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寒假日记 > 正文

见证亲历【亲历与见证】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亲历与见证是两个关联词,前者是说我经过了,后者是说我看见了,谷禾的诗通过这两个在场的过程,然后说出。这其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他的身份确定了他发言的立场和角度,他不仅是亲历者,还是一个言说者。或者说是现场的转述者,时刻表达着自己的亲身感受;另一层意思是,他要用语言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以此建立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强化个体的价值,体现出个人存在的意义。
  从谷禾的诗中明显看出,他是与生活同步的。他一方面无间距地溶身于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又在顺流而下时保持着独立的品质,仿佛一个场外评论员,对自身所处的时代进行述评、批判、解说、赞美、痛斥等等,他甚至在不满意的情况下,保持着走回历史的能力。在表达这一切时,是他的写作定位或姿态帮助了他,使他完成了自身与时代的同构和剥离,并且留下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如今,在场性写作已经成为诗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不超出身高的视角决定了诗歌与人的高度保持了一致,诗性从空中回到了人体之内,让我们感到了诗歌在还原物理真实的同时也还原了精神的真实性。谷禾的诗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转述生活现场时,获得了充分的表现力。他的生活半径不管有多大,精神延伸不管有多远,都是以人为本体,以身体为核心。展开全部的情节。从人出发,他的诗成了他的生命史和身体史,甚至他的诗歌地理。都带着时间磨砺的痕迹。我们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他的童年、他的乡村、他的父母、他的亲人,看到他的北京和通州,他眼中的凡人和神迹。读他的诗是亲切的,带着温度的,带着人性的,带着生活的复杂性,甚至包括垃圾和杂质,都有了在场和见证的属性。
  与亲历和见证相统一,谷禾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他把世界缩小为生活小区,他把生活小区直接转换成语言小区,不经挑选而使用了原生态的物象,为自己的精神寻找对应物。因此,他的诗里泥沙俱下,既有金子在闪光,也有杂质在堆砌。他在努力还原生活原貌。承认这个世界。认识并理解这个世界,把无奈和挣扎压缩到身体里,进而压缩到语言里,成为诗歌的元素。
  谷禾的诗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在我的印象中。他早年的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期待大于现实,语言也干净利索。不带一点杂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并非如此,纯净的诗歌显得脆弱而无力。生活有可能把一个书生逼成剑客。另外,身体的入场也给诗歌注入了活力,在此语境下, “我”取代了“我们”,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神也回到了他们的故乡。于是,作为个人,他经历了许多,他见证了许多,他改变了过去的言说方式,他试图说出生活的全部,包括阴影。《农贸市场》就是典型作品之一。
  也许正是这种还原生活的努力,使谷禾的诗具有了丰富性,同时也彰显了内在的硬度。我们看到,他近期的诗饱满、粗粝、刚性,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在许多诗篇里他还是流露出内心的温暖和对身边事物的关切,对生的艰难和死的必然有了更深的理解。
  河两岸有蒿草蔓生,有刺槐、苦楝和白榆交错生长,/一座座瓦屋,对应着原野上棋布的坟茔。/沿着屋顶上升的炊烟,随风飘散……(《在屋檐下,和父亲论生死》)
  从深层意义上说,谷禾的诗歌不仅是他的生命史和身体史,也是他的精神史。他有权写出他所经历和看见的一切。出于良知和责任,他必须首先对自己负责,然后才能分担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压力,然后才有资格在生活中挖掘和创造那些具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并代替人类发言:
  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更模糊的一群。几乎分辨不清,但
  我看见的,它将永存。 (《城市》)

标签:亲历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