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改革 > 正文

高考改革对语文老师的影响

时间:2017-05-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我对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思考

我对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思考

孙绍振

一、关于语基和知识题

语文高考改革的争端,最初集中在客观题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美国式的托福客观化、标准化模式,语文试卷上,客观题占了试卷的60%。经十年的实践,到九十年代末引起全民公愤,遭到全国各大报章口诛笔伐:刁难怪钻者,以学生教师为敌者有之;文字游戏,人为设置陷阱者有之;命题者知识残缺,伪问题荒谬答案者有之。更严重的是,荒谬的考题,迫使语文教学为题海操练所代替,从根本上扼杀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在强大的压力下,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顽强抵抗,节节败退,不得不作出让步----把客观题分值的硬性规定,改为各省自由决定。这是语文高考改革的重大胜利。标准化的客观题,在分值上大大减少,据统计,从原来的90分,变成现在30分左右。

这样大的改革幅度,对于语文教学应该是大大的解放,应试的、题海的教学模式,应该随之瓦解,教师、学生应该欢欣鼓舞才是。但是,实际上,第一线的反应,仍然令人困惑。应试式的题海战术方兴未艾,就连上海那样的文化高度发达的大城市,题海操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一些乡村的中学,到了高三甚至干脆把语文课时间全部用来做题目操练。为害最烈者,题海的操练,还延申到所谓的补习中去。应试语文之顽强,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要解决问题,不能一味埋怨第一线的教师,问题根源,在于试卷。

表面上,客观题已经减少到1/3。但,改变的那些题型,大都是变相的客观题。表面上有一定主观色彩,实际上,是一种伪主观题。基本是知识点的填空。而所谓知识点,又并非确定的事实,而是鉴赏性的观点。此等观念,往往并无必然性,仅仅为命题者所认同,这就造成了难度。由此而产生操练的必要,旨在揣摩命题者的心意,掌握应试技巧。特别是,那些根本上没有任何改变的阅读题,这种题型,沿袭美国托福题型,依然故我,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刁难怪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比比皆是。

这样的“改变”,与真正的素质教育,无疑是南辕北辙,问题在于,这不但没有引起第一线老师的非议,相反,不少老师倒是相当认同的。这种认同,表现为对真正的主观题,如作文题分值提高的抵抗。去年,福建省语文试卷,将历年置于开头的拼音和文字的选择题取消,将其内容放到作文中去考查。就引起极大的风波。有人甚至提出,以客观题的操练提高竞争力,是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一种优势。取消此种题型,就是对弱势群体的打击。这种扣帽子式的说法,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习惯和现状,紧紧地束缚住了这些老师的思维,他们把素质和分数混为一谈。其实,那种操练出来的效果,就是能一时获得某些分数,也是以牺牲学生的时间、青春为代价的。以同样的时间,真正进行素质熏陶,也许,并不见得,就不能相应地提高分数。

第二,我们的考卷,改革得不彻底。仍然为应试操练留下了极大的投机的空间。

第三,我们的老师想像力不够开放。难道除了托福模式,或者变相的托福模式,就没有别的的模式了吗?我在分析托福模式的时候,揭露过托福模式的几个特点。一是,名为选择题,实际上是是非题。四项选择,三项是干扰,只有一项,

是要求考生作出是与非的判断的。二,有利于改卷的效率(美国考试服务中心的利润),不利于考生素质的发挥。三是,答案是惟一正确的,这是机械的,僵化的,违反当代多元文化哲学的。四是,标准化的、惟一的答案,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多元对话精神背道而驰。可惜的是,对于我这样论述,许多第一线老师感到困惑。他们无法想像,除了客观化、标准化的试题以外,还有什么更优越的阅读试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历史和现状的见识问题。语文考题,在1949年以前,就有过问答题,而且,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母语考试,还存在着一种基本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问答题。也许,举英语的例子,一些老师比较隔膜。举一个汉语的例子吧。在欧洲,许多国家母语是多元的,学历教育的母语考试,是可以在多样语言中任选的,法国公民可能选英语,德国公民可能选法语。值得一提的,中国公民,在欧洲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语言,其中包括汉语,只要及格,就能取得学历的承认。我看到一种国际学校的母语考试,这是在全欧美、拉美都得到承认的。他们的汉语考试就全部是问答题。

考卷提供了曾卓的《泥土的梦》。

考题是:

1,诗人赋于泥土什么样的性格?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试卷提供了一篇小说。

考题是:小说创作常常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反省意识,你读了这篇作品后,觉得这个观点能否成立?

