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校训视角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的精神与品质经过高度抽象后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训具有相对稳定、反映学校办学特色、体现特定时代特征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精神形塑、价值评价、目标导引、行为激励等功能。但中国大学校训存在着趋同现象,这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要明确办学思想、凸显办学宗旨,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开展特色活动、形成文化精品,以校训为着力点建设优秀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学;校训;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1-0103-05
  
  校训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与高校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文化的深度凝聚,是学校发展历史和人文底蕴的积淀。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所创造的校园精神财富的总和,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孕育和产生校训的肥沃土壤,反之,校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校训概述
  大学校训是高校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又是一所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集中表现,体现了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是大学精神核心之所在。
  (一)大学校训的起源
  校训,英文是“motto”,原来在意大利文中使用,中文是“格言”之意。《辞海》关于“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检索光盘《四库全书》,共有34个‘校训’二字连起来的形式。但由于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它们形似校训但并不是校训本身。此光盘收录了康熙以前的所有典籍。”[1]可见,尽管中国古代早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著名的四大书院,也有形式上的学规如“忠孝廉节”,但是没有明确出现“校训”的先例。中国大学校训是伴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大学等一批教会大学的建立,校训开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而“校训”二字名称则是从日本引进的。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名称虽源于国外校训,但内容、形式和精神实质并不拘泥于国外校训,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许多大学校训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福州大学的校训“明德至诚,博学远志”出自《大学》、《中庸》;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出自《孟子》、《昭昧詹言》等。中国大学的校训正是以近代教育为基础,在持续发展的办学实践和文化传承中不断提炼和凝结而形成的,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形成一股无形但却强大的精神力量。例如, 1914年,梁启超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演讲中心内容鼓励学生。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被提升为清华大学的校训。[2]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高校校训的内涵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二)大学校训的特点
  大学校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保持相对稳定。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激励师生弘扬传统,进取向上。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高校文化的传承,高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此,校训也相对稳定。成立于1209年的世界名牌大学――剑桥大学,其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该校训从1600 年开始一直使用至今; 牛津大学的校训是“上帝乃知识之神”, 出自《圣经》中的赞美诗第27篇,使用约有900年未变;[3]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1891年提出使用至今。中国大学校训同样也比较稳定,特别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清华大学校训始于1914 年,厦门大学和东南大学校训始于1921年,苏州大学校训始于1929年等,这些高校校训从启用之日起沿用至今,未曾改变。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部分学校由于合并、搬迁等原因,将校训进行了重新总结和提炼。如武汉大学于1993年、中山大学于1994年分别重新确认了校训,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于2002年提出新校训等,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二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校训是学校办学目标和理念追求的体现,要有针对性、实践性和独特性,要贴近本校师生的思想实际,体现出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由于校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和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目标,其校训也各具特色。例如,以农业学科为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以法律学科见长的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以海洋学科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以地质和资源矿产学科为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张志忠:基于大学校训视角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是体现特定时代特征。高校办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而这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其典型例子是1952年,北京学院路成立了以行业为背景的、学科特色鲜明的八大院校。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中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拆分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建立了一批以农、林、地、矿、油等专门学科为主的高校。这些高校校训正是根据当时的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校训是高校在特定时期办学的生动反映。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就是鼓励和保证学生和教员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它成就了二战后著名的“硅谷”。耶鲁大学的校训是“追求光明和真理”,反映了耶鲁大学建校时的历史背景。 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提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也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当时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要求,强调了自然科学与生产实际要紧密联系。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提出“求是”的校训;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新时期注重强调开拓创新精神,1988年确立了“求是创新”的新校训。[4]可见,校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二、大学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大学校训通常表现为精简凝练、耳熟能详、催人奋进、寓意深远的短语,是大学精神和独特文化的浓缩和凝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对内它能形成文化上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对外它能展示学校个性、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精神形塑
  大学校训是大学的灵魂和航标,是对高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一是大学校训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能旗帜鲜明地向师生传达所提倡和所摒弃的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师生言行。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二是大学校训具有高度的理念抽象性,它交织着办学思想、理念和特色。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它主张教育的目的性、内容的全面性与方式的渗透性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奋发成才。三是大学校训具有深远的精神内化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影响着百年清华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因此,大学的校训具有精神形塑功能,它可以升华人的信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二)价值评价
