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试题 > 正文

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哪些_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与生物课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起点”。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是要求他们去做什么发明创造,但应该注重从小就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不受思维定式的限制。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特别是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提出问题,能使他们逐渐养成善于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断的能力
  在没有或经过初步的探究、验证前,先对问题作个初步的假定,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或推断,才可能驱使他们积极去进行探究,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或推断是否正确。如果没有假设、推断,也就想不到去探究,或者探究缺乏具体的目标,就会走弯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供疑问情境或一些答案式情境,能引发学生质疑问难,发展他们的假设推断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自己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合理的假设,来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了疑问,再通过假设推断,只完成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小半。这个假设是否正确,需要拿出事实或证据来详加证明。拿出事实来进行证明的过程,就是探究论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目标有针对性地通过上网收集图文资料、阅读课文及文献资料、进行社会调查与实地考察、动手实验操作来收集资料,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在一定目标与任务的驱动下,就会动脑筋去寻找自己对问题假设或推断的事实根据来说明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想象与联想,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幻想。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多彩的形象情境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没有想象和联想思维能力,就无法形成发散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种情境,在生动的情境的启发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从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去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的思维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传递快速、隐蔽、多方向,这就大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互动方式。在课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民主、更广泛、更有效、更和谐。而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推广,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承德县第一中学)

标签: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