试卷并不提供任何作品,只是提出一个问题:

激情是诗人的生命。这是一种说法,联系本课本的诗歌作品,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戏剧创作:常常是人物面临一大堆难题,作家的才能在于如何结尾。 结合课本上的作品的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声明一点,这不仅仅是汉语的命题模式同时也是英语和法语的命题模式。这样的命题模式,比之那些折磨学生的托福式题目不是更能检验出学生的素质吗?我们难道不能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吗?从理论上来说,是肯定的,但是,从现实来说,许多老师、官员,对这样的主观化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是望而生畏的。说来说去,就是害怕评分标准难以掌握。这说的是可行性。但,人家的评卷只给出一系列原则,就分别寄往有资质的人士,由两位各自在家里评分,由第三位作适当调整。人家可行的,为什么我们就不成?这里有一个思想问题,就是总是期盼一种绝对的客观的、任何人都能操作的标准。为了这种标准,就不得不把问题简单化,答案简单化。但是,太简单了,又不符合高考的选拔性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做法,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化的法门,就是设置干扰项,设置陷阱,考生的判断引向岐途,对题目发生误解。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从素质来说,问题并没有难度,但是,从考试技巧来说,则大有讲究。于是考试技巧变成了学习的重中之重。

当前语文考卷之所以没有根本的改变,就是这种“托福后遗症”。

这种后遗症,使得语文试卷,长期处于低水平的自我蒙蔽之中。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阅读题之中。2006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引用的文章说的是,公众中的思想观念,常常是由媒体的舆论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考题抓住一些似是而非的字眼,让考生在文字表现上捉迷藏。这也许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在根本上,却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阅读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追随作者,

弄清他说些什么,如果光是这样,就变不上学生的主体性了。而我们教育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学生的主体性,仅仅追随作者的阅读,就是没有主体性的阅读,是奴隶式的阅读。在课堂里,反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而到了考试,没有主体性才能拿到高分。什么是阅读的主体性?就是分析和批判。文章说,公众的意见都是报刊媒体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那么,不同阶层、民族、性别有不同的“固定的成见”,如何解释?为什么这一部分人,不理睬另部分的报刊和媒体的成见?对“固定的成见”的选择,就说明,“固定的成见”,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会消解的。而且社会思潮发展变化,变化了的思想,据文章推理,应该也是报刊和媒体制造出来的“固定的成见”,那么前此的“固定的成见”,被后来的“固定成见”所代替,不断变化的成见,还能是“固定的”吗?

不把学生往有头脑主体方面去引导,而是,把学生往奴隶式的阅读去逼迫,这不是借助国家权力,推行愚民政策吗?

我们有些老师,老是强调阅读试题的重要,有极端者,甚至说,作文并不重要,因为中学、大学毕业出去,可能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可能一辈子不阅读。但,阅读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以主体和与文章对话。只有具有分析的,批判眼光的人才能与文章对话。附首贴耳地倾听谟,是培养自卑感的,是奴隶式的阅读,不是对话。在这一点上,我们有些老师,是不清醒的。

二,关于作文题

高考的第二个争议焦点是作文。

首先是一个比分问题。从素质来说,最能雄辩地表现学生水平的,就是作文。我们有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有1000年以上,就是一篇作文定终身。选择题,是非题,本来没有。是五四以后,从外国引进的。其极端者,就是选择题(实质上的是非题)占了绝对优势。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多方面的呼吁,作文终于有了进展,福建省算改革呼声最为强烈的,不过也就是把作文的比分增加到70分。

真正要把语文教学从题海操练中解放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作文值,提高到占总分的80%。也就是120分。这个比值并不太高。上个世纪50年代,就是这样的。但,目前居然是,有了改革的空间,各省却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其它省呼应作文分值的调整。这说明,改革的启蒙阶段还远远没有结束。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就以有的改革来说,尽可能在这70分中,把工作做好。要把工作做好,最佳的办法就是进行历史的总结。

统一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变幻多端,起伏迭荡,归根结底是限制性和自由度的矛盾,此消彼长,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限定性主要在政治方面,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政治化转向道德化,80年代中期以降,间或有思想评析的(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的题型出现。单纯从题目看,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考生自由发挥的天地渐趋广阔。但是,主题限定为毁树易于种树,近墨者未必变黑,本身就是片面的。题目强行规定了矛盾的重点,在改卷中,又有“切题”的严格规范,重点论就成了片面性的合法外衣。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思想评论,甚至“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等,但是未成潮流。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1998年的《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和1999年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来,题目在价值上的规定性并无明显的线索可循,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这样的命题大概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

