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作文 > 正文

78年高考作文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

"txt">一、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特点及走向

(一)多种作文形式并存

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三部曲”之旅。从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2004

年的15份试卷,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例为14︰1,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 而2005年的命题已开始从这一模式下解套,在16个作文题中,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只有7个(包括3个全国卷题目),而命题作文占有4席,供材料作文3个,材料加命题作文1个,图画型作文题1个。 “话题作文”已经不再一统天下,而是多种作文形式并存,并且各种命题形式

相继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已经不限定一个具体的话题,而只是根据材料给出一些启示和要求,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与这则材料的主题相关就可以了,范围比话题作文更宽泛,更少束缚,所以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里以2005年湖北卷为例,命题者在提供材料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而只是要求考生“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作文,“根据材料感悟”,“感悟”什么,怎样“感悟”,都未限定,范围十分宽广,这与话题作文相同,但与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命题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确立什么话题,确立什么主题倾向,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二度命题”,这就有别于话题作文。无独有偶,2005年的福建卷同样也是这样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也是先给出材料(两幅图),然后要求考生自拟话题作文,“自拟话题”实际上也没有规定话题,也只是启发考生注意从材料中引出自己的主题来作文,读懂材料是写作此类题目的关键。非常巧合的是,2005年上海卷也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命题者在给出了三个镜头以后,提醒考生“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辩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命题者也没有给出一个的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这也是一个需要进行“二度命题”的“新材料作文”。坦率地说,湖北卷和福建卷这两道题目命题形式是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的探索性,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但所提供的材料却不能让考生轻易读懂,恐怕一般的考生都会在读懂材料上煞费思量,审题的门槛太高,

不利于考生的发挥,与作文考试降低审题要求的精神也不合。

(二)体裁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近年来的话题作文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但淡化文体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说要依内容定文体,依自己的所长定文体,依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选择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曲尽其意。其实,分析历年

的高考题,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都特别适合写议论文。

而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大亮点是:体裁要求的具体化、多样化。话题作文可以文体不限,但如果全部这样显然就走入一个误区。一方面,“话题”二字,本来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并不一定就必然不限文体;另一方面,无例外的文体不限,必然导致有人回避本应掌握的文体写作。2005年的作文命题是对作文文体要求的一次校正,从各地作文题看,考纲要求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完全得到落实,不同地区的作文题,有的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如北京卷),有的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如湖南卷),有的要求写说明文(如重庆卷),加之试卷中语言表达部分对应用文的考查(如全国卷Ⅱ中要求写请柬等),2005年的作文命题可以看作是关

于文体要求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三)命题表现出共同的追求

高考作文命题从历史的趋势来看,限制性呈递减之势,而自由发挥的程度则日益增强。限定性主要表现在以前由政治化转向道德化;80年代中期有某种道德导向淡化的苗头,但主题有限定,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近墨者未必黑”。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思想评论,甚至“中性”的命题,如“习惯”“尝试”等。根本性的突破是基础教育改革展开以后,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目在价值上的规定性并无明显的线索可循,自由发挥的天地空前拓展。这样的命题可以叫做“无主题命题”。十多个省市自行命题以后,对无主题命题的认识趋于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专家们创造了一种完全开放的作文题:例如,“面对大海”“杂”“忙”等等,表面上是直接命题,实质上是完全开放的,完全开放意味着强制性主题的取消,同时也意味着自主立意压力的增强。对于考生来说,严峻的考验在于,无序的自由思考不能成为文章,极大的自由度,可能造成散漫芜杂,成文的最低限度是集中和有序。如何凝聚思考的焦点,成了对考生素质的挑战。还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题面和题干焕然一新,只有十个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任凭考生自由评论。这不但要求考生有凝思概括、逻辑拓展的能力,而且对其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挑战。一个没有足够课外阅读量,没有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是无法应对这

样的考题的。

2005年,自行命题的省市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湖南“跑的体验”,广东“纪念”,北京“说‘安’”,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上海今年的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性素材,它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仅需要独特的情

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它强调了过去我们多多少少忽略了的环节:独立主题形成于对无序材料感觉的梳理和提炼。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有对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诱导,题干中提示:“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话题作文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而北京的“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枝一叶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材料以外,提供了一

些指向智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了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诱导考生不但

要向感情,而且要向智性和理性升华。

这种无主题命题方式之所以能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超越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并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所以,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了考查的重点。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自己思维

