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证书 > 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说话能力 孩子说话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开展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强“说话能力”训练。课堂上的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和背诵,给说话能力训练打好基础;朗读旨在提高口语阅读能力和对口语表达方面的鉴赏力;背诵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为说话增加知识储备;“看图说话”的练习,复述、讲故事、描述、评述、口头作文和讲演等方式训练说话的基本技能技巧。可见,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是训练说话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训练学生讲整段整篇的话,要让学生勇于面向多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那种仅仅面向一个人的简单对话。那么,如何加强“说话”训练,让孩子尽情绽放“说话魅力”?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孩子充满智慧的说话能力,大力发展学生的说话个性。
  一、让孩子“敢”说
  1.观察学生说话现象,追溯其原因。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常常是手举得高高的,有的惟恐老师看不见而站起身来,有的甚至着急地喊起来:“老师让我说!”……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这种现象,固然与学生在心理上由“自我中心”转到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评价等因素有关。但是,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给予很好的保护。如:对“抢答者”的严厉训斥;对“误答者”的讽刺、挖苦;对“未答者”的冷淡漠视……
  2.保护学生的表达欲,发展学生的说话灵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由于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都被束缚着。他大声疾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经观察分析,课堂上学生“极不尊重”的插话,往往是他们在有疑问、有不同见解时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而这些插话正有可能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如果因为没有得到教师的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那么这火花随即会消灭。久而久之,真正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就会因此而不能发挥其特长。所以,我们提倡: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提供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为学习而兴奋,真正发展学生的说话灵性。
  二、让孩子“想”说
  要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1.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如《狐假虎威》一课,可这样引导:“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肯定是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今天要讲的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读完课文后,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问题无疑成了点拨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他们兴趣浓厚,像侦探一样,到课文中寻找各条线索,答辩、解释这一奇怪现象,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已见。
  2.创设情景,童趣表演。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进行,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乐说的动力。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孩子们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口语,又增长表演能力。
  3.设置擂台,比赛激趣。开展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比赛,内容可以是背儿歌、朗读课文、讲述故事、诵读佳作等,赛后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个,由班长记录下来,比赛结果一周张榜公布一次。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让孩子“会”说
  人人都会说话,如何做到“会说话”,说的得体,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1.模范带头作用。有这样一句话:“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用教学语言粘住学生。学生如果能长期受到优美教学语言的熏陶,必定会对语文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2.抓好词好句的日积月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好词好句的大量积累与借鉴,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采蜜本”――好词好句摘录本,把课内外接触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积累多了,用起来自然就会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妙语联珠。
  3.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引说。学生不光在学校面对自己的老师与同学,还要接触复杂的社会成员。学习说话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教师要多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街道进行社会调查、人物访谈、产品推销等活动,接触各阶层的人,从而来锻炼自己的口才与实践能力。如: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从课外生活中引说;从电视节目中引说……
  总之,在教学中,应寻因索果,理清脉络,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要启发学生多问个为什么,事情的始末缘由、来龙去脉,文章的结构顺序、选词用句等,也就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要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就为“说话”训练打下了丰厚的基础,促使学生达到“会说”。说话训练贵在实践,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内、课外相结合,努力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标签:说话 培养 能力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