十多个市省自行命题以后,各方面对于无主题命题的认识趋于一致,作文题型也开始趋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成了大势所趋,从题面到题干形成趋同模式。但是,表面趋同的形势并没有窒息别具一格的创造。

至少在两个方面,我们不应该忽略无主题命题的突破。

第一次突破是在90年代,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例如《面向大海》、《杂》、《忙》等等,表面上是直接命题,实质上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的压力增强。对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集中和有序,思考要有发散的焦点和逻辑的联贯性。如何凝聚思考的焦点,成了对考生素质的挑战。

第二次突破是2004年福建高考的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孔夫子、曹操、薛宝钗、冬妮娅等等),任凭考生自由评论。这不但要求考生有凝思概括、逻辑拓展的能力,而且对其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挑战。没有足够课外阅读量,没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付这样的考题的。

到了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十五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端的是百花齐放,强制性主题日薄西山。湖南卷:《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四川“忘记与铭记”,广东卷:“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叶、一枝、一世界”,山东:“用自己的长处祢补别人的短处”,黑龙江:《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无主题命题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公共的,他人的,而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能否从中构成情感和逻辑的单纯线索,能否防止思维平面滑行、主题徘徊,能否在有效的推动思维层层深入的同时,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了考查的重点。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思维具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一切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的立意,不但是作文的要领,而且是树人的根本。 而立意和树人都有一个深化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上对于这一点有明确的规定:要让学生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得到全面的发展。知,是感知,或者通俗地说,是感觉,属于心理比较低的层次,情,是情感,在心理上,层次要高于感觉,而意,是意志,属于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是智性或者理性的层次。知、情、意三个层次都得到发展,这是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表现。

高考的作文命题,经历和长期的探索,引发了许多讨论,但是,不管是探索还是讨论往往局限在主题的有无,对于主题的感知和智性的含量问题,长期空缺。总体来说,各种命题,对于感性层次是看重的,最明显的是2005年江西的“脸”和重庆卷的“筷子”。做这样的直接感性题目,文章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主题的有无,而且还要看主题的情感和智性深度。要把脸和筷子这样很感性的文章做好,起码要从感觉层次深入到人生的情感层次去,从而进一步,在情感基础上进行智性和理性的概括。江西和重庆的命题,好处很明显,完全开放,没有现成主题的暗示。但是,缺点更为明显:缺乏情智的深度诱导。既然是命题,毫无深化的指向性(情感和智性的指向性),可能误导学生光在感性层次上徘徊而流于

肤浅。另外一些省市的命题,以提供话题和材料为主干,带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如北京“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的材料以外,提供了一些智向智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的感受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提供一系列感性材料,以之为基础,启示学生深化感受,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得到广泛认可的题型模式。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也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其实,这是不可忽略的。当其为文之际,感觉是纷繁的复杂的,《文心雕龙》形容这种状况叫做“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要从感觉升华到情感或者智性,必须把复杂的无序提升为单纯的有序,没有这个提升,从感性到智性的深化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一点没有错,则今日流行的单纯感性的话题和材料,事实上是经过命题者梳理的二手货,取消了一手提纯的环节,就是取消了学生独立形成观念的第一个台阶,显然有违心智层次提升的规律。 当我们对于这一点还处于朦胧的状态的时候,上海的命题专家可能觉察到了,他们2005年的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觉素材:

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不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这样的想法表面上是比较粗浅的,但是,从思想方法上说,显然出于对命题的单一价值观,拘泥于话题和材料的视角,而无视复合的感性材料比之单纯感性材料提供了情感和智性深度和广度空间。

上海命题的的感性的材料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但须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它强调了我们忽略了的环节:独立主题形成始于对无序感觉的梳理和提炼。忽略了这一环节,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建构的初阶。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提示“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诱导考生不但要向感情,而且要向智和理性升华。江苏的“凤头猪肚豹尾”,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湖北“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显然都显示出超越感性表面的指向性,为考生从具体的感性向抽象的思辨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倾向无疑可喜地表明了,我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水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种进展,是高考学校入学考试的功能所要求的,考试的目的是为高等学

篇二: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语文难度加大

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语文难度加大 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语文难度加大阜阳城郊李卫全

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语文难度加大,考试内容更偏向于课外阅读,未来孩子拼的就是阅读量。

2017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英语高考前置,在高中一年级就可参加全国社会化的统考,外语一年两考,三年六考,取最高分记入高三的高考成绩。语数两科设定在6月7、8中的一天统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政策解读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

文理统科

语文提高到180分,英语不再统一在高三进行统考

应对策略

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极其重视阅读,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让孩子每年有300万字的阅读量。 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

