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数学 > 正文

【体育教学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将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融入其中,使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充分的开展,真正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
  一、心理健康在日常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及对自身要求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期教育。对于当今的体育教育工作,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一)将心理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工作之中,这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新时期、新形势带来了新挑战。为了迎接体育教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必须迈出的第一步。老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工作的最高评价,这也可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对学生意志的培训。加强学生日常生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密不可分。体育教师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主要表现在自身行为修养和为人师表的师德修养。只有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和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才能对自己的自身建设和学生教育工作本身具有推动作用。真诚的接纳、理解、尊重学生,对体育教师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具有很强的积极影响。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生自身价值观取向发展有重要作用。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环境。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体育教师赢得学生的依赖感,可以在教学中帮助教师与学生找到共鸣。体育教师,应该能活跃教学,不能刻板、枯燥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两方面都进行适当的关心与帮助。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一种朋友关系,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体育教育本身处于文化教育的特殊地位,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但有助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出健康强壮的体魄。
  (三)学校的体育课,一直以来都被学生视为比较轻松和释放压力的一堂课。面对繁重的课业,对学生的来说体育课无疑是休息放松的一门课。多数的体育课都在室外开展,但是天气条件一直都对体育课有着严重影响。所以体育教学必须由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器材,这样才能帮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上升。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
  (一)特长教育,由于学生自身存在差异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擅长发现学生的长处。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们必须改变用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应试标准。体育教育要把通过体育活动带给学生快乐体验作为唯一标准。
  (二)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生心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对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思维的先进性、科学文化的延展性,展示新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体育教育的课外延伸,课外活动本身具备趣味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中的渗透有着很强的参考性。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来达到锻炼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践条件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活动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完成对学生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四)寓教于乐的充足调动性。由于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游戏尤为青睐。通过游戏形式实现教育的目的,就要将教学与游戏相融合。这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充实自身能力,加大教育方式方法的调研,将教学目的用游戏的手段来实现。
  总结
  广泛的思想性,较强的代表性,丰富的教育方向性,是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体育学科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素质表现紧紧相连。将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渗透的优势全部挖掘出来,必须与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同步。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其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来进行综合分析。这些都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我们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对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落实的体现,也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储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4)
  [2]肖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3]韩春利.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与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2)

标签:应如何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