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重庆成人高考语文模拟附答案

时间:2017-05-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突击训练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104193/ 2013成高真题及答案下载估分:/chengkao/zhuanti/20131010176/填入下面括号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有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以上。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的,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

A.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 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浈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

「答案」B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段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勾表现。

早期使用的手术方法是大脑白质切除。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和神经外科医师Lima合作,施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精神外科学,并将该手术命名为Moniz—Lima手术。这种手术令病人冲动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变得温顺,但也给部分患者遗留下不可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力、智能下降和人格缺陷等。到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7年,脑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成功,这使得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大为提高。70年代调查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现代精种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得以重获肯定。因为立体定向手术毁损的脑组织直径仅0.5厘天左右,病人可以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术后副反应因此而大大减小。随之而进一步发展的X光刀、Y刀,则帮助病人把痛苦和副作用降得越来越低。在各个国家,都有一些医生试图采取切除、射频、 冷冻等手段,去除人脑中不正常的意识。专家们认为精种外科是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医生们不得不承认,人脑对于当代医学来说还是一个太复杂的人体器官。神经类疾病的生理机制仍在探索,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往往是引起对精神外科的争议的重要原因。像面 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023189/

201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104193/ 2013成高真题及答案下载估分:/chengkao/zhuanti/20131010176/ 对很多疑难医学问题一样,人类正在一边研究人脑,一边改动人脑。神经外科手术被用于癫痫,去掉那扭曲的病痛。还用于一些种类的精神病,去除执念,去除妄想。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更难想象,为一些文艺界的著名精神病患者实施精神外科手术—我们应该给蒙克、梵高、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之类的人物开颅吗?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用于规范精神外科手术的法律。这一空白产生的原因是, 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人们对此类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而实际操作的例子也相当罕见。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把它当作是有危险的、潜力巨大的、将来时的医学手段。

下列对“精神外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外科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技术改变人们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B.1935年首创的切除大脑白质的精神外科技术会不可避免地给患者留下不可医治的后遗症。

C.1947年开始应用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大大提高了精神外科手术的精确性。

D.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精神外科将会成为医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答案」B

下列对文中“很难想象,人类会在短时期内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的患者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体器官,人类目前还不能完全了解和改动它。

B.精神外科目前还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人们对精神外科的治疗还存在很大的 争议。

C.人们是否可以去改

重庆成人高考语文模拟附答案

变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一些名人的精神活动是很难做出价值判断的。

D.相关法律的缺乏使得精神外科发展缓慢,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手术。

「答案」D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用外科手术处置人类不正常的大脑,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它具有巨大的潜力。

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023189/

201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104193/ 2013成高真题及答案下载估分:/chengkao/zhuanti/20131010176/

B.上世纪70年代对精神外科手术作了调查,有半数患者疗效肯定,这一结果使现代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重获肯定。

C.由于人类一边研究人脑,一边又在改动人脑,而人脑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因此精神外科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争议。

D.即使是专业医生也对精神外科手术的原理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很少去实际操作,这是精神外科成为“将来时”的唯一原因。

「答案」B

时 光

冯骥才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蛎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023189/

201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104193/ 2013成高真题及答案下载估分:/chengkao/zhuanti/20131010176/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威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五腊月二十寒夜

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答案」无名雕工的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阳刚之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

请分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句子的含义: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文中第四至九段是作者在烛光里以北宋天王木雕像为出发点而展开的一系列联想,请你分析烛光里的北宋天王木雕像这一情景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①使作者顿悟,时光的流逝“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②使作者觉醒,时光将“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③既回答了自己,又深化了本文主题。

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023189/

201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104193/ 2013成高真题及答案下载估分:/chengkao/zhuanti/20131010176/怎样理解文中“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这句话?

「答案」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大小取决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价值的大小。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答案」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捷、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

“三豕过河”的记载不合常理,“三豕”“己亥”字形接近。(意思对即可)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答案」 失意落魄,黯然神伤。

就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与无奈。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尔不群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名副其实

B.毕恭毕敬 垂拱而治 世外桃源 提纲挈领

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专题:/chengkao/zhuanti/20131023189/

篇二:重庆市部分区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高2016级高三入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

苑广阔

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

开征求意见。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

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呈现“一边

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争论仍旧在持续,而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解决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

从除夕开始放假,这样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如果真能增加假期长度,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争

论了,问题在于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不会突然把春节假期从三天变为四天甚至是五

天。

虽然目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七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可毕竟

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单位不会要求员工

非等到除夕当天正常下班以后再回家过年,而是会放松要求,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

由活动”了。这样一来,如果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

一天的假期。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这么人性化,同意自己的员工可以

在除夕当天提前下班回家;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

不稳定,万一今年换了一个领导或管理者,可能就从去年的允许提前放假变成了不允许提前

放假。更何况,这种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私假”,显得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比如某家政

府机关除夕当天提前下班了,但是偏偏有市民前来办事却找不到人,怎么办?

