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策【“90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以及对策思考】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2738(2012)01-0057-02   摘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90后”大学生具有的特点,根据专项调查问卷提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对策以促进党建工作实现创新,取得实效。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工作对策
  随着2011级大学生的入校,高校进入了纯粹“90后”学生的新时期即在校大学生已经全面都是“90后学生”。“90后”泛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民,这个词汇已经高频率的充斥在媒体网络之中,被社会全体热烈评议。之所以“90”后能如此吸引社会广泛注意,是因为“90后”的青年特征明显,变化较大。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如何针对个性鲜明的 “90后”学生开展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不失为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
  笔者以南京林业大学2008级――2011级学生(出生年月在1990年――1994年之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思想行为自我评价方面的十八个问题、对待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意见方面的三十五个问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自我评价
  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问卷总体显示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理想信念薄弱,价值观念倾向实用、功利。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就业压力的增加,“90后”大学生甚至从小学开始就被耳濡目染的向着目标前进,即如何上何种大学何种专业以保障有较好的前途。问卷中,33%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志向和爱好不重要,就业好、有面子的专业是自己填报志愿的首选”;21%的学生认为“追求物质和面子比追求理想信念更加重要”,而只有10%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两相比较,其所占比重还是十分悬殊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他们忧患意识更加明显,敞开的网络平台、负面新闻使得他们的价值趋向更加关注直接能使得他们得利的物质、对待现实抱悲观态度,注重享乐,价值观念以实用为重。
  2.思想活跃、自我主体意识强、集体主义意识薄弱。
  “90后”的大学生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独立特行。这样过分的强调自我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容易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以及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从个人显现出90后集体主义意识薄弱的特点。
  3.情感丰富感性,自信张扬、但心理抗挫折能力差。
  在笔者实际的工作中,体会到90后学生多较为感性,不忌讳表达自己的恋爱状况和感情经历,也较重视友情、亲情等情感,但同时,他们的心理抗挫折能力也较差,稍稍的感情变动便会让他们感受是“情感末日来了”,57%的学生表示自己“无法摆脱失恋带给自己的影响,可能会消沉很久”。心理抗挫能力差的特点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关,他们生长在“4―1”式的家庭结构,长辈的溺爱和保护致使他们一直在“包办”的环境下成长,缺少“受挫”锻炼的机会。
  二、 “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90”后大学生鲜明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使得高校的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随之有一些改变。根据调查的第二部分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主流是好的,在入党意愿、入党动机和对党员定位等方面大部分同学能有较好的认识,但仍有少部分同学的问卷结果显示出如今高校党建工作的潜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少部分“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倾向。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有强烈的入党意愿,入党动机基本正确。在入党动机方面,59%的同学入党动机正确,其中18%的人是出于“信仰共产主义”,41%的人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是仍有21%的同学表示入党是“为了给就业创造条件”;20%的同学表示入党是“显示自己比较优秀,党员是个人优秀的身份体现”。
  这个现象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结果,是9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体现。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视党员身份为其实现个人发展的有利条件。2.大部分“90后”大学生能够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党员身份约束力较高
  本次调查中,关于问题“党员先进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认可度最高的是“学习工作方面均优秀,并能积极主动地为学院、同学、身边的人服务,帮助别人”,其次是“思想觉悟高,有关党的路线方针等政策理论水平掌握良好”。对于学生成为党员后能否严于律已的问题,72%的同学选择了“能够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先进表率作用”,20%的同学能够做到在“在不伤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严格要求自己”,剩余8%的同学表示“不能保证随时保持先进表率作用,但是也不会给集体拖后腿”。可见,学生主流上是好的,有较主动的争当先进的意识。
  当前的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务工作者,是否也要思考,将文化学习成绩做为入党第一位条件是否合理,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一票否决其入党权利是否合理。这与问卷中学生对党员的要求、对党员先进性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问卷中显示,79%的同学认为“最应当发展为党员的同学需符合的条件是有强烈进步的要求、有立志进步的行为,并能帮助同学一同进步”,因此,学习成绩排名靠后,但又确实在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之中,并被群众公认的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学生能否入党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思考并调整发展党员标准。
