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寒假作业 > 正文

主体性教育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主体性英语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英语教学中广泛采纳这种教育思想,并形成一整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对造就千百万有着扎实英语知识基础和交际能力的中学生,是十分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 英语教学
  
  我国英语教学在逐步走出以翻译文章能力为评价标准的语法教学和以理解零碎的语言知识与单句为检测标准的结构主义时代后,正在逐步走向以语言交际技能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教学新阶段。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教学目标的提出与实现,必须更多地依赖主体性教育观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贯彻和体现。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对于母语的外来语言的教学,缺乏必要的外部语言环境,这就特别需要教师掌握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而更有成效地搞好英语教学。在修订版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就提出把“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放在首位,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而易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是完全符合大纲精神的。
  一、教师是创造主体性教学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固然是受教育的主体,但其组织者仍然是也只能是任课教师。因此,主体性教学活动进行得是否顺利,收到的效果是否明显,首要的是取决于作为这一教学过程的主持者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预案设计是否成功。
  虽然主体性教育是个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新名词,但中外教育家早就提出过近似的教育思想。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的就是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有想学的欲望,有想说的要求,切实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主体性能力。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引申到英语教学上,就是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为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要以真正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为目标而投入学习活动。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其教育学代表作《教育论》中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客观地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主体性教育论的雏形。
  主体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要让这种教育观念被大家接受,最有推动力的莫过于从教师做起,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一是要大力提升对教师自身的要求。要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来一番更新,真正认识到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以最好的方式让学生具备应有的思想品格、科学文化知识、适应生存能力等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学生对教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主体性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切实发挥好引导作用,而不是本末倒置、粗率地压制学生主体意识的萌生。因此,教师必须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努力按照主体性教学的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二是要精心设计主体性教学的内容。根据主体性教学的总体要求,预先对整个教学过程提出初步设想,撰写比较详细的教案,包括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点、以学生为主体(个体、小组和班集体)的接受方式、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主体性教学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活动,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绝不等于就可以放弃教师的引导责任,就可以临场随意发挥,信马由缰,放任自流。
  三是按设计方案组织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把设计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课堂内容不游离于预定方案之外,又不时时处处拘泥于预定方案,而应在基本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灵活机动地对预定方案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适度调整,随机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实践机会,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这样更有利于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乐趣和收益。
  四是营造开展主体性教学活动的和谐环境。长期以来,教师都是以“传道释疑解惑”为己任的先知先觉者,受到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尊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当然是需要的,但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就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压制和伤害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因此非常需要从教师开始,在有效保证教学组织者权威性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研究性。
  二、学生是进行主体性教学的主体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就是发掘人的各种潜能,提升人的发展的价值尺度。因而教育中的人,即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点,在过去是认识很不到位的,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应有的主体性。
  正处于准青年期的高中学生,尽管在身心发展上还未成熟,但几乎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能够独自处理属于自己的任何事了,然而实际上还远不是这么回事。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其不成熟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忽略这个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那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学习一种假如不上大学很可能是无用武之地的外国语言。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十分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切实保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享有较大的自由度,让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愉悦、放松的心态,对他们学好外语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主体,绝不只是一种局限在观念上的事,也绝不仅是一件停留在口头上的事,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放手,并协助学生成为主体,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造就具有主体性意义的学生。
