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周记 > 正文

中国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落子中国村镇]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年来,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任直指村镇银行!   根据银监会规划,到2011年全国需要完成1027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因此,2010年将是村镇银行布局农村市场的攻坚之年。而惯走高端路线的外资银行将成为这场攻坚战的主力军,渣打、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都先后在农村金融市场建立了据点。
  有关专家指出,涵盖多领域、多环节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步履维艰,对外资银行而言也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几年前中资银行撤离农村市场后又卷土重来,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涉足村镇银行。外资银行在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上将遭遇国有商业银行的强有力竞争。
  
  外资行涌向农村市场
  
  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一直被国有商业银行视作鸡肋一一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特别是村镇人口分布极为分散,建设金融网点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业务。不仅工、中、建这三大国有商业银行裹足不前,即使是农业银行也只是维持着县一级银行网点的运营。县级以下则由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
  当中资银行大规模从农村撤军的时候,大型外资银行依然紧盯农村金融市场。银行家们戏称外资银行是“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推动“三农”顺利前进的“双轮驱动”。 而根据规划,到2011年全国需要完成1027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因此,今年将是村镇银行布局农村市场的攻坚之年。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中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
  在此背景下,一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涉足村镇银行。1月13日,西班牙国家银行和建设银行组建一个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的合资金融控股公司,并在3年之内设立100家左右的村镇银行。
  而外资银行反应甚至比中资银行还要迅速。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都已经成功在中国内地成立了若干家村镇银行。
  外资银行登陆农村金融市场,无疑是2008年中国金融界一道美丽的风景。2008年8月12日,汇丰大足村镇银行在重庆开业,这是汇丰在中国开设的第二家村镇银行,也是中国西部首家外资村镇银行。
  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就开始进军村镇银行业务,在湖北随州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至今汇丰在内地拥有了7家村镇银行,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地区网点最多的。
  此间,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也纷纷表示有意开拓中国农村市场。2008年10月7日,花旗银行获湖北银监局批准,成立两家贷款公司,分别位于湖北省的公安县和赤壁市。两家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1700万元人民币,不吸收存款,只针对当地开展贷款业务。新成立的贷款公司将提供抵押及无抵押贷款。这是外资银行在中国首次获批设立并推行贷款公司。
  此前,世界银行入股的内地首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南充美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落户于四川南充嘉陵。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是为微型和小型企业、农户以及个体工商户提供信用、担保和抵押等多种方式的小额贷款。渣打银行也已推出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即企业可无抵押物,凭借信用向银行贷款,最高可贷到100万元。
  2008年10月15日,福建省首家由外资设立的村镇银行――永安汇丰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这也是汇丰银行在内地设立的第三家村镇银行,最早设立的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已经运行了十个多月。
  事实上,外资银行对于中国农村金融的兴趣由来已久,有关外资金融机构欲参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消息不绝于耳。
  专家在对入股中国银行业的外资银行进行分类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外资大银行力图入股国内大银行;而中小外资银行则欲收购中国中小银行的股份,显得十分“门当户对”。
  这种现象的背景在于,国际大银行入股中国的五大银行,主要是想依托其网点优势扩大自身市场影响,以便与中资银行达成优势互补。由于他们不屑与中国的中小银行业合作,这为外资中小银行涉足中国预留了空间。
  外资银行参股农信社的意向颇有新意。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启动了首批八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引入民营资本成了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外资的进入却一直被忽略。倘若外资银行入股农信社成功,这将是中国的农村信用社系统首次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这意味着,外资银行的烽火已从优质的国有大中型银行的争夺战中渐次引燃至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并最终延伸至农村信用社。
  有关专家指出,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逐步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与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竞争很不充分、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更迫使中国金融机构的决策者作出新的思考和判断。
  
  村镇银行今年“大提速”
  