具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点有明确的规定:要让学生在“知、情、意”三个方面,或者三个层次,得到全面的发展。知,是感知,或者通俗地说,是感觉,属于心理比较低的层次;情,是情感,在心理上层次要高于感觉;而意,是意志,属于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是智性或者理性的层次。知情意三个层次都得到发展,这是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自主立意,不但是作文的要领,而且是树人的根本。高考作文题智性含量的增大,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功能所要求的,高等教育和中等学校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科的理论性。没有一点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起码训练的考生,到了高等学校,是比较难以胜

78年高考作文

任抽象度

很高的理论课程的。

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强制性主题到无主题命题,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到迫使学生独立概括;历史的发展已经把智慧、智商,把理性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准绳,在校正以往不良倾向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三方面的问题:(1)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情感,是我们的

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2)培养全面踏实的写作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练就各种基础文体的写作基本功;(3)培养真诚表达的文风,学会具体的记叙,学会生动的描写,学会准确的说

明,学会辨证的思考,学会真诚的表达,应该成为我们专门训练的内容。

二、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

在平时作文和各类考试作文中,一大批说理浅薄、故事单薄、缺少层次的平庸之作成为了主流。

1. 学生作文中主要弊病

(1)审题不严,偏离题意

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①背离:在学生的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主旨完全违背命题者的意图,一点不

沾边。

②偏离:这类情况较多。有些学生审题意识薄弱,对文题只是粗略一看,不注意把握试题的内涵,结果重心偏移:或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或因为没有拟纲写跑了题,或将作文话题在没有“搭

桥”的前提下,生硬地去换成其他概念。

③模糊:故作高深,行文晦涩;或者不明确点题,以致阅卷者不能迅速看出主旨而判为离题作

文。

④偏颇:不少考生的作文,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缺乏见识和深度,见解平庸,观点烂熟平常,早已无须证明;或认识错误、庸俗;或出语绝对,好扩大,喜夸张,表述一个观点不留余地,非此

即彼,无节制地宣泄个人化的情绪。

(2)内容单薄,选材失当

① 空洞:全是条条框框,无一点细节,无事实,无引语,无“形象”化句子。

② 单调:素材少得可怜,全文证明观点的材料即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或只将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扩写;或作文材料再加一个寓言故事,不能充分论证观点或表现人物。

③ 陈旧:素材多但全是熟人。

④ 囫囵:有素材但泛泛而谈,且不知取舍,囫囵照搬,结果,素材中的一些细节与论题无关

系。

⑤ 雷同:素材虽多但素材的角度、范畴没有分别,几个素材只能发挥一个素材的作用。

⑥ 悖理:素材不能说明观点,细节不能表现人物。

(3)思维混乱,中心不明

① 散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无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感。

② 跳跃:思维随意跳跃,不讲过渡衔接,缺少引导阅卷者思路的句子,结果结构清晰度差,

容易引起误判。

③ 繁复:头绪复杂,波折太多,绕得阅卷者头晕。

(4)言不及义,表达贫乏

① 粗糙:词汇贫乏,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标点不正确,或字迹潦草,卷面不洁,严重影

响了“宣传效果”。

② 枯槁:言语单调少变化:记叙语言交待不清,或是平铺直叙,不能突出重点;描写语言不能充分展开,形象性差,文字显得空洞,干巴;议论语言不严密,且理论性差,常有以叙代议现象;抒情语言或火候不到,缺乏感染力。或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或过分追求形式的华丽而造成文章

内容的单薄、空泛。

③ 繁冗:一丁点儿意思,唠叨了几段;都知道的意思,已说过的意思,说了又说。

④ 晦涩:语言太主观,只有自己才懂;或语言跳跃太大,让人如坠云雾中;或者形象呈现太

多而没有必要的语言提示。

(5)盲目求新,文体混杂

① 刻意“创新”:有的学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

他们的作文写法上变形夸张,不伦不类,不像作文像游戏。

篇二:1978年3月26日,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文章发表于( ) A.《人

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78年高考

txt">1976年10月,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打倒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紧接着1977年底中国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高考。尽管那时我才16岁,刚上高中一年级,但我却意识到改变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我开始自己复习功课。从小学到中学,虽然一直是属于那种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但是那时的教学松垮,学习的内容也很浮浅,以前学过的内容也早忘记了。好在我有保存课本的习惯,我把以前的所有课本都找来,从小学开始复习。复习完以前学过的课程,我就开始自学高中的其它课程。

因为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拣起来了,有一次让我在班上风光了一把。那是一堂物理课,老师提问电量的单位是什么,叫起一位同学回答说是安培,又叫起一位回答仍是安培。这样一个个的叫下去,所有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这时老师已叫到在我班学习排名第二的同学了,但回答仍是安培。全班同学都齐刷刷的站在那里。这时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问了同样的问题,我答到“库仑。”老师带着生气的口气对大家说“听到了吗?电量的单位是库仑。都坐下吧。”