  大学校训对高校师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积极评价的作用,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通过正确评价推动师生践行校训。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训“惟真惟实”,是中国石油大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的外化和延伸,更是学校将来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指南,极大地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奋发向上。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比如正大门、雕塑、主楼或图书馆等处,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使师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其中,受其浸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发将这种评价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并自觉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不断调整和矫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完全融入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创造者。
  (三)目标导引
  校训是对高校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的提炼,是学校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体现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目标导向和感染作用。大学校训折射出大学文化的根基与底蕴,体现先进文化,导引责任使命,是师生行为的准则。经过大学这个“泡菜缸”的浸泡,校训会逐渐内化为师生的心理准则,提升他们的理想追求,主导他们的言行处事,提升他们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面貌和目标追求,推动师生的自我实现。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就是要求师生既要德才兼备,又要与时俱进,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追求卓越。它不仅很好地总结了南开大学的办学历程,也对师生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通过发挥大学校训的积极引导作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高校自身特色与风采,能有效推动体现历史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与时俱进的和谐校园。
  (四)行为激励
  校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鼓动力和渗透力,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校训的中国地质大学,自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建院起,这种精神就深刻沉淀、历久弥新,近60年里从未改变过。地质大学的很多专业是和艰苦的地质行业相关的,很多学科也是与地学相关的,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该校校训,就是为了不断激励地大人时刻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5]99这类校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人的最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对师生员工的行为激励作用。至今,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中已有24人成为两院院士,这不能不说是强有力的精神内化和行为激励的结果。因此,校训的精神形塑、价值评价和目标导引不但可内化为人的一种力量,而且最终可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对师生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三、中国大学校训的趋同现象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中国大学校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趋同现象,个性与特色不足,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可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211工程”大学为112所,“985工程”大学为39所,所有的“985”高校均是“211”高校。本文以112所“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为典型样本,来分析大学校训的趋同现象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首先,从大学校训的文字构成形式上看,中国大部分大学校训句式工整,充满古风古韵,但形式趋同。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训以二词八字和四词八字格式为主。二词八字格式出现59次,占59?52%;四词八字格式出现21次,占21?19%。这两种格式基本上代表了当前中国高校校训的主要句式。此外,一项针对256所国内高校的调查显示,以“四词八字”为校训的高校为192所,比例高达75%。可见中国校训文字构成形式相对单一,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其次,从大学校训的主题字看,重点字眼相对集中。常用的字有:“实”、“学”、 “新”、“德”等。这些字使用的频率如此之高,说明了中国高校校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与时代性表现不足。112个校训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实”(38次),其次是“学”(36次)、“新”(36次)和“德”(23次)。其中“实”字出现的频率达33?9%,“学”字和“新”字出现的频率均达32?1%,“德”字出现的频率为20?5%。这些主题字高度雷同的校训,不仅使校园文化产生大众化和平庸化倾向,缺乏个性和创新,而且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特色凝练与目标定位,影响了中国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再次,从大学校训的内容构成上看,由于中国高校的校训绝大部分来自经典古籍或古文名篇,因此,在句式上对称、简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易于传记。但很多校训的内容大同小异,有些甚至完全雷同。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训都是“实事求是”;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大学和海南大学的校训都有“海纳百川”四个字;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都有“止于至善”等。此外,笔者在查阅国内300所高校校训中还发现,有10所高校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32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排列顺序。据《人民日版》专门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带有“求实”的为65所,带有“创新”的为59所,带有“团结”的为49所,带有“严谨”的为25所。[6]可见,中国大学校训的内容很多采用古文中的格言警句或励志短语,讲求对仗工整,镌刻时代印记,同质化、标语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利于彰显个性特色和繁荣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学科特色、精神风貌、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的校训,应是该校大学校园文化的凝练、积淀、传承和物化的结果。中国大学校训的趋同,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的深刻影响和大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又显现了一些高校缺乏对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对时代标签盲目随从,缺乏学科特色和清晰的办学定位,文化积淀与研究凝练不够,文化社会辐射力不强。
  四、以校训为着力点打造优秀校园文化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大学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让校训在文化的孕育下成长,以实现培育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的目的。”[5]100可见,大学校训的凝练和建设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校训既应具有独特性,突出阐明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应具有人文性,反映中华文化和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可以铸造精品文化;也应具有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并能经得住历史考验。
  (一)明确办学思想、凸显办学宗旨,认真凝练和深入挖掘校训的内涵