  一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意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之后,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想要什么几乎就可以得到什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早已不是少数例子。许多家长只要孩子读好书,将来考上某所重点大学,其他都在所不惜。正是这种家庭环境,促成了众多独生子女具有某种变味的“主体意识”:处处养成被动、依赖的心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总指望有什么“诀窍”能让他们不费多大工夫就能速成。因此,教师首要的任务,不是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灌进学生的脑子里,而是把学生的积极性先调动起来,让他们能自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变成自己甘之若饴的事,看成是自己可以“当家作主”的事,这样就会有搞好学习的冲动,就会有“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态度。有了这种主体意识,就十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搞好主体教学也就有了深厚的基础,持久的动力。
  二是强化学生参与主体性教学的欲望。随着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就不再会满足于当一个处于被动角色的“知识储罐”,而是在知识结构、心理状态直至行为方式诸方面都会得到明显改变。在这种时候,教师就需要正确引导、鼓励、满足和强化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而不是压抑、限制、讽刺和嘲弄他们的言行。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应特别予以鼓励,策略纠错,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能够“出头露面”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精神,成为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富有团队精神的社会人。
  三是提升学生作为主体性教学的主体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常见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课后记得头昏脑胀,到了期末考试,却发现半数知识已还给教师。虽然这在客观上反映了教师过于凸现自己的主体意识的一面,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长期受到压抑而变得太差。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可说是从幼儿园开始,主体能力就被大人(主要是家长和教师等)有意无意给弱化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主体行为能力,开动脑筋,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不能一味嚼别人嚼过的食物,走别人走过的老路。
  三、实用是检测外语主体性教学成效的主要方法
  语言的运用是有一定共性的,否则使用不同语种的人们相互之间就无法进行交流;而具体使用语言的人又是单个的,因而各自的表述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根据语言的这一特性,在外语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死记一大堆不能运用的书本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更高一级的求学和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把所掌握的基本英语技能,变成他们所拥有的一种十分有益的交际和生存的工具。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对英语教学成效的检测标准自上而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具有实质意义的改进。
  一是改进检测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标准。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者的眼里,那种课堂上满堂灌输、课后跟着补习、星期天也不放松的教师,才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而那种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占用的时间比自己还多的教师,则容易被误认为是离经叛道的教学新手或懒汉。这种只看辛勤耕耘,不论成效大小的评估标准,显然是不恰当的。17世纪法国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儿就这样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完全可以这样说:能够掌握和运用最有效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能够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的教师,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推崇的教师;而那些只知道埋头拉车不讲究工作效率的教师,只知道一味埋怨学生不知道反省自己作为的教师,绝不是最有水平、最值得称道的教师。对我们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自己讲得多不如学生说得多,自己板书多不如学生练习多。
  二是改进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学生越能发挥主动性,越能积极用带有个人色彩的方式进行学习,就越可能脱颖而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全国影响甚广的钟道隆教授创立的“逆向学习法”,其实就是对现行的语法先行、孤立记单词、能看不能说的英语学习法的反其道而行之,是很有个性特色的学习方式,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我们仅以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语法知识,能背出多少英语单词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那就很不利于检测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倘若学生既能消化书本上的语言要点,又能正确表述指定的内容,虽然未必是用教师指定的方式,那就是值得称道、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是改进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作为一种外国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是短期内就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循序渐进才有望得以提高。革命导师列宁在中学学习英语时,就经常在家中兴奋地高声念着英语句子,尽管限于条件语音很不标准。以后他来到英国,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英国人在说什么,就通过看当地人说话的口形听他们讲演等方式,才娴熟地掌握了英语。这说明学习一种外语,更多地需要在课外对课内的教学进行补充实践。如果学生在课外通过自学得来的知识、技能,会灵活应用于课内,那就表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就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明证。
  四是改进考试方式方法的标准。以往的大小测验、考试,基本上都是以卷面分数为唯一判定标准。对有些学科来说,这也许是行之有效的。但对检测语言水准来说,或许就远远不够了。近年来,增加并逐步加大了听说能力 的检测,这是完全正确的,也是语言教育的大趋势。只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全面发掘了学生的学习器官潜力,掌握外语才能成为一种如同学会骑自行车、游泳一般如影随形的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学生外语能力的检测,必须采用多种考试的方式方法,才能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准。从2000年起,教育部在山西、江苏、吉林、浙江四省进行3+综合科目考试改革,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试验。作为这种考试模式中的英语试卷,必然会在两个方面得到强化:检测有声信息接受能力的听力测试、检测书面信息发送能力的写作测试,由此测定学生所具有的真实语境交际能力。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切实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毕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亟待今后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使这种教育思想和配套的教学方法为广大英语教师所掌握,在更广大的英语教学范围内运用,以利于培养千百万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的新一代中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后备人才。
  ◆(作者简介:南昌市英语中考命题参与者,任职于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包韬略

标签:英语 性教育 主体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