  3.党员教育系统化不够,入党后教育有待加强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党员教育应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每个时期有侧重点的系统教育过程,具体应包括申请前的启蒙教育、申请后的重点教育、发展前的系统教育、发展中的考察和关键教育及发展后的巩固教育五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重视了前四个环节而忽略了发展后的巩固教育,造成了现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入党前教育和入党后教育力度不和谐的现象。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学院级基层党组织为例,学院党委会利用新生入学时启动新生入党启蒙教育;进行每年一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校教育、新党员培训教育;发展党员之后的个别谈话教育;入党后入党宣誓教育;在入党前学生党支部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也会严格要求,为他们创造机会表现自己,这使得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但在入党后,基层党委以及学生党支部往往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将目标转移到其他准备发展入党的学生身上,再加上新党员对自身放松了要求,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性觉悟没有继续提高。
  这个问题结果的显示要求基层党委应认真考虑加强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思考如何提高党员身份的约束力,考虑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源头在教育党员的哪一个环节上。
  4.学生党支部工作规范,但作用不明显,缺乏号召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学生党支部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支部书记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能带领大家发挥组织作用”,但同时,42%的学生认为“党支部工作方法单调,支部活动形式单一陈旧,缺少吸引力”,相当部分同学认为党支部也“未能较好的体现宣传教育党的理论知识的作用,仅以政治学习、读书看报的形式进行教育,较为枯燥”,甚至还有7%的同学“几乎不了解支部开展了什么活动”。
  三、“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1.转变工作模式,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性”党员教育。
  “90后”价值观多元化,他们自我选择性较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他们更喜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针对这些特点,要做好党建工作,首先应转变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教育新形式,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
  (1)校外实践。我们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革命老区参观,切身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邀请学术名家或社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党员进行交流,使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真正受到教育。
  (2)校内实践。在学校生活中也可以以党支部为突破点,以增强实践体验的形式增强学生党性意识,提高党员的责任感和先锋模范表率作用。如,以学生党支部为组织单位,激发党员个体主动关心周围同学,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构建丰富的支部生活,组织支部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例会、走进学生宿舍等活动,让学生党员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在实践中提高党员的责任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创建多方位教育平台和联络平台,重在日常的引导教育。
  针对“党员教育系统化不够,缺乏长效教育机制”的现状,党务工作者应有目的的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多方位教育平台和联络平台,从点滴做起,重在日常的引导教育。
  作为党务工作者,恰恰可以根据90后高度依赖的网络媒体的特点,打造网络平台来创新工作方法,在网络上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动式党建宣传教育体系。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网络宣传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QQ群、人人网、微博、博客、贴吧等阵地开辟党建专栏,除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党的理论方针等传统内容外,开拓丰富多样的形式,重点以党务知识竞赛、新闻时政问答、红色短篇制作评比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让党员进行互动,在点滴互动中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2)建立学生网络党支部。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等通过建立网上党员活动室的形式,在网上进行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利用他们日常生活中依赖的交流模式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大四的学生党员面临着毕业实习、外出找工作等,易造成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网络党支部就可保证到外地找工作、实习的同学能及时的参加组织生活,组织也有了解党员思想动态、生活工作情况的途径。
  3.结合网络平台,解决入党“前严后松”问题,延续入党后教育,增强党员约束力。
  “党员教育系统化不够,入党后教育有待加强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是前文中提到的如今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入党“前严后松”、延续入党后教育,可以考虑依靠网络平台、建立党员网络管理机制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在网上以匿名投票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综合测评、公示等,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增强党员身份的约束力。
  (2)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发动全体党员参与投票,进行优秀党员、先进分子的评比打分活动,树立典型并进行表彰,激发党员学生的党员身份荣誉感。
  (3)在网络上以聊天室、qq群的形式开展学习先进活动,以让大家交流经验,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和层次提升,从而真正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达到入党后教育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90后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在新时期会面对更多新问题、新情况,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门只有根据现状实际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总结工作中的科学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取得更大实效与成绩。
  参考文献:
  [1]林莉,胡玫艳.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索[J].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42-44.
  [2]韩李云.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变化的影响――以“90后”高校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为例[J].中国发展,2008(9).
  [3]张晓京,文书锋等.“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标签:党建工作 对策 现状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