所以在我看来,在春节假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还是统一从除夕开始放假好,笔者

持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春节我们过了千百年了,

但是很多人年年过年却从没想过“年”的“核心”在哪里。实际上,不管是按照过年的传统,

还是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春节的“核心”就在从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

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守岁、吃团

圆饭、放鞭炮辞旧迎新,这一系列的家庭活动,才是春节最核心的部分,而背后体现出的亲

情、团圆、团聚等等,才是春节最核心的价值。

如果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

那么也就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

习俗。所以不管是考虑民意为重,还是从春节的“核心价值”出发,春节假期,都应该从除

夕开始放才更加合适。

(选自2014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起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安排的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向社会公

开征求意见。

B.“除夕是否放假”是全国假日办“改编”后的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约七

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C.“除夕是否放假” 的争论仍旧在持续,因为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

放。

D.“除夕是否放假”,作者的观点是“放”,因为除夕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

2.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作者支持除夕放假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最核心的部分是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家

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守岁、放鞭炮等一系列的家庭活动。

B.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错

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

C.春节假期从除夕开始,是出于对春节的“核心价值”的考虑,是对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

统习俗的尊重。

D.有关专家提出解决“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

放假,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因为有些单位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所以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

从初一开始放假。

B.有人反对除夕当天的“自由活动”式放假,因为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

前放假”太不稳定并且名不正言不顺。

C.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的人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如果明白了这个,争论也就

不存在了。

D.作者认为: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春节的“核心价值”就是春节中体现

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

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

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

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

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

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

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

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

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

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

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

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

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

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pí):附属的土墙。②甃(zhòu):修砌。③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④鞫(jū):审问。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略张广泗 疏:上奏

B.六年,疏陈民树杉 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

D.亲课诸生,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

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

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

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

他的远见卓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5分)

(2)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

收获大的道理。

(2)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与韩愈《师说》中

“表达的观点相同,即学生是

可以超过老师的。

(3)《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强化修养的两句:

“,”

(4)庄子《逍遥游》指出“ , ”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4分)

老刘喜秋香

李洪臣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

老伴已故一百零一天了。老刘半宿起来,打开灯,奋力地擦地擦窗抹完桌子后,赶快把

白日才买回的两盆亮黄的菊花摆放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今天,老刘胆量倍增,要冲出子女

为他找老伴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老家把和他同岁的寡妇秋香妹子接来。

这个日期,是秋香暗示给他的。老伴烧“一、七”那天,闺女菊花很懂老刘的心思,开

着车把她秋香姑接来。菊花牢记妈在家种地时,秋香姑和妈好得似亲姐妹,帮妈干活,帮妈

伺候瘫痪在炕的奶奶。奶奶拿她当亲闺女待,家里有了好吃的,都给她送一份。

那天,秋香刚进门就看到了老刘那热辣辣的目光,尽围着她发射。在菊花的示意下,秋

香把老刘拉到里间,掩上门,轻轻地给了他两捶,把菊花的意思变成了死命令:“嫂子没过百

日,不准你胡来,城里像你这样的尽他妈出洋相,老伴去世没几天,就领个来家,还形影不

离地到处瞎显摆,见了熟人,没说话,先咯咯咯地笑,丢死人了!”

秋香的捶暖温温的,把老刘一下子就捶到了中学时代。那时,秋香是四庄八屯的大美人,

老刘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状元哎。老刘上学,家里没有咸菜捎,秋香就把她家里的豆酱

饼子烤得黄黄的香香的拿给他。老刘就痴乎乎地认为,秋香要和他好呢。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老刘把秋香约到村头上,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结果,秋香变着脸,气抖擞地该出手时就出手,狠巴巴地给了他两捶说:“你傻了?不成材料!我关心你,是叫你考上大学,成人才!我已定婚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吧!”这时,老刘就听到了杏花姐在草垛后“咯、咯、咯”的笑声,还说:“使劲捶!”

