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时间 > 正文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训练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所说,数学已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由此可见,数学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一、形成“数学是有用的”的思想
   西方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尤为重视,美国就明确提出,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数学教育必须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被广泛应用;其次,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最后,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二、亲自实践和体验数学建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数学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率先将数学建模引入中学课堂,并亲身实践,他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日常生活,带着足够的“数学敏感性”,寻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典型和成功的事例。
   三、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经历渗透、交叉、反复、螺旋上升、逐级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发展成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代数在三角、几何中的应用,图形在代数中的应用等。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六个原则:
   1.趣味性
   它要求教师要创造情境,因势利导,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学于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例如在教学“正负数”时,笔者通过测量本班学生平均身高的活动,使学生既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又学习了简便的统计方法。
   2.适应性
   它要求教师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在学习了增长率后,笔者设计了“同一种商品,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问甲乙两商店该货物现价是否相同?为什么?”的问题;在学习了函数后,笔者列举了人口与人均资源的关系;在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笔者让学生研究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3.活动性
   活动课程已列入《课程计划》,这标志着我国课程建设的质的飞跃。首先,应明确数学活动已作为课程规定下来,教师必须重视它;其次,要注意区分活动课与课外活动。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后,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教学。
   4.实用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趋势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5.实效性
   教学应注重实效性,如计算机的应用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需要。为此,我们应打破那种使用计算器会使学生计算能力退化的偏见,将计算器引入中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6.横向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比如在学习方程的知识时,可以介绍数学在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在地理学中的降水量、温度问题,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中的作用。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制造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中所做的贡献,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真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太窝中学)

标签:意识 培养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