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初中科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情境化教学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科学学习情境化有利于学生循着科学知识产生的脉络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情境化 教学策略
  
  科学“情境化”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初中科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科学课程的理念。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为在教学中贯穿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方式之一是在科学教学中不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是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也就是科学教学“情境化”。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注重“情境化”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发展和认知特点,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某种认知情境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在有利条件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有效性。
  1.利用真实生活的实例设置“情境化”的课堂教学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意味着情境创设要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以真实的生活实例为基础,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如在“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以下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1:(游戏)用手拿住两张纸张,相隔3―5厘米,当你对准它们中间吹气,两张纸张之间的距离将发生什么变化?
  情境2:(动画展示)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很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小舰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两船相撞。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情境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利用生活常识和实验创设提出猜想建立假说的情境
  科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科学源于生活,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科学原始现象的设置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重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平台,而且架设了一座联系“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时,刚好是星期四上午第一节,我一进教室就展开调查:早餐吃了吗?分组回答后我当即取出刚从食堂买来的两个肉包,并倒上一杯开水,请未吃早餐的王刚同学上来把这两个肉包吃下去。当他津津有味地吃下去后,我突然抛出问题:肉包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两个肉包现在“旅游”到何处了?它们是如何“旅游”的呢?如此提问,引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及体验,学生们讨论异常激烈。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板书:肉包如何消化与吸收?尤其是这个问号画得很大,而且是彩色的。学生情绪高涨地围绕这个主题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小结时我将“肉包”两个字改成了“食物”,就结束了本节课。因为学生已能自主地将“肉包”换成“菜包”、“萝卜包”进而是其他任何食物,无须我再多言了。
  3.科学课堂“情境化”教学时应融入情感教学
  情感性是情境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维度,情感性是指教学情境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学生优秀的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凡的功能,在有血有肉的学习情境中,知识、思维与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事件中,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中可以以一个真实的“女大学生救丹顶鹤的故事”作为整节课的课堂亮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MTV,创设问题情境,以真实感人的事件震撼学生,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学生观看MTV时,适时提出问题: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值得吗?
  可可西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对于初一学生,他们对这片土地很好奇,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了解。当他们从老师的课堂上了解到这信息时,无比高兴,对可可西里充满着热情,他们真想自己到那片土地上看看。可可西里的故事很吸引人,也很感人。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被称为“美丽的少女”。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
  可可西里引人注意的是那里有着命运坎坷的藏羚羊。当学生了解到如果人类不去打扰藏羚羊的生活,不去枪杀它们,它们就能在那里生活得自由,生活得好好的。
  这里不只一次让学生体会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明白了藏羚羊的生理特征,对藏羚羊强大的生命能力感到骄傲和羡慕,激发他们喜欢藏羚羊,同情藏羚羊。
  特别当学生读到是因为藏羚羊的身上有着世界上最优质的羊绒,才会遭到人类疯狂的屠杀时,他们震惊了,他们开始担心藏羚羊的生命前途。
  二、在科学教学中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有“情境化”的思考
  编导“情境化”的科学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编导一些以真实的科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依据的习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举几例说明。
  例1.听听自己的声音: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出来。你认为播放的声音和你的声音相同吗?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声音,会觉得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而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像?
  此题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及听觉的形成,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而且会很感兴趣地解决它。
  例2.小明是位喜欢观察和思考的同学,冬天,家里经常开空调,每次开启空调时,总发现电灯要暗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此例联系常见的生活实际,若要正确解答,则需要把家庭电路中的线路和用电器简化成串联电路的“模型”。通过此类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培养学生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科学模型的能力,提高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解答,不再感到枯燥、厌烦、有压力。通过对习题的解答,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且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情境化”科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有效性的科学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程科学标准下的科学教学,我们应重视“情境化”,研究“情境化”。
  
  参考文献:
  [1]崔金赋.情境教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耀村.初中科学――情境题?探索题?应用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杨封发.生活漫画――初中科学学习的催化剂.上海教育科研,2006.5.

标签:情境 初中 教学策略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