  长期以来,中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谈农村色变”、视农村为洪水猛兽,要么纷纷从农村撤离机构,要么把从农村吸收到的资金调度到城市里使用,发放给发达地区一些大项目,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金融的缺位。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中资金融机构不看好农村金融,而作为局外人的外资金融机构为何却青睐农村金融?
  有关专家认为,这就是外资银行的精明之处。他们看好的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力图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因素。与改革开放初期他们看好沿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必然离不开金融的全面支持,国家在农村金融上一定会出台一些优先发展政策。在揣摩国家政策意图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外资银行要比中资银行高明、果断。
  农村金融三驾马车――农业银行、农发行、农信社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布局,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最近几年,很多新型农村机构相继出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也开始进入农村。
  然而,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任直指村镇银行!
  根据中国银监会制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发展规划》,到2011年全国需完成1027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而按照实际进展,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开业以来,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已开业村镇银行仅为148家。
  为避免三年规划“落空”,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将在今年大规模推进。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今年新设立村镇银行的目标定在700余家,接近去年增量的十几倍。
  业内人士表示,农村金融市场有比较多的问题,银监会试图引入外资银行,应该是希望它们能发挥鲶鱼效应;另一方面,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农村金融建设。由此看来,银监会放宽外资行经营农村银行业务的限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进入农村的政策,允许外资银行通过子公司或境内注资的全资子公司经营不同县镇的业务。完成本地注册的外资银行对上述消息表示振奋,称会“尽快跟进”。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必然发展壮大,外资银行适时进入农村,可以抢占先机。
  尽管全国现有3万多家以独立法人形式存在的农村信用社,但其总份额还不到整个银行业的15%。根据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农村每年资金需求的缺口大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仅靠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资本实力、服务力量,显然难以满足占全国70%人口的9亿农民的金融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次贷危机在西方经济体中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趋势。实体经济的下滑风险必将对未来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广泛冲击。外资金融机构争先切入尚未完全开发的农村金融市场,也是为了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农村金融较零散且单笔利润微薄,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并不是没有投资机会或回报率低于城市。
  事实上,业界很看好村镇银行强大的获利能力。在利差方面,中小涉农企业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利差高于城市。而目前大中型城市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利差越来越少,银行亟待开发新的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外资银行投资中国农村,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短期内不一定盈利,甚至出现亏损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企业利润由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构成,巨大的潜力也就意味着巨大的未来利润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银行目前热衷设立村镇银行的意图就很清楚了:他们希望在资金充裕的城市、大企业集中的地区开设网点。如渣打银行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开设村镇银行是向着蒙牛去的。汇丰银行新近成立的村镇银行选址北京密云,而密云经济开发区汇集了伊利、太子奶、今麦郎、韩国万都等知名企业。
  当然,不排除外资银行希望通过开设村镇银行,换取其它领域更多实惠的可能性。比如,利用在边远地区开设一家网点“换取”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增加网点的许可。
  
  外资行面临乡路隐忧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缺少竞争,市场潜力大。北京清华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现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需求,但现有银行只能满足60%,农村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更仅有50%。为此,银监会大举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目前中国已批准23家新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开展业务。
  而从前期经营实际状况来看,有力地反驳了“农村金融市场无利可图”的说法。去年中外金融机构在农村共筹集各类资本1.27亿元,资产总额达3.2亿元,存款余额1.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其中8家已经开始盈利。
  既然如此,为何大中型的中资银行还将农村市场拱手让人?一位中资银行的中层所提出的顾虑或许是一种解释。“中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尚未形成长期性的激励机制,高层在任期内难以形成长远的战略发展思想,而农村金融是费力不讨好,高层都不敢轻易冒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如果有一天中资银行在传统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他们可能会慢慢转向农村市场。其实,如果让花旗和汇丰在国内所做的业务完全与中资银行一样,他们也不会选择“下乡”。土壤和环境决定了一个经济主体的基本经济行为。
  但是在对农村市场并不熟悉,网点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或许外资银行的这种尝试最初效果并不理想。
  不容忽视的是,根据央行调查,中国农村很多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在50%左右,有些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甚至达到80%以上。而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缺乏抵质押物以及农业生产的高不确定性,对外资金融机构形成强烈的考验。
  某外资银行上海分行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农村设立金融机构,肯定不是绝大多数外资银行的主要战略,因为成本太高了,没办法在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地区开设网点。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市场,并非一片坦途,对农村信用状况的不了解以及营业网点的稀少是外资银行的软肋和短板,而在这些方面,中资银行恰好有相对的优势。
  而外界都以为中资银行几年前就开始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显示,未来外资银行在开拓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仍会遭遇国有商业银行的强有力竞争。
  自2006年3月开始,汇丰银行出资1000万元联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为期3年的中国农村金融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现状、农村的金融服务现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模式研究等四方面。
  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调研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中资银行仅仅是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在农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中资银行吸收了17%的富裕农户的存款,而只给5%农户发放贷款。
  香港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郑海泉坦言,汇丰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将面临巨大挑战。汇丰虽然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仍然陌生。通过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汇丰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也会了解得多一些。
  事实上,渣打和汇丰的高层显然都有所准备。在回答打算何时盈利的问题时,他们都一致地表示,目前更多的是尝试。
  分析人士表示,外资银行没有在中国农村市场游过泳,但理论上懂得游泳的姿势要领,它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
  的确,渣打和汇丰在农村金融领域一直表现活跃。渣打在印度、尼泊尔、南非等13个市场上都曾实践过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在城市网点尚未布局好的前提下,外资银行进军农村的速度不会比其开拓城市市场的速度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外资银行的重点也将不会在农村。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外资银行投资中国农村,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是一种长远战略,他们主要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短期内不一定盈利,甚至出现亏损也是可以接受的。
  外资银行开始进入农村金融阵地,凭借这个小小投入,它们已经在中国的农村金融领域伸出了“一条腿”。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市场的前几年账面也一直亏损,后来却盈利巨大,外资银行觊觎农村金融是同样的道理。FIC

标签:落子 村镇 中国 外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