语文能力在高考中凸显重要性

高考改革后,

【外语】

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

【数学】

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有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

【语文】

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其他科目是减负的趋势,而语文的难度加大,是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母语。另一方面,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其难度在于答案的不确定,因此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未来语文的分量都不可能减弱。

加分政策

不必再为高考加分项东奔西跑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这次取消了历年高考加分项目中占54.55%的5类加分项目。

其中包括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等。 采访中发现,多数老师家长都表示,加分项目过半数取消,意味着家长们可以不必再费心从其他渠道为孩子寻找加分办法,或者参加各类功利性的补课,只关注高考本身即可。 2017年高考科目和分数设置:

语文:(文理同卷)180分

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

文科综合320分

理科综合320分

英语文理同卷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按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英语满分100分。 综合

文科综合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改革招生录取制度

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内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内容是,语文难度加大,考试内容更偏向于课外阅读,未来孩子拼的就是阅读量。

篇三:中高考改革新动向与语文学习策略

中高考语文改革的新动向与中小学语文学习策略

宜宾学院 周世伟

一、中高考语文改革的新动向

(一)关于中高考改革

中高考尤其是高考可以说饱受诟病,关于中高考改革的呼声也由来已久。不过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深化改革,对中高考与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有要求,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看来这回是要来真格的了。 去年初,教育部宣布将在2017年全面实行高考改革。9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上海、浙江率先试点改革,2017年全面推进。其中的主要精神是: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今年起取消体育、奥赛、艺术、荣誉称号等鼓励性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少数民族等五项扶持类加分项目,同时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推行高考成绩“3+3模式”等。

在上海、浙江开展改革试点的同时,北京市自然不甘落后,去年11月13号,北京市教委正式出台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指出今后北京地区的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高中阶段到2016年,高考只考语文、数学与文综理综,语文180,数学150,文综理综分别为320,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满分100。在专门的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今后,北京中小学还将在教学中增加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以及红色经典等内容的学习,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等;该《意见》已于11月27日发布实施。另据了解,在目前正在逐步更换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中,已经增加了历史故事、书法楹联、蒙学诗词等内容,还在小学阶段引入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可读性很强的经典作品。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研制和发布的框架方案的基础上,上个月(12)的16号,教育部又出台两个配套方案,即《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同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今年8月前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方案主要是进一步明确了上述的“3+3模式”,即:高考总成绩=全国统考的语数外(外语可考2次)成绩+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就是说,除开纳入统考的语数外三科,学生可以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及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成绩计入总分。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高考改革对语文老师的影响)让“学生不再在自己薄弱学科上费尽心思,而是在自己强势学科上精雕细琢”。

再有,方案还提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共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而具体比例,各省还可以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最终确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淡化“分分计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教学压力。

我省实际上在去年4月份就发布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明确了我省2017年前将全面启动中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前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也就是说,我省去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开始执行新的高考方案,目前已经在校的高二、高三年级学生还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仍然会执行现行的高考方案,但据了解,明年我省语文高考将采用全国卷,这一变化可以看做是高考回归统一的前兆。另外,推进改革以后,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不同于为学分认定而设置的模块考试),实行各课程学完即考、多次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也就是说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在中高考中占一定比重(或者叫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此外在高考招生录取方面,将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范围(具体怎么扩大还在研究中);实行中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强化高职“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等。

其他省区市的方案也大同小异。虽然一些细节仍然缺乏定夺,但路线图大体出来了,改革的总的思路已经非常明确,而且一些重要信息已经具备导向意义,很值得关注。

(二)中高考语文改革动向

现在大家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考试科目的变动,以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实非常要紧的,还有考试内容、命题形式的改革。拿语文高考来说,随着总分的增加,考试的内容、命题的方式会有哪些变化,对语文学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备考应当朝哪些方面调整等等。我们参考教育部相关的意见,以及一些省市的框架

方案,大体可以推断出未来的中高考语文除了增加分值,总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往能力和基础回归,很可能还将朝几个方面做大的改革。

1、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现在中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语文教学也偏向于文学审美,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而且往往局限于琐碎的语言文字分析,还是把它们当成“语料”来对待。好在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中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在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所以,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而是积极扩大阅读面,改变阅读方式将很重要。

2、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现在的语文教材普遍把课文分为精读与略读两种,可是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几乎全都讲成精读,略读无非是课时略少一点,讲法和精读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是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其实,精读和略读是两种课型,功能不一样。精读讲得细一点,是提供例子,目标是举一反三,要给方法;略读就主要让学生自己读,目标是把精读课所提供的方法付诸实践,去解决读的相关问题。在即将发布的新教材中,已经把“精读”改成“教读”,“略读”改成“自读”。还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从而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前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题其实就涉及了课外阅读面和基本的文学素养,还考核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就可能会得到借鉴吸收。