我又劝哥哥参加高考。哥哥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75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农业劳动,也当过民工修筑公路。那时像我们这样家庭有问题的孩子是不可能升学、当兵或当工人的。但当我劝哥哥参加高考时哥哥却执意不肯,说是即使考试成绩合格了,政审也过不了关。但我还是要求哥哥去报考,我说:“不就是五毛钱报名费吗,先考了再说。”看得出哥哥那几天很是痛苦,心里极为矛盾。一天早晨哥哥对我宣布要参加高考,说是“华主席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不能自己主动放弃”。从那以后,我和哥哥边一起开始复习,他的一些中学的课程还都是我给他补习的。在老家的土炕上,放一个小桌,我和哥哥点着油灯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困极了趴在桌上眯一会儿,爬起来又学。那时穷,连草稿纸都没有,我们习题演算都是在报纸的空白缝隙处完成的,或直接写到报纸上。

我的中学五十年代建校,建校之初有点像现在的试验中学,所以汇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这些老师有好几位后来都是北京的名师。其中教我数学的庞金鉴老师据说曾是傅作义身边的一名参谋。我是他的数学课代表。一天他把我叫到了他的宿舍,问我:“中国恢复高考了,你知不知道?”我说“知道。”于是他就

要及早准备参加高考,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虽然那时我已经动手了,但庞老师能对我这样偏爱,这样关心,让我十分感动,以至几十年之后我仍然不忘庞老师的恩情。

还有一位刘建华老师,他的学历好像并不高,但知识极丰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哪门课程他都能讲,对时事、世事也极有见解。一天上学的路上他遇见了我,搬着我的肩膀问我现在的学习情况。他得知了我的情况后对我说:“如果你能在三个月内学完高中的所有课程,那么你参加高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把握的。”

全乡(当时叫公社)共有三所中学,77年高考结束后为了集中师资力量应对高考,乡里从三所中学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了两个尖子班,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我当时虽刚上高一,但跃跃欲试想跳级参加这个尖子班。学校对我组织了专门测试,测试题就是77年数、理、化高考试卷。虽然当时我还没有学习对数、三角函数等许多课程,但学过内容的试题我大都会做,这样下来三张试卷做下来我平均分可达到70分以上。考后老师们议论:“李广诚没有参加77年的高考,要是参加了他就考上了。”

于是我跳级参加了尖子班,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给我加了一张小课桌。参加尖子班的第三天的一次物理测验,我居然考了全班第三名。物理老师当堂公布了我的成绩,并说“李广诚刚来咱班两天,就考了全班第三名。可以预料,下次考试他将是第一名。”也真巧,几天后的又一次物理测验,我真的得了第一名。我的语文成绩更是突出,虽然是在理科班,但我的作文一直是文理两班的范文。

乡教委对我们这个尖子班很重视。一次教委白主任到我们班来视察工作,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制定一个赶超计划,大多数同学都是听听而已,或简单写几个字应付差使。我却认了真,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数学赶超段朝霞,化学赶超房福萍,物理赶超孙长波。”要知道这三个人都是我班单科第一名。白主任看了我的计划以后很是激动,在全班宣读我的计划,并说这样的学生不上大学谁上大学?三个月后高考,我果真在三门功课上都超过了他们。但我一直领先的语文却只考了64分,在几门中分数最低。总分我全乡第一,是第一批录取的仅有的两名学生之一。

高考结束后,在家呆了几天,能否考上大学并无把握,就又背着书包回原班

上学去了。但这时老师讲的课程我已经学过,我就从一位老师哪借了一本高等数学自己学习,只是占了人家的一个座位。

一天,一位老师给了我一封信,里面就是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就收拾了书包回家了,我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连高中毕业证书都没拿到。更让我感到一丝伤心的是,十几年以后中学校庆,我作为特邀校友返校,但查一下校友名录,居然没有我的名字。

哥哥参加77级高考,78年四月份入学走了,我在78年10月步入了大学。短短几个月我家同时又两人考取大学,在村里成了一件特大新闻,乡亲们、同学们、老师们都来我家向我们祝贺,爸爸妈妈感到扬眉吐气。我也看到了给我办手续的那位村干部嫉妒或嫉恨的眼光,但眼光中也流露出许多无奈。

那个年代的日子如火如荼,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我也在这时代大潮的携裹下汇入了那个火红的时代,踌躇满志的走进了大学。我的生活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命运也从此转折。

标签:年高 作文 78年高考时间 78年美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