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地市州报应对传媒竞争之我见_班级竞争之我见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前,我国传媒进入由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竞争新格局。我们注意到,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国各级党报党刊纷纷改革创新,在巩固和发展党报特有的权威、高端、公信力、影响力的共性优势的同时,各显神通,努力培育各自独具的核心竞争力,寻求在林立的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使整个新闻媒体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新境界。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处于偏远地区的地市州报该如何作为?相对处于竞争劣势的地市州报该如何争得一席之地,发展前途在哪?这是各地市州报媒体工作者思考的一个共同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中,地市州报仍然具有相对独特的竞争优势,巩固和拓展地市州的发展空间,必须认清形势,做细做实做好媒体各项工作,将独具的竞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 困境犹存,机遇仍在
   相对而言,这方面地市州报在同行业中相对落后。以阿坝日报为例,作为一家地区报纸,阿坝日报面对的困境是多重的。与内地相比,新闻资源相对贫乏。由于地域广阔,交通通信条件受限等原因,新闻报道时效性始终上不去。订阅报纸以机关单位为主,报纸发行量难以实现大幅度提升。在新闻产品方面,拿不出拳头产品,报道质量远远不如中央和省级报刊。此外,相对于内地报社,地市州报普遍存在惰性思维,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编辑记者“新闻意识”不强,总结性稿件多于策划和采访。受众喜闻乐见的“三贴近”内容较少。新闻报道不出彩不能吸引记者,致使报道宣传功能厚重,新闻功能弱化。
   尽管如此,地市州报的功用仍然不可低估。地市州报是地方党委机关报。办好地市州报,对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传媒界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地市州报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不能气馁,相反,必须认清形势,振作精神,应难而上,在新一轮报业竞争中发挥自己特殊的优势,巩固和拓展发展空间,办好报纸,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立足地方,彰显特色,服务发展
   一张报纸必须要有明确的办报理念。好的理念是一张报纸的灵魂,是办好报纸的纲领。地市州报要办出自己的别人不可复制的个性,首先必须在在办报核心理念上独树一帜。作为基层党委机关报的地市州报,必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时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配合好、宣传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战略决策,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阿坝日报》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本地区域特色和服务宗旨,提出“党报风格、晚报特色”的办报思路,为办出独树一帜的地方报纸指明了方向。多年来,阿坝日报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群众,大量报道反映全州各地在经济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其鲜活、适用、及时、灵活的服务风格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类相关政策、法律、信息的窗口,较好的发挥了地方党报舆论引导、桥梁纽带等喉舌作用,成为各级党委政掌握社情民意的参谋助手,老百姓了解政策法规的信息窗口。
   特色是地市州报的明片,是其他传媒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地市州党报要在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从版面风格、栏目设置、报道内容、新闻语言上努力彰显浓厚的地方色彩,做到盖上报头也一眼看得出是何地的党报,字里行间即可以闻出粤味、桂味、湘味、川味等,使报纸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报纸的拳头产品是新闻。真实客观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但是新闻传播的方式却可以各种各样。这也是为什么同一条新闻不同的记者不同的媒体播报出来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的原因。在保持客观准确的前提下,通过独到的角度选择、采编技巧和包装手法,同一条新闻可以做出独特个性。 因此,在具体宣传报道中,地市州报要努力改进编采惰性思维,在大量的工作报道、会议报道、领导报道、典型报道、成就报道中寻求新的报道形式和方法,向全国优秀媒体学习,向不同媒体借鉴,如学习广电媒体的现场感,学习互联网的互动性,学习都市报的应急联动,学习新闻杂志的整合力和策划力,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优势,牢牢吸引读者。
   三、大胆探索,锐意革新,提升质量
   不管是市场报还是党报,报纸总是给人看的。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报纸,什么样的报纸耐读,只有质量上乘的报纸才经得起读者的检验。可见,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新闻的质量决定报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地市州报的质量,必须努力提高报社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在报社内部形成积极写好稿、写大稿、出精品的良好氛围。
   一篇新闻稿件可以靠优秀记者出彩,但一张报纸要出彩,就得靠一支优秀的团队。只有拥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提升报业核心竞争力。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地市州报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首先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队伍。近年来,阿坝日报在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著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兄弟报社的好作法好经验,使采编辑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当前,报社在队伍建设方面也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境。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培养和造就过硬的新闻工作者队伍缺乏手段更新和机制保障,队伍建设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宗旨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也是其他地市州报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此,地市州报必须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牢,切实保证报社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能够始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恪守职业道德,做合格的党报新闻工作者。
   除了建设好队伍,地市州报必须不断创新报道方法,努力做到“求新”、“创新”。“富于创造性”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提出要“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的五项具体要求。近些年来,地市州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写出大量反映民情、体现民意的民生新闻。如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报道中,阿坝日报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创新思维,创新手段,用深情地笔和镜头报道了大量抢救生命、关爱生命,展现人性光辉的生动事例,在进入重建家园阶段,把准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始终把握好各个阶段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形成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既有效抑制了错误和有害舆论的传播,又保证了整个抗震救灾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得到了省州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发挥好舆论引导力
   通过高质量的宣传报道,将舆论引导能力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地发挥好地市州报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用,这是办好地市州报的终极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宣传工作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闻工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摆在首位的任务,而保持舆论导向的正确,只是对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除了要重视舆论引导的正确性外,还要重视舆论引导的有效性。离开了有效性,任何正确的舆论引导都是“放空炮”,都是在做“无用功”,引导本身也就毫无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群众喜闻乐见和与群众利益关联度高的报道,就越能牵动群众的心,辐射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只有“关注群众”,媒体才能被“群众关注”,舆论引导才能有效。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报道中,《阿坝日报》大批记者穿越死亡线、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聚焦广大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及时传递抗震救灾的最新信息,为读者提供急需的新闻和资讯,使抗震救灾报道可亲可信,倍受青睐,从而很好地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可见,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人,多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声音,多展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多讲述着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才能使新闻传播体现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才能让群众想看、愿看、爱看。为此,地市州报要切实改变以往办报与新闻规律脱节、新闻与民生脱节的做法,不断创新报道思路报道方式,坚持民生新闻优先,时刻将党和政府想做的、人民群众需要做的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宣传报道深入人心,也才能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从而完成好地市州报的肩负的神圣使命,也为自身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来。
  

标签:我见 应对 市州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