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周记 > 正文

【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方略】 现代教育技术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历培训和简单的知识更新,而是指教师在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所获得的发展,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人的一般发展和作为职业人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其目标。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是“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在于它是“学科专业知能”(学术性)与“教育专业知能”(师范性)的统一。学科专业知能强调学科教师对特定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解决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中“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专业知能则强调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AECT2004定义)。其目的不是为了在教育中使用技术,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讲究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已成为促进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方略
  1.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愿景
  一个愿景是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目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心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稳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建立教育技术素养愿景,并不是将教育技术停留在技术本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具体地说,应具备如下“6个6”(即6项内容,每一项包含6个方面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素养:(1)了解基本知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基本知识;软件开发基本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知识;网络教学基本知识。(2)拥有信息素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输出信息的能力。(3)掌握基本技能: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基本利用技能;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教学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能力;多媒体教室使用上的驾驭能力。(4)具有现代观念: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为主教育观;五大支柱教育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称为“5L”。(5)熟悉应用方法:视觉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听觉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方法;视听结合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方法;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媒体)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方法;多媒体教室及其设备的特点和应用方法。(6)具备艺术基础: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听觉艺术;数字视听艺术;语言文字艺术;课件制作艺术;现代教学艺术。
  2.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学习理念
  教育技术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学习过程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上,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学习的形式在拓展,其主要表现为:(1)知识性学习活动,即有预定资源、特定目标的学习活动;(2)体验型教益活动,即有预定资源、非特定目标的学习活动;(3)研究性实践活动,即非预定资源,有特定目标的学习活动;(4)不定型随意学习,即非预定资源,非特定目标的学习活动。教学范式也随之发生变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以实施教学为主向促进学生学习为主的转变、以传递知识为主转向以知识建构为主的转变、以提供课程向创建有力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质量向促进学生素质转变。信息时代,师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的环境中,两者获得信息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教师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出现,而应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由于使用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教师应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应用更多精力从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做教育的研究者,由“教”变“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学生的学习不应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以及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性支持。
  3.倡导校本研究的教学反思性实践与创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
  新的思想,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必然以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经验为基础,校本研究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以增强教师“造血”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交互地进行决策和行动,共同地进行探究,一个学习共同体就能够建立起来,这样一种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对教师有益,也能使学生受益。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能够在一起对他们的教学进行讨论,其结果绝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尤其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力的、更为一致的教学。以“区域性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例:(1)发挥“传帮带”优势。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传帮带”式的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与国际上教师教育的理念相切合,教学知识来源于教学实践,教学知识是在学校中创造的,教师的相互学习能够创造更多的实践性知识等等;(2)突破面对面局限。“传帮带”式的传统校本研修活动都是在面对面环境中完成的,在这种研修模式下,虽然有直接性的优点,但也有活动间断性、空间局限性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支持教师研修,能够突破面对面的局限,实现时空不限的开放式、区域性研修,也能够利用网络,将教师实践中、相互学习中所创造的实践性知识加以收集、组织、传播。(3)建立手拉手联盟。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相对均等的师资是重要保障之一。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成长,建立联盟式的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网络促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手拉手协作。(4)共创实践性知识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愈来愈凸现出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知识基础,由于实践性知识的特点,也意味着这种知识资源的获取、组织、储存、分享及应用更新,也都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动态性生成的。这四个方面,正是紧密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新途径展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工具、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资源。
  4.增强反思评价能力
  教师的发展经历过程是师范生一职初教师一经验型教师一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斯腾伯格和霍瓦斯认为“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量的差异,更在于知识在他们记忆中组织方式上的差异,这种记忆组织方式差异的内在动因就在于教师内在反思能力的不同”。舒尔曼曾说:“尽管教师通过接受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训练能够学到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大量的知识仍然是来自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反思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蕴含着资源与过程的反思评价,通过对自身资源与过程利用效率与效果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资源与过程优化教与学。
  5.走向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素质教育评价观
  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多倚重课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察;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性;关注结果,重视总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现代教育观念对教育评价作出了新的要求,即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择,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注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家长、学生、管理者等)相结合,评价主体多样化;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关注教育的增值。
  以上方略,是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基础,是教师出于自身的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投入的行动,是教师在共同的愿景基础上组成学习者共同体,结合革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高专业水平。这些方法策略超越了技术,使教师获得成长,而且,这些方法策略最突出的,是超越了培训的概念,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积极参与的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标签:方略 专业化 现代教育技术 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