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招生 > 正文

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意识对现代审美教育的启示|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本文从中世纪基督教这一宗教发展的顶峰看,宗教一方面带着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从而使人在自我意识里对这种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另一方面,从中世纪宗教的时代因素出发,肯定宗教的真善美的理式。因此,宗教能更好地促进人理性的发展,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宗教对自我意识的摧残变为信念与信仰,引导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自我意识,宗教,基督教,中世纪,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B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根植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规定性。所以,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在《圣经.创世纪》第二章中,用伊甸园的神话,叙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发生: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1]
  神用七日造就天地万物后,人类始祖被神安排生活的“乐园”,其实质是对前自我意识之“人”的无我无知状态的美化和理想化,因为审美乃是以彼我分离为前提的理性过程。人被逐出伊甸园的过程就是脱离无我无知,亦即理性和知识开始的过程。人陷于理性和知识带来的痛苦之中,而宗教缓解了人类的痛苦,人类用宗教的途径去揭开自身理性的神秘,但宗教不打算阐明人的神秘,而是巩固和加深这种神秘。
  宗教的这种神秘在普洛丁处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也是他对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普洛丁认为灵魂要努力解脱肉体的束缚,凭清修静观,苦行默想,达到宗教的心醉神迷状态才行。从普洛丁的哲学系统看,可知他这种想法的核心――“太一”。神或“太一”最早放射出理智;接着就放射出世界精神或世界心灵,这世界心灵又放射出个别心灵;最后才放射出感官所接触的物质世界。正如普洛丁在《柏拉图的神学》中讲到:
  由于缺乏“一”的本性,众多的分化就永远不会终止,无限地将永远地无穷无尽。……无限者是完全不可领会,不可认识的。[2]
  因此,我们的意识要回到原始的那个将我们放射出来的太一时,就要努力地解脱肉体的束缚,践踏自己的肉体,忘却世俗的悲欢,忘却自身自然的原始的东西,因为它们生来就是丑的,而神的理式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
  中世纪基督教的艺术是它的“神秘”的表现。通过这种神秘,能加强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禁锢。但抛开基督教的神秘因素,它的艺术始终是绚丽夺目,有着丰富的外在形式语言和深刻的内在含义,把我们带入一个精神的、梦幻的崇高圣洁的世界。如圣母四分之三侧面的头部和微微低垂的眼神,把慈爱与温和表达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到纯净和强烈。它的理性正是人自我意识的根源所在,是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人们直观自身,认识自己全面本质的重要参照物。
  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又是愚昧可怕的,它的艺术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它的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也赞美上帝。但导致中世纪艺术衰落的原因不能片面地认为是基督教造成的,基督教作为神教只是恰好符合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他们利用艺术来宣传基督教,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束缚麻痹人民、巩固其统治。而人性的追求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理性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基督教的象征艺术使不识字的人能看懂的绘画的圣经、石头的圣经,用图解的方式、客观形象的方式再现圣经故事。从而给予人们道德的理念。使鲜活的灵魂包含着美的欣赏、需求、向往的丰富的人性追求内容,这是一种理性的追求。
  因而也要抛开时代问题,弃其糟泊。如蔡元培所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国内宗教救国思潮、孔教运动和教会教育势力,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战斗精神。它的实质是要用美育重建国人的信仰,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使国人破除愚昧而清醒,摆脱麻木而敏锐,从而达到改造国民性,实现思想启蒙的目的。所以“以美育代宗教”是时代的产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审美教育从人的成长的全面性、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出发,充分发挥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识,塑造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个性。因而作为理性与感性平衡者的审美教育,作为不是单一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
  审美教育是感性与理性的共同加入和有机结合。美育不只是具有感性品格,不只是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沟通理性与感性的桥梁。它一方面使人的感性人性化,另一方面,它又使人的理性人性化,从而避免人的理性由于过分膨胀而导致的非理性化。宗教使人的意识在其统治之下,使理性过分膨胀,使理性得不到滋润,正是审美教育发展人的感性,同时也有利于理性的健康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正式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他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没有其他途径。
  宗教作为根植于我们自我意识中的理性,它一方面带有神秘的色彩,针对人对神的期望而越加神秘,从而使人不能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从其时代的烙印――中世纪基督教的艺术看,它作为政治工具带给人们思想禁锢的恐惧。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宗教理式的真善美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应过多地苛责中世纪基督教,宗教在审美教育里是使理性能更好地促进人意识的发展。重要的是,它的精神结构,使得时代精神、社会心理和民族风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得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政治、 经济、 文 化行为保持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进而有效地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宗教作为一种道德手段,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金钱至上、 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良风气的滋蔓有制约作用。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留恋于享乐,特别是现如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使教育面对了一个难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对人健康人格的塑造。宗教的真善美的意识应作为审美教育的理性启示发挥其作用,加以引导,以信念、信仰的冲动力来制衡现实社会物质的,也就是感性的冲动力。理想价值观是靠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感召人们应当如何行事,进而形成一种既讲究实效、又承担道义,既主张竞争,又鼓励互助 ,既承认利益原则,又强调义利并重;既保护个人利益 ,又明确社会义务;既重视行为的目的性,又提倡手段的合理性这样一种整体社会价值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系。
  审美教育作为一种人格教育,它正确培养人的感知和情感,增强人与外界交流的能力,丰富人的情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而理性使感性具有了文明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再宗教里找到。正是宗教的理性,使审美教育有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的目的;而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宗教对自我意识的摧残变为信念与信仰,引导趣味和完善的人格。
  
  
  
  注释:
  [1]《旧约全书创世纪》.第 2 章第 1- 9 节。
  [2][古罗马]普洛丁.柏拉图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7

标签:基督教 中世纪 审美 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