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告书 > 正文

让历史课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怎样才能使一堂历史课有效?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懈追求“三维目标”,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即通过调动兴趣、激活思维、秉承德馨三个层次的努力,来达成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历史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一、调动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注意课前导入
  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方式非常重要。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也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导语,还可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音乐,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步调动起来。如学习《建筑奇观》这一课时,我先播放制作好的赵州桥、大运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视频,当这些图片和视频出现时,同学们立即被震撼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感叹这些建筑是多么的雄伟壮观、无以伦比。这样,同学们就兴趣盎然地进入到了历史学习中。还比如,学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时,我就让一男一女两同学先表演一个小品,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对话来猜猜他们饰演的人物是谁,然后说出他们表演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地提高了。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直观性强,文、图、形、声四位一体,更有动画、录像、录音的效果。历史课程的多媒体资源丰富,可通过网络进行收集。但收集来的多媒体不能简单的引用,应通过加工、剪裁和编辑,应有针对性,与课程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实际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过程,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心血。
  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再现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让学生更直观的来认识那一时期的历史史实,使学生更易接受历史知识。例如:学习长征、开辟新航路时,可用动画来动态演示长征路线和航海家的航行路线,特别是学习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时,他所航行的路线可制作一个动态的俯视图,把路线用动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环球航行”的概念;学习我国对外开放时,也可制作一个动画,动态演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形成过程,这种动态的演示会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空间概念更强更直观,掌握的历史内涵更丰富。 这样在短时间内就能让学生明了如此丰富的历史内容,并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另外,还可以观看反映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片段,如《林则徐》、《亚历山大大帝》、《三大战役》、《甲午风云》、《1492征服新世界》等等,让学生去感知历史,感悟历史。比如,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欣赏古代书法、绘画、音乐、建筑、雕塑艺术,这样做也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挖掘成语典故,创设历史情境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故意蕴丰富,充满哲理,活力无穷,有些典故还充满生活意趣,对初中学生富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研究和挖掘,并不断改进表达形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发挥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学习春秋五霸时,可讲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退避三舍”,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学习巨鹿之战时,讲“破釜沉舟”;学习陈胜吴广起义时,讲“揭竿斩木”;学习唐太宗任人唯贤时,可讲“房谋杜断”等等。又如,在学习故宫的布局时,课前先准备好纸板,分别写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交泰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等。上课时,让学生持纸板按照布局自动站队,站错了可以相互纠正,并说出这些建筑物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更深入一点,还可以要求学生讲一个发生在该建筑物内的历史故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个小游戏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效果特别好。需补充一点的是,在教学前应让学生有所准备。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历史课堂之外可以大有作为,比如动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办板报、手抄报,编排历史话剧,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历史知识抢答等等。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需要多学科协作,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以至社会的参与,也需要平衡学生的精力。总之,历史课外活动不一定要全面开花,但一定要有。历史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好作用,捕捉时机,作好取舍,平衡得失,评估效果。
  二、激活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采取启发式教育,巧妙质疑,引导学生挖掘课本的潜台词,发展学生判断、分析、推理、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从学会历史到会学历史。
  1.层层设问,启发思考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因此,学生要善于思考,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学习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为什么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来进行?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什么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老师通过这样的设问,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让脑筋开动,让思维活跃,并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如,在介绍“秦统一前各国不同的货币和秦两半钱”时,可让学生想想这些不同的货币都像人们日常使用的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总之,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2.古今中外,纵横联系
  将古代史与近代史、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相结合,对历史现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分析、比较、总结。 比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古今改革问题、中国国家统一的问题、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中外思想的解放运动、中外友好交往和中国近现代外交等等,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国与世界的问题,培养其对历史的理解力、归纳概括能力、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3.看图说史,想象描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插图、插画进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对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使用的耒耜进行想象,推测它的使用方法;观察《清明上河图》,想象宋代的社会生活并加以描述等等,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自主思维、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秉承德馨
  也就是通过主动学习历史,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沟通,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1.要有一颗爱国心
  历史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教材。如学习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学习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进行国耻教育,使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学习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过程,让学生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历史教学中,以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时地评价、鼓励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并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以及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东西,如对真理、正义、诚信、责任感的追求等。

标签:焕发 活力 生命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