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证书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的自行建构。即数学教学,最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针对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实践、尝试,现把我的一些粗劣的做法介绍如下:
  首先,要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这包括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辩论;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合作等等。比如数学课不要只讲求结果,还要让学生把数学活动的过程用语言的形势表述出来,而且表述的时候,要完整,条理;对某个数学结论,要进一步得说明理由,并且解释的要有理有据,要有原因,有结论。再比如辩论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围绕辩论的主题,层层深入,以理服人。告诉学生倾听,并不只是用耳朵听,还要用脑子听,用心去听,即别人发言的时候,除了静静地听之外,还要及时理解发言者的意思,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告诉学生在提问题的时候,有两种问题可以问:一种是明知故问,即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可以以提问的形势加以强调,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第二种是不知才问,即问一些自己确确实实不理解的问题。在培养学生合作的时候,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这是开展有效合作的软件;其次再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巧,比如分工明确,选有主持人,等等。当然每一项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小课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去探索。
  第二、利用外在的评价措施,促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小组在订正、检查作业的时候,学生疲于应付、漏洞百出;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自学与否,自学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很好的显性标准去衡量,很大程度上依靠孩子的觉悟;另外,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好学生独霸课堂的现象,而大部分学生只是甘心做一个旁观者。所有这些现象说明,小组活动也好,学生自主学习也好,都要有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对待学习的责任心来作保障,这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内在的,长久的动力。如果没有形成这种内在的需求,一切活动,都会流于形式。我们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内在学习动机时,要先利用外在的一些评价、激励措施,如积分榜,红星榜,或是成长树,星星月亮太阳等级制等等,并且定期变换评价方式,保持学生对这些评价方式的兴趣始终不减。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关注孩子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建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慢慢得由外部的刺激转化为内在的一种需求。
  第三、要克服教师在课堂上"霸语权"的惯性。
  在课堂中,教师们往往会沉不住气,总感觉学生说不到自己心坎里去,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学生说不一会儿,教师就会接过话头,或是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学生也就不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自己总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从而找不到足够的自信。还有一种情形是教师总是感觉,自己不强调,学生就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所以自己就滔滔不绝地重复。这样做,孩子始终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效果也不是很佳。所以,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控制住讲话的这个惯性。教师要先从自己的思想意识上承认孩子是有很大潜力的,给孩子们充分的信任,从而也就能自然的做到收住自己的嘴巴,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表现。教师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的潜力,那么神态中也就自然地流露出对孩子的期许,孩子们也就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从而能够很好的表现真实的自己。
  第四、 进行有效教学,保证课堂的高效。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似乎有一些"左倾思想",即过份注重了学生习惯的训练和培养,而忽略了课堂效率的保证。所以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是没有时间做练习等等。我认为,培养习惯和保证高效,就象天平的两个托盘,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抛却了课容量,来单纯的训练孩子的各种习惯,那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是在大量的有实效的数学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而不是等集中突击训练习惯,等有了习惯再去做其它的数学活动。而要达到高效的课堂,我们仍然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
  当然,我们需要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即在数学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出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孩子们。

标签:浅谈 如何实现 小学数学 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