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资讯 > 正文

[初中化学如何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就是将遗忘的知识重新熟悉,未懂的知识弄懂弄通,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熟练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观察、综合、分析等能力,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复习的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学习积极性、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缺一不可。为了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必须提前规划,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计划通常包括新课进度、复习进度、诊断考试安排、单元主讲及集体备课安排等内容。计划不是只针对复习阶段制订,而是在学期的开始就要做全盘考虑,并且注意细节的安排。如考虑好每次练习的目的、内容、题量、难度和梯度。
  中考复习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应发扬整体协作精神,加强单元主讲和集体备课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单元主讲工作主要侧重整体安排,集体备课工作则侧重细节研究。
  教师要研究考试说明和中考试题。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如今年中考的考试说明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方式采用理化合卷。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训练学生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并适应合卷考试。
  研究中考试题时,可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出发,从中分析命题的理念、重难点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指导师生有针对性地复习。教师还应研究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难易度或复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避免复习过程中产生盲点,老师应及时与学生交流,并针对问题加以改进。
  2.调控复习的环节进程
  在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他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中。
  2.1课前发动学生提供问题的反馈信息。使学生明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在复习的过程中,将历届学生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为探究的重点。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同教师教学相长。
  2.2课上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涣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接受、贮存、理解、应用情况。从而调整复习,以达教与学的和谐。
  2.3课后听取学生疑难问题的反馈信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必然会受各种干扰。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差异,教师收集真实准确的反馈信息,对下一节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2.4以形成性测试检查复习的反馈信息。在复习过程中,多次的测试是以化学知识系统为线索,将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结果跟教学目标相对照,借以考查所达到的程度与差距,及时发现和纠正教与学工作中的缺陷,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和对学生作出评价,这就是形成性检测。
  我除了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讲评试卷,还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试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以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调整复习计划,进一步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3.克服复习的两种障碍
  初中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学者感到困难的是:知识庞杂,记忆内容多,条块分割明显,彼此联系不紧密,因此学习往往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概念的记忆,以及不变的思维模式上,而缺少分析、对比、综合、推理等能力的训练。在初中化学总复习阶段,要注意克服两个障碍:一是由平时学习引起的分析、对比、综合、推理等能力的薄弱;二是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
  4.把精力用在疏通课本的内容上
  做习题固然重要,但对课本没有节节清、章章明,想越过障碍,提高学习能力,是不可能有的。“疏通”二字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4.1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把暂时遗忘的基本规律、“工具性”知识、必备技能等重新掌握并使之熟练。
  4.2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字、词都有其特定含义,不能随意省略变换。例如“化合物”与“混合物”、“浓溶液”与“饱和溶液”是有所区别的,“一种”、“全部”、“多数”、“任何”等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4.3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例如,氧气的性质、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溶质质量分数的配制、酸和碱的性质等均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加以佐证,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如果把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对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一一对应,就能记得牢,且理解得深刻。所以说,疏通课本内容的重要环节是将化学实验与具体化学知识一一挂钩。
  4.4在一章或一块内容复习完以后,可用“网络是否形成”衡量学习效果。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分析、对比、综合、推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复习使知识“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成网的知识或能力是一盘散沙,是知识的简单堆砌,会阻碍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
  还可以按章、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分别编网络。化学计算的网络包括化学式计算网、化学方程式计算网和溶液计算网等。
  4.5应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超过看书的时间,就像消化的时间往往超过吃饭的时间一样。“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多思、多问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切不可掉入茫茫题海中。把化学事实和原理从教师及课本那里学过来,经过思考、整理,形成自己的见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意味着已经真正掌握了课本内容。

标签:预期 复习 效果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