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证书 > 正文

[中学生体育课兴趣培养之我见] 中学生使用手机之我见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针对目前学生对体育课学习不感兴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体育教学可通过“正确引导”、“精选教材”、“优化教法”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教学 兴趣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能让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却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兴趣,认真引导并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个体的内化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因此,只有让教师从兴趣的培养上加以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改观体育课的现状。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明课堂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等都有着重大作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
  1.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不注重学生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只有端正锻炼态度,只有培养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例如,在练习耐力时一般采取的是跑步,但是学生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不迭,更谈不上对跑步练习耐久力产生兴趣和习惯,而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耐久力呢?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特别是男同学),一听跑步就叫苦,可一听踢足球就来了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使学生的跑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指出:“要想踢好足球,必须有充沛的体力,否则一切都是白费”。那么,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耐久力,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只有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才能体现教育的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就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利用竞赛方法,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促进兴趣的产生和保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4.从微观上加以剖析引导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着重向学生介绍中长跑能增强人体心脏及物质代谢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器官的机能,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使学生明白参加长跑的目的,就必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的方向转化。
  二、精选教材,身心愉悦
  研究表明,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就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体验、主动钻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教学要善于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材。
  1.密度与广度相结合
  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趣、学有所得,是扩大学生身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只是在某一个方面片面地深入,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出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就会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倘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内容过于多样化,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如同“蜻蜓点水”一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只有不断加大密度和广度,才能让学生学到扎实的东西,为身体打好坚实的基础。
  2.情境与自然相结合
  教材的枯燥与乏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体育教学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活动联系起来,以恰当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相联系,可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让学生在边做、边说、边唱的气氛中完成动作;也可通过模拟阅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等。
  3.健身与快乐相结合
  让音乐、舞蹈、游戏进入体育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愉乐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优化教法,助兴固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1.讲解精、示范细
  教师简明扼要、风趣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讲解以及轻松自如、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是增强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如在弯道跑教学时,教师可将弯道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编成 “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面小”的顺口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如教师示范跳马练习腾空时的“身轻如燕”,和落地时的“稳如泰山”,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
  2.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认知的需求,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产生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体育是一门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于一体的学科,可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调用、剪贴等功能,帮助学生及时突破学习的难点、快捷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可以科学地对体育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等,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实现由无趣向有趣、有趣向乐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转化。
  总之,兴趣是学习和进步的源泉与动力,体育课兴趣更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体育教学可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心理》
  [2]《体育心理学》
  [3]《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标签:体育课 我见 中学生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