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广告词 > 正文

麻雀变凤凰_王宝强:我就是麻雀变凤凰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   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   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
  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5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
  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
  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
  一部《天下无贼》,“傻根”王宝强出名了;一部《暗算》,“阿炳”王宝强火了;一部《士兵突击》,“许三多”王宝强火得不得了;一部《我的兄弟叫顺溜》,“顺溜”王宝强成了抗日英雄;一部《我的父亲是板凳》,“板凳”王宝强圆了自己的功夫梦;而一部《hello树先生》则让“树先生”王宝强一举拿下第九届海参崴国际电影节和第五届亚太国际电影节的双料影帝。从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村孩子,到如今的双料影帝,还出了自传《向前进》,总结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历程,王宝强说:“我就是麻雀变凤凰”。然而,这蜕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能够深深体会。
  “我真不想种一辈子地”
  8岁时王宝强看了《少林寺》,就想去少林寺学武,可身为普通种地农民的父母却只希望他老老实实地种地,做个庄稼汉。但无论怎么管教,他最后还是决定离家出走,离开父母时他哭着说:“我真不想种一辈子地。”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改变了王宝强的一生。6年的少林寺生活磨练了王宝强的心志。每天重复着大量的高强度训练,从清晨的长跑、压腿到入门功夫五步拳、七步拳;马步训练一扎就是三个小时,如果坚持不下来,后面的长棍马上就落到屁股上,疼得咬牙跺脚;如果练功不专心,挨打是常事。有一次因为过生日,请假没被师父批准,于是王宝强就带着情绪练功,师父一脚把他踢倒在地,疼得他连哭都忘了。现在每当回忆起少林寺的生活,王宝强说那段生活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宝强离开少林寺的那年是1998年,他14岁。少林寺有不成文的规矩,三年期满,就可以离开了。“我已经过了两个三年了,又一次,我面临着选择:留下,还是离开。”留下,继续做一名少林武僧,和熟悉的师父、师兄在一起给游客表演,出国表演,参加比赛,做一名彻彻底底的“武林中人”,虽然钱挣得不多,但生活有保障。从八岁来到少林寺,少林寺几乎就是王宝强的家,离开后,他去哪儿呢?
  在此之前,王宝强已经从来少林寺拍戏的剧组口中知道,出明星最多的地方在北京。北京有个地方,叫做北京电影制片厂,那里每天都有电影拍。他的师兄里已经有人去过那里,师兄告诉他,在那个地方只要蹲在门口,就会有导演来找你拍戏。那个八岁时做过的电影梦又在他心里重新出现。当师兄弟们都在想着出国表演时,“我没想出国,但我想演电影”,师兄告诉他演电影要去北京,在少林寺是没有电影可演的,但在北京混并不容易。“我要去北京,来少林寺就为了演电影”,王宝强坚定了去北京的决心。
  人生最低谷时曾经身无分文
  1999年3月,王宝强拿着不到六百块的路费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
  下了火车,王宝强直接问着路,就去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门口。电影制片厂门口人和车进进出出,初来乍到的王宝强和其他人一样在门口等到天黑了,也没等到“活儿”。到北京三天后,王宝强找到了一个演戏的活儿,就是穿着清朝的衣服在镜头前走来走去,他觉得真过瘾,群众演员也是演员,即使没有台词,甚至没有正脸镜头但离他的电影梦近了一步。
  学过武术的王宝强得以能够在各个剧组担任武打替身,只有远景和背影的那种替身。他必须一次次地攀上高高的梯子,又一次次地摔下。“水泥地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能听到自己每次摔下时‘砰’的声音。”直到今天,王宝强还能一闭眼,就想起自己摔下时的感觉。充当群众演员和武打替身的收入,有时是一天几十块钱,有时是两顿盒饭,每月收入几百元不定。几个朋友一起租最便宜的平房,吃了上顿不知下顿,饿得发晕的时候就买几个馒头充饥。
  慢慢地,王宝强发现就算天天蹲活,也不一定能拍上电影,找群众演员的剧组越来越少,群众演员却越来越多,单单是靠蹲在北影门口等戏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了。王宝强人生最低谷时曾经身无分文,赊了邻居5个馒头一块钱的帐。想要在北京生活下去,王宝强发现仅靠跑龙套已经维持不下去了,“我就跑到工地上去打工,当时我还不算是正式工人,就算临时工,给钱也不多,但是相对来说还能维持着。”每天只挣25元钱,他跟着建筑队去刷墙。过年的时候,长水痘,没钱看医生,他依然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北影厂门口等戏。“就像许三多不知道不当兵能干什么一样,我不知道不当演员我能做什么。”待一天就有一天的希望,这种信念一直在王宝强脑中盘旋。只要有机会他会坚持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钱洗照片给导演、剧组,这在当时其他人眼里无疑是疯狂的举动。然而正是这种疯狂,这种坚持不懈,终于开启了他通往成功的道路。
  梦想照进现实
  2003年,一部由李扬导演的《盲井》改变了王宝强的命运,也是他演艺生涯的正式开始。电影拍摄前,当王宝强获知自己被选中饰演《盲井》中的男主角时,他怯怯地走到导演李杨身边,红着脸说:“我长得不好,脸上还有好多雀斑。”导演一听,拍着他的肩膀说:“我看中的就是这种原生态的味道。”凭借在此片中的本色演出,王宝强摘得当年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
  接下来的《天下无贼》中,王宝强以“傻根”形象,迅速红遍全国。《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我的父亲是板凳》《hello树先生》等,他所演的影视剧一部比一部火,刘德华,成龙,郭富城等,他合作的演员一个比一个大牌,康洪雷、柳云龙、冯小刚等,他接触的导演一个比一个有名。康洪雷导演曾经说,他看重的就是王宝强身上那股子倔强劲,“别人可以演出许三多,但王宝强就是许三多。”
  对于拍戏,王宝强表示自己要学习的多了,表演技巧方面不太懂,接的角色全是他自己本色出演,他是打心眼里热爱。《盲井》拍摄时,剧组经常要在几百米深的矿井里工作,条件实在太艰苦,不少演员都中途退出了,而19岁的王宝强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天下无贼》有一场义务献血的戏,宝强挽起袖子“真抽”;《暗算》中阿炳的两只耳朵会动,他通过练习掌握了这一“绝技”;为了使《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更有兵味,王宝强更是每天对着镜子敬一百个军礼,雷打不动……正是王宝强的这股子倔强劲,实诚劲,他慢慢地走到了梦想的大门口。
  从最初的跑龙套,到最佳新人,再到双料影帝;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蹲活到一个个名导找上门来;从每天只挣25块钱的农民工到如今的全民偶像,王宝强的每一步成功都是他努力,坚持不解,追求梦想的回报。“我就是‘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许三多的语录,同样激励着让我渡过很多难关”。
  “我不断遇到很多人,有看不起我的,也有鼓励我的。”王宝强总结自己刚刚开始的演艺生涯:“《盲井》里面有二叔照顾我,《天下无贼》里有刘德华和刘若英照顾我,《暗算》里有安在天照顾我,《士兵突击》里面有史今照顾我,《我的兄弟叫顺溜》里有张国强照顾我,可能我命里的贵人不知不觉地来了。只要自己做好,一切都会好。”
  王宝强的成功就在于他在最困难,最绝望,最没有希望的时候依旧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像许三多一样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他常说,人还是需要有梦想的,一个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要做了坚持了就有成功的可能,哪怕希望很渺茫,但如果不做就永远没有可能成功。“从麻雀变成凤凰,我是傻人有傻福。”

标签:麻雀 变凤凰 我就是 王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