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数学 > 正文

[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 谈创造性思维原文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综合性的思维,它包含着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其品质特点是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在幼儿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去探索自然奥秘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让幼儿亲自实验,才能培养幼儿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幼儿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激发幼儿去探索自然奥秘。趣之升华,也就成为幼儿实践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一次,我拿出小水轮和大家做实验,我想她们提出问题“怎样使水轮转得快?”后,然后小水轮和水等材料让孩子们自行探究。结果她们不仅发现了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流量、落差有关,还发现水倒在水轮叶片的最外端时,水轮也转得快。这是书上没有的新发现,是幼儿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成果,也是教师及时给幼儿提供的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机会的结果。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种子的力量,我让孩子们自己在院内空地上撒下大豆种子,在上面压上“大”石头,孩子们自己浇水培育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后居然将孩子们认为谁都不可能搬动的石头掀翻,从而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动手操作,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活跃大脑,从某种意义而言,幼儿学习是动手学习的过程,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手促进大脑思维,从而生成思维表象,再带动手的操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为了让孩子了解浮力,我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在玩的过程中知道“浮”和“沉”的物体,在引导幼儿如何使物体由浮变沉,由沉变浮。这样安排幼儿白行实验,自行探究,有的幼儿在带盖的瓶里装上水,再放入水中,小瓶便由浮变沉;将橡泥由“团”变船,由沉变浮,这样不断引导孩子们去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为了解开磁铁的特性,我让孩子们拿起磁铁,尽情的玩,她们一会儿拿着磁铁滚着玩,一会儿又将磁铁排成队,玩着玩着的时候,他发现了两块磁铁有时能吸在起,有时却互相排斥,孩子们对磁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又引导她们,自己去探索“磁铁能够吸起哪些东西?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吸引?”孩子们在带着问题的游戏中,兴致高涨,都积极尝试,寻求答案,这样学习兴趣变为学习动力,使幼儿产生主动实验,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动手操作,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个人没有知识就无所谓能力。学过的知识不会应用也不能形成能力。幼儿经过努力自行获取知识后,就要能应用新知去判断事物,去解释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要学会某些东西,一定要有身体的活动,即所有的学习都要涉及到做,只有通_过“做”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为无论从哲学、心理学,还是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教的过程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怎样让幼儿动手实践而获得知识,取得经验上,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幼儿园成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也是提高幼儿自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摇篮,无论是区域活动,各课教育活动,还是游戏活动,都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良好环境,“在玩中学”,在“学中说”,使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从支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激发内在的潜能,教师创设的让幼儿支手动脑的一毓活动,使幼儿通过自身参与,寻求伙伴,动手操作,主动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信心,成就感,有利于尊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以积极的情绪面对各种问题,加以操作、思考、分析、自我决定、自我发现、自我交往,始终使幼儿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在自身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的积累经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在身心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幼儿手、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还没有达到先有想象后再有行为的水平,根据这特点,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引导她们自己动手,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这样做能使幼儿学得生动活泼,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标签:创造性思维 动手 幼儿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