  办学思想是制定校训的理论依据,制定校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主流的、积极的、向上的姿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背景。办学宗旨是制定校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握时代脉搏,体现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秉承历史、保持特色是制定校训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应在吸收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时代变迁的新特点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立足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来凝练大学校训。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孙中山一边汲取古籍《中庸》的精华,一边积极展现时代属性并赋予新时期的教育要求,这是近现代大学思想创新的好榜样。二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高校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入,对时代特征的领会更加具体,对发展目标的定位不断清晰,对自身特色的认识日益全面,这些是凝练卓越的校训的基础,将使校训更有生机和活力。如东北大学把第一任校长王永江提出的“知行合一”和张学良校长亲题的“自强不息”合二为一作为新校训,不仅传承了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而且强调了当代追求真理和重视实践的要求,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是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突破、新跨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简洁明了、特色鲜明,反映了MIT创建者的办学理想。三是高校在必要时可开展校训征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校训的讨论,这既有利于本校师生对校园文化与精神的认同,也可产生一批有内涵的好校训。如海南大学于2010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校训,确立了“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它汲取了先贤的名诗、名言,隐含了对海南大学办学精神的传承,并使生动的具象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深邃的哲理浑然一体地展现出来。
  (二)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校训精神深入人心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训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让校训精神传遍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历久弥新而又与时俱进的校训成为规范师生的标尺。一是要把校训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如形势政策课、党团课等)强化校训教育,特别是要将它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诠释和解读校训的提出背景、典故、名人轶事、内涵外延等,通过报纸、网络和广播等载体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宣传;要使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双管齐下,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隐性教育,让校训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为“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园随处可见由校训精神转化而来的标语。如此深入全面的校史校情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防科大人不懈追求、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二是要以无处不在的校训宣传浸润师生的心灵,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把校训精神融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如厦门大学围绕“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建设体现校训精神的山水园林校园,嘉庚楼群正是校训精神的良好体现。这不仅使学校师生对校训朝濡暮染,而且使人在校园中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校训的魅力。三是要精心培育校训精神。一个优秀的校训确立后,不能仅限于悬挂标语或下发文件,更需要学校把校训精神融入发展战略中,在政策制定与科学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校训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校训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校训教育,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校训的精髓,进而强化师生的校训理念。校长和书记是学校校训教育的领路人,更要以身作则,使校训成为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三)开展特色活动、形成文化精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校要紧紧围绕校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校训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一是让丰富多彩的校训载体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要以校训体现的价值和理念为核心,以丰富师生精神生活为目标,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营造和谐人文氛围,让全校师生浸润在有声有色而又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如给新生和毕业生发放“校训T恤”,开展校训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二是以特色校训引领校园文化。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引领下,把事理在于求善和学理在于求真紧密结合,先后推出了校歌、校标、校旗等系列文化标识,打造陈赓铜像群雕等文化景观,建设了“哈军工文化园”这一特色文化载体,师生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很自然就融入这种文化氛围中。目前,文化园已初步形成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的“三区一馆”格局。[7]三是以特色校训为着力点形成校园文化精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学也需要以特色和精品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有些大学校训突出行业特点与学科所长,生动活泼而又意境深远。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惟真惟实”、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等校训就是体现行业特点的佳作,结合这些优秀校训,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易于形成文化精品。“惟真惟实”校训,不仅蕴含着追求真理、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体现了石大人诚实朴实、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质,生动展现了石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而又饱含向上精神。北京舞蹈学院在校训指引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它已经成为中国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普及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繁荣中国文化的同时,促成了自身文化精品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J].高教探索,2006(2):32.
  [2] 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98.
  [3] 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131.
  [4] 冯永平.大学校训起源探析与解读[J].中国农业教育,2009(6):60.
  [5] 陈霞.论大学校训的特色化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6] 刘阳.调查显示国内高校校训同质化现象严重[EB/OL].[2007\|07\|25].https://edu.省略/GB/6027069.html.
  [7] 张广宏,刘海龙.大学校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65.
  [责任编辑:赵玲]
  
  Construction of China Campus Culture from University Motto Perspective
  ZHANG Zhizhong
  (University Offic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 A University?s motto is a unique spirit and quality through highly abstract pursuit of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A university motto keeps a long\|term stable situation,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special times characteristic, and it has mental shape, value evaluate, target guide, behavioral encourage i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milar university mottos are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hina. It?s a good idea to create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by the focal point of university?s motto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create good atmosphere,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and form fine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 university; motto; campus culture

标签:校训 视角 中国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