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缺政治老师吗

时间:2017-05-0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假设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假设

张劲松

2015年5月,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多考,综合320,2017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英语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级就可参加全国社会化的统考,外语一年两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记入高三的高考成绩。语数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将可能出现以下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的假设

改革后的高考政治,将由目前的每年6月8日上午参加文综统一考试,卷面分数100分,改变为在高二上学期或下学期结束时就进行单科的书面检测,按五级制评价。这一变化首先意味着考试时间的提前,从过去的学三年缩短为两年甚至一年半,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学业水平考试完后再给文科班的学生进行多轮复习。其次,这一变化也意味着侧文侧理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而考试以A-E五级评定,学生会比较集中于其中的一两个分数段(通常为B-C),这样一来,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实际上是会有所增加,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实际上竞争压力更大,尤其对于侧文科的学生来说,优势不再明显,难度有所增大。最后,这一变化对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高考的教学内容紧扣高考大纲,由于实行的是统考统招,命题重在分数选拔,也有对学生分析、论述能力的考察但毕竟都还是紧紧依据课本大纲,而新高考方案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都作为备选科目,就看考生具体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那么如果是专门需要政治理论的大学和专业必然希望挑选出高分高能的学生,因此,高考的内容将会更加要求学生把握时代性,体现思想性,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与表述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假设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方案也将更加复杂,不仅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有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形成“三足鼎立”甚至“多足鼎立”的局面,原来整齐划一的全国统一课程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要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人教版现行教材有4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5个选修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我省目前参加的是全国二卷的统考,不对选修模块做出要求,但今后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这些选修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就需要糅合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来完成,以达到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理论深度的作用。另外,结合(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高考改革缺政治老师吗)着部分需要选取政治学科成绩的学校要求,教师还需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既要兼顾学习时间又要考虑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假设

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高中阶段不再分文理科,这将对政治学科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首先,在高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都还不够成熟,对政治等学科的学习可能达不到高考的要求,特别是刚刚实行改革后的一两届师生都需及时做出调整,过去是三年才参加高考,文科生才参加高考,今后将会是两年甚至一年半就参加政治高考,所有学生都要参加这种高考,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政治学科突破了过去死记硬背的方式,将更进一步的走向理解力、论述力、分析综合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二:浅谈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浅谈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2009-05-29 17:15:25)

转载

标签: 分类:高考政治

教育

政治教师

高中政治

新课程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课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策略和教学风格,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改革对现行的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面对、适应和迎接新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①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就高中政治课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谈几点拙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师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文学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责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进程化加快,以科学和教育为支撑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由于知识与技术、人才与科技相互促进,互为需求,承载着知识与技术为主体的人才,成为

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中的争夺对象。作为人才培养者的教师,责任尤为重大。

○1、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另外,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其能力。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上的文化的继承者、给予者,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创造是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欢乐的源泉,没有创造加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要做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行动研究”能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克服求同思维模式,培养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发展,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境;让学生学习有关青春期知识,以及在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教师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

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2这就是说,终身学习社会中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将只起参谋和顾问的作用,他们必须与学生一道,共同谱写美好的未来。而且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每一位教师还要承担起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需要选课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理所当然的“顾问”和“参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现代学生观认为: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师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要,只要满足其合理的需要,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发挥非凡的才智。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致力于改变这种教育精英主义的倾向,通过高中教育的目标而让每一位高中生获得成功。”○3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每个学生都有待于完善,允许其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厚的基础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新时期更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建国以后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经过五十多年的演变,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基础教育学科。政治课早已不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的灌输课,不再是“假、大、空”的代名词,而是和其他各学科一样,成为一门培养合格的公民、优秀劳动者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

课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更是着眼于当代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及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课程设计来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反映思想政治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因此,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要看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价值,要认识到我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如此,才能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要积极探求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教学策略:

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弯教学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教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探究、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激励。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引导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

3、信息社会要求政治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资源得到最佳的结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形象直观的各种教学媒体,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明辨是非善恶,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助于学生能力训练、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包括政治学科的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多媒体制作和使用知识以及网络知识。对于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应该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素材制作软件,图片加工处理软件,及合成工具authorware等。利用创作工具,使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当然在Authorware、Powerpoint和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中,最简单和易于掌握的还是Powerpoint。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如果制作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将多媒体与学科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利用Powerpoint还是能够开发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和产生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课件制作工具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是各有特点,也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效结合。作为核心力量的人——教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优化整个教学系统才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观念、策略和方法等诸多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三、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标签:高考 改革 老师 高考改革对老师的影响 高考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