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公证书 > 正文

生活感悟经典句子_在实践中感悟,在解决中提高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要让小学数学教学富有实效性,使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出能力突出的学生,就必须贯彻好“在实践中感悟、在解决中提高”这个教学理念。具体而言,就是既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又要环环相扣,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感悟 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这句话也是真理。如果没有学生的自觉实践、亲身感悟,即便有再好的老师,再优越的教学条件也是枉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这也证明了学生自觉自愿的感悟、探索的必要性。特别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如果没有小学生的实践感悟、问题解决,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解决中提高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感悟,学到知识。例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个魔袋,里面装很多物体。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可以指名学生上台摸)。然后让学生拿出每一个学习小组内的魔袋(教师事先交代小组长准备),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摸一摸。然后教师让摸到的长方体的同学把手高高举起。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判断是长方体的?生1: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有六个面,而且对边都是相等的。生2:凡是长方体都有八个角。生3:长方体中有四条边是窄的,有两条边是宽的。教师:尽管同学们判断长方体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如果把大家的这些判断依据综合起来,那就是分别从面、顶点、边等方面揭示了长方体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根据这些特征自己制作长方体。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用这些材料加上你们的巧手,你们就可以做出一个或两个长方体。要做得又快又好,就需要小组合作。制作材料有方形纸板、萝卜、小棒、插口、刀、刀板、透明胶等。制作时,要小组合作,边观察、边制作;边读书、边修正,并组织讨论汇报语言,力求发言精彩。这样,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独立感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在整个教学阶段,探究的目标一直围绕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展开。首先,在“摸长方体”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唤起头脑中的旧知,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使学习者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进行了足够的探究材料的准备,这为成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基础。其次,做“长方体”的过程中,充足的探究材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制作长方体。制作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观感知和生活经验,在做中观察、做中模仿、做中验证、做中修正与发现,成功地通过切、插、围等不同的方式,制作出不同的长方体。把实物、模型、表象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二、环环相扣,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浅显的问题入手,通过一个个相互关联的、步步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内容的探究。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第一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初始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数学乐园玩一玩?(出示装球的盒子。规定摸到黄球老师赢,摸到红球小朋友赢,每人至少摸20下,不准偷看,一人一次轮流摸。)第二步,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首先做好分工,师生合作进行游戏。
   摸球结果记录表
   袋子里有红球( )个,黄球( )个
   摸黄球的次数 共( )次
   摸红球的次数 共( )次
   然后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的猜想对吗?
   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黄球的确比白球多所以黄球出现的可能性比白球大,赢的可能性大。
   第三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启发:大家想想,我们怎么样才能使游戏更公平呢?学生1:让可能性都相等;学生2: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就公平。根据学生的要求,重新开始游戏。教师:这次游戏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1:白球和黄球出现的次数差不多。学生2:游戏公平了。学生3:那为什么游戏公平了,双方赢的可能性相等,但我们摸球时还会有输有赢呢。教师:是的,游戏双方赢的机会均等,但实验游戏结果,一般仍可能会有输赢,这正说明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秉着“在实践中感悟,在解决中提高”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设计为:问题情境――猜想――教学模型――操作验证――结论――解释应用,力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悟,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引导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只有突出实践性,为学生创设运用的机会,才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恰好是实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素质目标的重要渠道。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提炼和浓缩,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只有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感悟、在解决中提高的机会与条件,再加上教师的巧妙点拨、恰当引导,才会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标,学生才能在自己独自思索、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真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素文:《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探究》
   2、钱雷中:《浅议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

标签:在实践中 感悟 提高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