配额制度,重点大学招生本地化倾向致使地区差异拉大,“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面前未能做到人人平等,高考移民现象应运而生。真正解决招生录取公平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高校招生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学生选择学校;二是要形成真正的校际竞争环境。这两个前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具备,所以,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合理解决重点大学的配额问题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

(二)、改革的方向

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高考改革牵动教育教学体系变革,与其说是高考改革,不如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确保学生具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课程。把培养目标立足于专业、兴趣、能力的有机结合。突出单项培养,不埋没全项发展。积极创造单科竞争氛围,克服全科全才拼搏的不利人才发展模式,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把人的有限能力用于全才拼搏是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2、加强教育过程,克服只顾教育效果。只有良好的教育过程,才能自然得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只重效果,轻视过程,是一种标榜式的非事实的教育。过于重视高考,就是过于追求教育效果。选拔人才关键应放到市场和社会或人才实际需求部门,不要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设置过多关卡,这样既浪费学生精力和时间,也浪费大量社会公共财政经费。

3、简化高考强度,增强实训硬度。放宽学生成才路径,保障学生学习过程选择多样化,确保学生学习内容选择自主化,供给市场人才需求多元化和专业化。这才是中国高考改革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4、赋予学生选择高校的权力?4?。现行的高考制度设计,严格限制学生的报考自主权,同一批次的不同高校不能同步录取,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第二志愿不予考虑,从而使填报志愿成为一门学问,一些成绩优秀的考生应填报志愿不当而失去机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以学生为本的制度设计,要求赋予学生更多的报考自主权和对高校的选择权。只有当学生有权选择高校时,才会真正出现高校为吸引优秀生源而改善服务的竞争。

标签:让人 高考 无所适从 无所适从的意思 高考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