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悔过书 > 正文

小学英语教学行为状态 [小学英语教学中若干行为的冷思考]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有一句话叫做: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处于中间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支撑,我们常说“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同时,更应关注与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科学与得当,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哪些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审视现有的英语教学行为,作一番“冷思考”!
   一、默写之“惑”
  【现象描述】
  早晨,老师来宣布默写,台下一阵哗然;中午,老师又来宣布默写,台下一阵‘啊啊’声;下午临近放学,劳累的同学们一听到‘默写’两字,气得一边大叫着一边敲着桌子,愤愤不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郑嘉乐同学。一次他听到了要默写,鼻涕眼泪都掉下来了。默写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事――因为他根本不会,根本不可能全对,还会遭受到老师的批评。
  ――摘自一篇学生日记
  【诊断分析】
  在“听说读写”这四种学习知识的手段中,“写”固然是知识输出的最重要途径,是知识内化的最重要标杆,但是在小学阶段,是否意味着“写”的作用超越其它几种学习手段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默写成为我们监控学生动态掌握知识最常规的武器,也成为教师课余交流甚至与家长沟通的经常性话题。以至于有些老师不仅“四会”单词要默,“三会”单词也要默,课文当然更要默,甚至把默写视为提高成绩的最佳法宝。更有个别老师在布置预习新课的时候,就顺便把默写新单词一并布置下去了。学生很听话,鲜有异议,更少反抗的。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师怎么会随便布置作业呢?这样布置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单元没有教完,单词词组已默写了三遍,一个单元刚结束,课文也默了两遍。学生很辛苦,老师更辛苦。因为大量的教学时间都被默写占据了。老师来不及批了,就有好学生代替批阅,还来不及,就发动所有学生相互批改,然后订正。一切搞定,OK,任务完成。可是这样的任务完成也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抓到位的,学生的默写能力普遍有了提高,家长也满意。抓不到位的,默写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在老师这样操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一流程是否科学?在你毫不怀疑你的执行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学生的感受呢?
  正如我们的语文学科规定的一些必背篇目一样, 英语的教学内容也按年级明确划分出了“三会”和“四会”词句,应该说,这样的划分是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把握的两种不同的要求,不能混为一谈。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的结果是学生本应在掌握四会内容时感到轻松或稍低难度,却一下子由于大量的难度较大的三会词句涌入而束手无策、索然无味,难度超越了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慢慢降温,如果努力了依然没有满意的结果,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一点一点消失了。
  痛定思痛,原来正是由于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学生厌恶反感英语学习,求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荡然无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英语这门语言,而是英语这门文字。英语教育专家指出:“声音是语言的灵魂,文字是语言的标本。”为什么我们的英语学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英语的心和灵魂!声音(听、说、读)是一门语言的灵魂,文字(写)不过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不掌握一门语言的语音语调,我们就无法用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就丢掉了这门语言最生命、最灵魂的东西。
  【对策建议】
  1.听说为先,读写跟上。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汉语是重形不重音,而英语是建立在语音基础上的语言体系,正确的发音方式对学习英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声音的输入,是学习一门语言的第一要务,不管是母语还是外语,要帮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尤其是语音语调。在确保学生语音语调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再抓一些大纲规定的重点句型词汇背诵默写,定能起到消化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也乐于接受,不会疲于应付。
  2.创设语境,高效识记。默写是记忆的最终输出,而记忆效果的好与差、快与慢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词汇教学,是要听音背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字母顺序。因为,即使当时记住了一个单词,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话,就会完全忘记。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背单词是没用的。所以创设语境对记住与记牢词汇和句子非常有效。现在的课堂上有些老师还在重复我们当年学英语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字母顺序,教得辛苦,效率却极其低下。由于英语单词有拼写规律,能记住单词的语音,拼写也就不难。如果能遵循“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在篇中”这样的语境教学法,学生的识记能力也将是积极高效的,那么对学生而言,默写也不再是一件“辛苦”而“痛苦”的事了。
   二、语篇之“问”
   【现象描述】
  某老师上新课都是从教学B、C部分开始的,因为他认为A部分语篇对于学生来说,篇幅长、难点多、句子复杂,所以让学生先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单词及句型后再来进行A部分的课文教学。他认为这样教,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掌握比较到位,对语法的掌握也比较扎实,因而对课文的理解也没有了障碍。
  【诊断分析】
  语篇教学的重要性及价值在于,它是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生成的互动。从3A开始就有简单的对话教学(A部分),但内容通常都只有几句话或几个片段,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之为语篇。到了中年级,对话内容相对加长,但主要还是以字、词、句为主的口语交际。而到了高年级阶段(5A起),对话的篇幅就较长,也相对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语法知识在语篇中穿插并在情景中体现它的结构和功能;每篇对话都有“引言”,为整篇对话提供了“时间、地点,人物、引起对话的起因”等要素,为接下来的大段对话进行必要的交代和设置一个相对真实、完整的场景。那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怎样为学生的英语继续学习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我认为上述老师的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值得探讨,试问:离开情景的句子教学有何意义?离开句子的词汇又怎能理解深刻?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先设置个词句框架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因为这样的教学行为会抹杀学生们对于知识探索的激情;其次孤零零的词句教学忽略了语言存在的环境,同时也违背了编者们的编写意图。
