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计划 > 正文

[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 如何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组织形式的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它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根据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阶段的符合自身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活动中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课间 小学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80――01
  1 提高体育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1.1 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小学大课间体育课题的研究首先加强了体育教师对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体育基础知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扩大了体育知识面,让体育教师在具备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胜任并指导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其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让体育教师学会了不断总结和积累。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体育教师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记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另外体育教师还必须养成收集整理体育文献资料的习惯,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对题目研究也能提供多方面的理论依据。最后,大课间体育活动让体育教师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学会如何选题。体育科研工作是一项从选题开始,然后开展课题研究,接着进行构思设计和实施方案,最后整理成成果的一环扣一环的系统工程。通过选题,保证了课题设计的全局考虑,研究对象的确定、使用材料的运用以及论点的提炼等等都能顺利进行。
  1.2 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自身的思想素质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能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体育教育观念、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地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也必须怀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专业知识素质方面,体育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不受陈旧观点和模式的束缚,用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发展一致的教育理念。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传授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
  1.3 提高体育教师信息采集与应用能力
  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让体育教师提高了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和吸收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提高了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再利用、信息交流与选择的能力。善于运用体育信息解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让信息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让信息成为拓展自己眼界、延伸自己思维触角、同外界建立多边协作的起点。
  2 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作用
  2.1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给学校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体育教学平台,创设了一个体育气氛浓厚的教学环境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影响下所设置的活动场所设施、以及所形成的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这些都属于体育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体育教师在遵循主体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选择能充分展示自我的内容去努力探索新教法,发挥其主导作用。
  2.2 笔者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项目是根据笔者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设计,从而更加直接地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我们创编了多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在全校师生开展舞蹈和手球的基础上,水平一阶段游戏活动项目主要以学生熟悉球性,发展学生对手球兴趣和发展学生协调性能力为主,为学生进入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水平二阶段的游戏活动项目主要是加强学生手球运球能力为主,从直线运球接力到变向运球到手球基本步伐到提高力量性游戏的学习,这些游戏活动都是适合水平二三四年级的学生的;对于水平三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给他们设计的游戏活动项目是以手球射门技术练习和手球突破步伐技术学习为主并加上一些学生协调能力协调发展的游戏,让水平三阶段的学生在掌握手球突破射门的基础上身体各方面素质也得到发展,并为学校的手球队后备人员增加储备。
  2.3 根据学校场地的实际问题,在有限的场地中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体育教师学习了一些促进小学体育小场地有效开展的对策。首先,改善场地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全面挖掘现有场地、器材的积极作用,让场地和器材在合理安排和协调下得到充分地运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场地、器材运用方案,这样既保证了场地和器材不互相冲突,又不至于让场地、器材出现阶段性的闲置。此
  2.4 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体育教学的促进效果最终是促进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习惯是人在后天长期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而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体育习惯具有获得性、自觉性、愉悦性、稳定性等特点。它的形成应以一定的锻炼频率、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持续时间为保证。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的体育技能,这是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动力。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提高可以为体育习惯的养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运动技能是人们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首要条件,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习惯的开始,运动技术提升为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则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动机,并转化为需要,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释放得到锻炼,同时也对体育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提高了,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教学工作。

标签:课间 体育活动 作用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