也就是秋香的这两捶,把老刘捶得头脑清醒地进了大学,成了国家干部。

秋香对老刘有恩。老刘就山誓海盟:非秋香不娶,别说等一百天,就是等三百天也要等!秋香守了七年寡了,伺候偏瘫的婆婆(王婶),就是最贤慧的闺女也比不上。老刘想起秋香帮老伴伺候母亲的那些日日夜夜,今天,该是他大显身手帮秋香伺候王婶了。老刘决不含糊,在准备给王婶住的东卧室忙得汗流浃背,把才买的数字电视放到东墙边架好,把才买的可移动的高级便盆放到床边用专用布盖好,还有暖瓶、餐巾纸都各就各位。老刘有滋有味地忙着,就把孩子们给他制定的苛刻“婚姻法”抛到九霄云外了。

那是烧“七、七”那天,还是菊花去把她秋香姑请了来。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很明白,像老刘这样高工资,伺候窝里拉窝里尿的老母亲辛苦了三年的有功之臣,是城里老寡妇们争抢的对象。于是,烧完了“七”,家中浓云密布,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由大儿宣布了老刘找老伴的四不准:不准打结婚证;不准找有病的;不准找熟人;不准找拖儿带女的。这四不准把老刘和秋香成婚的道一下堵死了。老刘火冒三丈,喘气的声音,活像气棒在打气。

秋香一看他那张苦瓜脸,赶快把他拽到里间里,狠狠地拧了他两下说:“您就照孩子们说的办吧!”

“那咱俩就不用结婚了?”

“这事我从未敢想过。我是不会来找难看出洋相的。我要在家好好伺候老人!”

“我要把王婶接来,和您一块儿伺候!”

“您是俺亲哥哥,千万千万别犟了!”

“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八点整!”

自鸣钟一报时,老刘慌了。他怕孩子们来了捣乱,他要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便急三火四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楞是感觉年青了十岁。

老刘快速提着给秋香买的高档羊毛衫,夹起提包,刚走到门口就被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堵了个正着。大儿伸开双臂挡着,嬉皮笑脸地说:“爸,您那儿也不能去!”

老刘怒火中烧,质问:“为啥?”

“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

“就是那四不?”

“那是告诉市里老寡妇的,让您清静省力少费口舌呢。”

老刘正莫名其妙,楼下欢快的气车鸣笛声,给老刘送来了惊喜。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赶快往下跑。老刘从窗上一望,喜从天降,是菊花把她秋香姑和她王奶奶接来了。老刘立刻老泪纵横了。

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的开头“老刘要冲出子女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接秋香妹子来”,反衬出现在社会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再娶设置层层障碍的现实。

B.小说中间插入“老刘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的情节,为后文“老刘迎娶秋香”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耐人寻味。

C.小说中秋香贤惠、大方,菊花温柔、孝顺,这些人物和老刘一起构成小说的人物群,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小说要歌颂的对象。

D.小说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老刘和秋香这两个人物形象,比如“尽他妈出洋相”“到

篇三:重庆市“七校联盟”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七校联盟”高2014级联考语文科试题

命题学校:南州中学命题人:陈朝容 审题人:王微

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选择题表格内。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计日程功完璧归赵 箴言 (zhēn )冰雹( báo ) ..

B.既往不究揭杆为旗毗邻 ( pí )笑靥( yè ) ..

C.举止安祥破斧沉舟孝悌 ( dì )肄业( yì ) ..

D.竭泽而鱼默守成规狡黠 ( xié )筵席( yán )..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民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领导带头,群众自会不甘落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会有所好转

B.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定有原因。

C.张厂长平时讲话严厉,其实色厉内荏,对有困难的职工心肠可软了。

D.李自成本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后来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这个优点就丧失殆尽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第六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什么时候卖这么贵了?”李女士在给孩子挑选读物时说,“绝对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呀!”

B.“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冲刺。”

C.今夏早些时候,湖人曾对奥多姆存有兴趣,但后者先后卷入了醉驾、吸毒、离婚、与狗仔队发生纠纷等丑闻,这让紫金军团最终放弃了合作的想法。

D.鲁迅晚年,忆及年轻时读的两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说“虽然敬服那作者,但总不能爱”:一是但丁的《神曲》的《炼狱》,另一个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

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B.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

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

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

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二、(本大题共三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有关名著的改编缩写问题,多年以来聚讼纷纭,议论不断。但不管不同的声音有多少,各种

各样的改编本依然源源不断,流行坊间。这些改编缩写本,其数量之多,简直有把天下名著一网

打尽之势,纷纷冠之以?中国古典名著普及本??外国名著学生读本?,还有什么?袖珍本??卡通

本??速读手册?等,名目繁多,如乱花缭眼。

我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是不能改编缩写的,至于用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则

另当别论。单从文学这种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说来,改编缩写之举便有违常理。文学作品是一个生

气贯注的有机整体,是各组成要素之间撕掳不开的、血肉关联的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

经成形,便由不得别人来改动了。压缩了篇幅,减少了字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

的变异和退化,或干脆就是仅仅与原作名字相同的另一部东西。

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文学名著必须维持原貌,正如阿凡提的汤,必须原汁原味,我们爱读

《红楼梦》,因为那是曹雪芹的文字?,?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

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发散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

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改写者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看似无关宏旨其