  【对策建议】
  1.整体感知,抓住主旨。每一篇英语短文都具有很好的环境作为背景,也体现着一定的思想和渗透着特定的文化。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或从文中语法进行慢慢推敲、挖掘,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甚至是一生的英语学习。
  2.动静结合,突破难点。最棘手和最核心的问题是,在没有任何知识铺垫,而直接进入一个单元A部分语篇教学的过程中碰到了生词和语法该如何处理?也曾听过不少公开课,一般的做法都是先处理文中的生词和语法,陌生单词遇到就教,不懂的语法知识先来个解说和罗列,这样做固然学生读懂了文章意思,却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丝毫没有帮助。因为读读停停地被动学习易使学生觉得枯燥,缺少信息渠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建议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动静结合的。“静”是必须的,那就是在教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上下文去理解,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决,然后老师来归纳总结。但是,如果通篇都是这样教学就难免死气沉沉了。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通过重设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这就是“动”,让课堂活起来。不过这个情境要能突破难点,有针对性,与本课话题相关,与本语篇相联系, 便于知识与情境的迁移,从而使重新进入语篇学习顺理成章,所以活动也是必须的,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sing, chant, act,practise in pair, work in group等等都可以穿插其中。不过在设计活动时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活动求实效,课堂显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表现欲获得满足。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激情,必将指引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如此看来,语篇教学绝不仅仅是教些生词学点语法那么简单的事了。教师处理语篇时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语篇教学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如何进行高效的语篇教学对我们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钻研教材内容,还要学会如何研究学生,知道怎样的课文教学法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语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衔接之“疑”
  【现象描述】
  当今中小学衔接现象很流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还积极研讨。前些天从宜兴教育网上又获悉,我市某镇中小学最近举行了一次英语教学衔接活动,由初中老师执教小学英语课,报道说,小学生兴趣浓厚受益匪浅,还有就是,小学英语老师眼界大开,收获颇丰。
  【诊断分析】
  我们不用怀疑这样的有益探索对英语常规教学的指导意义。前些年,当中小学统一采用一以贯之的牛津英语系列教材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就成了至少一年一度的常态教育行为。
  毋庸讳言,学生小学英语基础的好坏确实制约或决定了他们初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优劣。很多英语的学习习惯是在小学里养成的。比如书写、朗读。主张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初衷,我想是探索一些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中小学过渡衔接的最佳结合点。但事实上也摆脱不了依据中学英语教学的模式,让小学英语教学靠拢其节奏的嫌疑。我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看似殊途同归,其实过程大不相同。小学教师的角色像是喂马人,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而中学教师的角色更像是驱车人,首要任务是如何让马跑得更快更远,所以我们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总共举办了两三次,到后来结果是不了了之了。估计是两家都意识到这种衔接收效甚微,于是又各自耕耘起了自己的三分“责任田”了。
  【对策建议】
   小学和中学的英语学习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1.明确要求,重在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和其它课程一样,必须养成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收集资料等多种学习习惯。从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角度来说,关键是要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听说促读写。
  2.课堂为主,兼顾课外。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也十分注重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要求学生大胆地说英语,要求学生书写要正确、工整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学习英语,但是英语成绩总是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虽然上课认真听讲,但放学回家后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很少去主动学习英语,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总是草草了事……因此,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的有力配合。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弱,需要家长的监督。只有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从重视研究“教法”,转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低下头俯下身子,努力去理解学生的感觉,与学生沟通,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参与探究和学习,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那么我们采取的执教方式和教学行为就能更趋于理性,同时我们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也就可以慢慢释然了。呵护好学生的一颗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才是最珍贵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都能将这种认识上升成执教理念,我们所采取的执教行为会智慧、规范、科学得多,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定会迎来明朗朗的艳阳天。
   (王文军,宜兴市实验小学城中分校,214200)

标签:小学英语 若干 冷思考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