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语文老师要教读的方法,学生要自主扩大阅读面。

3、作文的改革,估计分值不会大增

语文高考提分180以后,按理说水涨船高,原来60分的作文分值也会增加,本来作文考试最能检测综合能力,分值就应当更多一些。甚至有人认为语文可以只考作文,但我们估计作文分值不会大增。因为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如何尽量限制和克服这一点,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但作文评卷的特点决定

了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精确,如果作文的分值太大,就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所以,预计高考作文还是会维持60分的分值。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比如写一封信、一篇倡议书、一则说明或评点,甚至仿写一段论辩词,等等,可以很灵活。也不必全都设计成应用文,前面提到的前年四川卷的那道“续写”的考题,其实也是小作文。

高考作文无论大小,都会有“限定动作”,或者叫“价值取向”。今后的趋势可能还是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现在的学生普遍依赖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囿于“偏见”、“执拗”,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很多学者都认为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侧重考察同学们发挥个性,引出话题,展开思路,阐述观点的理性思辨能力,让高考作文摒弃宿构(预先拟写好)、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探讨,现今的中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再做作文,往往剩余时间不多,作文只能草草收场,本来最适合考察综合素质的,却变成最难考出水平的。这也是中高考作文的一弊。于是有专家主张中高考语文分为两段时间,一段是考作文之外其他试题,按规定时间交卷后,开始考作文,这样就保证作文有充裕时间。这种建议有合理性,就看如何操作。这都需要在改革中去探索。

4、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

现在每年中高考全国有十多套试卷——根据改革动向,以后还是将回归全国统一试卷,但就现有的这十多套试卷来看,大致都是一种模式,即语文知识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几个板块,大约20道左右的题量。因为题型模式单一而且固定,就导致不断强化应试式教学,把语文肢解成一个个的“知识板块”,追求简单记忆,熟悉答题套路就能得高分,结果难于考出实际水平。改革之后试卷模式可能更多样化,不再年年套路相近。只要符合课标要求,就可以放手去开发新题型。

比如加强综合。课程改革早就强调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中高考命题也应当往这方面有所靠拢。以往同一试卷中几个板块彼此分散隔离,甚至同一个试题中几个小题也缺少联系,以后大致会改为从一个(组)材料中同时引发五六个

题,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在同一个语境中去解决字词、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内容理解辨析等问题。比如2014年的北京语文卷第一大题(附后)。

此外,现在的中高考语文阅读部分还很少关注阅读速度,并不利于考出真正的阅读水平来。中高考语文阅读部分可能会有新思路,就是适当增加阅读量,增大阅读材料的长度,增加对“跳读”、“浏览”效果以及整体感受力、理解力的考查,而不只是出技术性的细部分析的小题。在这一动向下,阅读题中“非连续性文本”(或曰“群文阅读”)肯定会成为“新宠”,而且分值会不低。

5、文言文命题的改革

现在的文言文命题也是套路化,大都是以“读通”为标准,这对教学的直接影响就是把文言文当成“死语言”来教来学。预计今后文言文命题会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而且断句题和翻译、理解题会增多,实词、虚词、句式等的单纯知识性考查相应会减少。近年来有些省市的文言文命题已经比较有创意。如2012年浙江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让学生谈两种标点方式反映出的孔子对人、对马的态度,并要求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这就不再满足于“读通”,而是有文化层面的综合性考查。这就是一种改进。

因为现在强调重视“传统”,很多人预测文言文“地位”将在中高考语文改革中飙升,增加分量。但我们认为不见得会这样。因为现在中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所占分值(除去作文)普遍已经达到40%甚至更多,这个比重不宜再增。道理很明白,现代社会还是用现代语言思考和交流,再说,文言文因为好“拿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精力一大半都给了文言文了,如果中高考的文言文再增分值,就会加剧语文教学厚古薄今的失衡态势。所以中高考语文命题应该是会考虑这一状况的。

二、基于中高考改革的中小学语文学习策略

(一)语文究竟学什么?

语文的永恒主题是“听说读写”,这既是它的学科指向,也是它的学科依托。 作为学科指向,是说我们的学习目标要始终对准听说读写,也就是要学会听、学会说、学会读、学会写。会听就是要学会认真倾听,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控信息,

标签:高考 语文老师 改革 高考改革对老师的影响 2017高考语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