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就显得特别强烈”。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动”起来,利用学生思维的“还原”反应――“逆向思维”的优势,由重教学结果转变到重学生学习过程。这样不仅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并且还能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有时还能闪现创造的火花,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就“逆向思维”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逆向思维”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
  计算教学本就很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吃力,特别是有些个别知识点,学生更难以理解。如果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逆向思维”。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一节课中,有这样一则教学片段: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两组对比练习。有意识地设计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化成小数的实例;再设计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小数的例子。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发现规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与分母有关。到底和分母有怎样的关系?又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在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学生不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即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反过来想想,把刚才已经化成的有限小数逆向转化成分数,再让学生找出这些分数分母的特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找出共同点,最后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是10、100、1000……而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那么10、100、1000…这些数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趁热打铁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些数的特点,学生再自己想办法,最后发现,将10、100、1000分解质因数,在它们的质因数中,始终只有2和5这两个数。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最后学生再想办法亲自用实例验证……这样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更便于知识的迁移,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发现了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二、“逆向思维”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几何初步知识,以计算周长、面积、体积为主,无论是思维方式、文字表达、学习习惯学生都很陌生,加之学生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力较差,对于这些几何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样既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后,我给学生留了一道思考题:三角形的面积是、3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图一)。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很容易得出常规解法: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出三角形的底,接着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利用公式“底×高”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道题到此本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正打算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李亮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李亮的身上,于是我启发李亮继续他的思路往下说,不一会儿。一种极富创新性的思路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学习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利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这道题也可以用这个思路求解”。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根据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将平行四边形(图一)“还原”成长方形(图二)。这种方法完全就冲破了常规解法的束缚。创造性地得出另一种解法:4x4=3x2=22(平方厘米),最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于是我向学生启发道:创新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善于动脑筋的人。
  三、“逆向思维”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为是小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应用题利用常规思路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找出题目正确的数量关系。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逆向思维,巧妙地绕过教学难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了过程教学,当一种思维方式受阻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充分发挥学生“逆向思维”,利用学生思维的“还原”反应,其实这种反应的结果往往高于原来的思维过程,不是原来思维的简单重复。这样不仅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且更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标签:逆向 小学数学 思维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