实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无谓枝蔓,难逃朱笔的杀伐。有完整情节的作品尚不能

改动,更遑论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别的不说,就如汪曾祺和阿城吧,他们在作品里营造的

那种境界,流淌着的那种诗性语言,依样画瓢都学不像,更不要说什么改写了。

我想起了有阵子对京剧的改造。据说,为了让这个传统艺术能叫年青人接受,便去掉京胡月

琴的悠悠京韵,代之以?嘭嘭嚓嚓?的动感摇滚。这种被改造后非驴非马的东西,结果如何可想

而知。倒是和时下名著的遭遇惊人相似。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

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温吞,乏善可陈。这类东西不可能引起读者进一

步阅读原著的欲望,而恰恰相反,会严重地败坏读者原本不错的胃口。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名

著,还不如小时候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在速食快餐速配一次性等快捷型消费成为时尚的今天,名著改写之大行其道不是偶然的。这

种短平快的东西,无论对阅读上只想浅尝辄止装点门面的成人,还是考试应急的学生,无疑适销

对路。但提高素质实在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

染,这是一种作用于灵魂的过程,急于求成不得。那些风干的名著,那些被榨干了艺术汁液的纸

页,能给读者留些什么呢? (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3日)

5、(3分)下列有关“名著改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由于没有多少不同的声音,所以名著的改编本源源不断,流行坊间。

B.改写者只是抽取名著中的“故事”,而忽略了那些充满意味的细节。

C.有完整情节的作品尚不能改动,那些异乎传统路子的作品则更不可以。

D.在改写者看来,那些所谓的名著不如老爷爷讲的故事那般亲切有味。

6、(3分)下列不属于“文学名著不能改编缩写”的理由的一项是( )

A.文学名著是特殊的精神产业,改编后导致聚讼纷纭,议论不断。

B.文学名著是一个有机整体和组合,改编后质就会产生变异和退化。

C.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改编后就失去了原汁原味,不能维持原貌。

D.文学作品意蕴丰富,改编后引不起阅读欲望,倒了读者的胃口。

7、(5分)根据文中的观点,简要指出归有光《项脊轩志》片段的潜在的魅力。(用文中语句进行

概括)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珊珊

可爱。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晏子犯颜直谏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

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

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

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

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

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

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

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

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垄:田埂。B.据以其所有共我

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存:问候。D.今四封之民封:疆界。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

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

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

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

朝政一新。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3分) ②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4分)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流离,无人庇荫,当 自 求 诸 身

耳。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

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1)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①既东封郑,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题。(23分)

陈 面 包

[美]欧〃亨利

⑴在街角上开了一家面包店的玛莎小姐40岁,银行存折上显示有两千元存款。她有两颗假牙和一颗富有同情的心。很多机遇不如她的人都结婚了。

⑵有一个顾客,一周要来两三次,玛莎小姐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他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蓄着精心修剪过的褐色胡子。他说的英语,德国口音很重。他的衣服很旧,上面不是打了补钉,就是皱巴巴、松垮垮的,但显得很整洁,人也很有风度。他到店什么也不买,只买陈面包。⑶有一次,玛莎小姐看到他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污渍,于是便肯定这人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阁楼上,一面画着画儿,一面吃着陈面包,玛莎小姐的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她从房间里搬来了大减价时买来的一幅画,并把画靠在面包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上面画着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位贵妇人坐在冈多拉上,悠闲地用手划着水玩儿。一个艺术家不会不注意到这幅画。

⑷两天后,这位顾客来了,看到了这幅画。“你这幅画真漂亮,小姐,”她把面包包起来的时候,他说。“真的?”玛莎小姐说,对自己耍的小花头很得意。“我确实崇拜艺术和绘画,”她用“艺术”代替了“艺术家”。“你认为这幅画画得很好吗?”

⑸“那个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好。透视效果不真实。再见。”他拿了面包,欠了欠身子,匆匆走了。

⑹不错,他肯定是个艺术家。玛莎小姐把这幅画搬回自己的房间。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眸子多温存,多慈爱!他的眉毛多宽!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的问题———却靠陈面包为生!可是天才在得到承认之前总是要苦苦挣扎的。要是天才有两千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富有同情的心来支撑,这对艺术该多好呀!但是,这不过是白日梦,玛莎。

⑺现在他上店里来,常常会隔着橱柜聊一会儿,似乎渴望玛莎愉快的谈话。他一直买陈面包,从来不买蛋糕,不买馅饼,不买可口的莎莉伦饼。她觉得他开始显得更消瘦、更灰心了。她很想在他购买的寒酸物品中,加点什么好东西,但没有勇气这样做。她不敢冒犯他。艺术家有极强的

标签:重庆 高考语文 成人 重庆成人高考成绩 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