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网址 > 正文

六年级数学概念大全 浅谈数学概念课的三点认识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经常有学生会问,“什么是绝对值?”或者会说,“我忘记什么叫一次函数了”、“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别定理有哪些了”。是什么导致学生那么容易忘记类似这些的数学概念呢?除了学生复习巩固不到位,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在传统数学概念课的模式下,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不够了解,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以及对数学概念的应用不足。而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在初中阶段,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那应该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呢?就对这个问题我说说几点认识:
  一、应注重概念产生的背景
  传统概念课的模式就是简单的把概念告知学生,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而没有让学生了解这个坐标系产生的背景,也斩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遗漏了数学的历史文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机械性地去记忆概念,舍弃了概念的本质。学生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是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努力创设情景,使概念的发生,形成,诊断,巩固,应用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协调一致。而数学概念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所以创设情景要从实际问题出发,重演抽象提炼的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从实际背景到抽象成概念的“数学化”过程。比如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蜘蛛织网,我们应该如何确定蜘蛛在某一个点的位置呢?”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这是学生的答案就会多种多样,老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并归纳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数学工具来确定蜘蛛所在的点,并及时的表扬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介绍坐标系的创始人以及相关的背景故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并深刻理解概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历史文化的素养,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有些概念的引入并不需要创设情景的,而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类比引入,即用概念的同化方式进行概念教学的。比如讲“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可以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解释“元”和“次”的意义。联系问题具体实例引出方程“5x+y=3”,观察方程并与一元一次方程作对比,强调异同点,由学生自己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符合认知规律。学生学得轻松,也通过类比突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的特有的属性,澄清了概念的模糊认识。初中数学概念有很多,教法和学法都不能千篇一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概念产生的过程。
  二、应注重概念本质的剖析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如,掌握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①了解引进垂线的背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概念的内涵。②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定义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三、应注重概念应用的练习
  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的复述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而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所以我们还要注重概念应用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长期在解题中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习惯,不断提高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于解题中出现的错误,要从概念的角度去纠正,从概念认识的高度去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能力。
  要上好一节概念课,并且能让学生永久地记住和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在描述概念的时候不能片面的追求通俗化的语言去描述,导致概念表达不明确或不严谨,或者对概念的外延延伸不够全面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琢磨、探究及实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处理数学概念,就能提高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质量。

标签:三点 浅谈 概念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