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活动总结 > 正文

[在“辩”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上辩一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答案更加明朗;教研中辩一辩,教师的思路更宽;与文本辩一辩,向作者、编者质疑问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潭“活水”,正是不点不透,不辩不明。
  一、生生之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质疑、批判。对于文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教师可故卖关子和学生辩一辩,让学生主动探究,在争辩的过程中,形成体验,引导价值取向。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当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
  我问:“哈尔威有机会逃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
  生1:他可以和其他乘客一起逃生,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如果先逃走,务必会剩下许多乘客,船上就失去了控制,那样会有更多的人会被淹没。
  生2:他说的对,哈尔威他是一船之长,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是他的责任,他如果逃跑,就对不起死难的乘客和他们的亲人。我趁机追问:“救完乘客和船员后,他究竟有没有时间逃生?”
  生3:船长没有机会逃生,因为当把所有人都救上另一艘船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的船已经沉没了,况且他还站在舰桥上,离小艇还很远。
  生4抢过来:不对,他可以逃生,因为书上说了“快就克莱芒!”,克莱芒是最后一个脱险的,当时他可以和克莱芒一起跳上救生艇,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也不知道。
  生5:根据书上的最后一句话:“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可以推断出,他为了忠于职守,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他选择了和船一起沉没,成就了英雄。
  就这样经过学生一场激烈的争辩,文本的“冰山”终于浮出水面。
  二、师生之辩,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前不久听了《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我深有启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者抓住怀特森故意编造猫猥兽,测试成绩给每位同学都打0分,站在怀特森学生的角度假装气愤的说:“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样的老师真不是好老师!”
  一位同学马上辩解道:“不对,怀特森是好老师,因为他这样做是不让我们的脑子睡大觉,让他的学生要敢于质疑。”
  教者继续“放线”:“我平时故意教给你们错误的知识没有?难道教给错误知识的老师是好老师?”
  同学们表现出为难的样子,但又不罢休:“书上说了,怀特森先生这样做是想让学生明白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教者进入狡辩:“不要迷信书本,这是对的,而你现在不正迷信书本吗?”
  此时加入辩论的同学越来越多:“事实就是这样,为了驳倒怀特森先生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同学们花了许多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正是在一个个饶有兴趣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
  教师故意的“糊涂”,启发了学生的清醒,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逐渐让学生接近了真理。有时候,教师故意绕了许多弯,学生费尽周折,不懈努力,理解才是最深刻的,得到的东西也才是弥足珍贵的。
  三、教研之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我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展开评课,争议较大的地方就是对:“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的第二个幸福的理解。我在教学的时候,为了加强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在最后引导学生:“好死不如赖活着,当我们面对困难,处于绝境的时候,不能万念俱灰,一死了之,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小女孩死了未必幸福这一论断。”
  师1:教参中所说,这个幸福就是死去了,到天堂中去了。
  师2追问:小女孩死去就幸福了吗?从现实意义来说,人死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无意义了。
  师3:这要结合课文理解,小女孩面对寒冷、饥饿、孤独、痛苦,唯有死才可以解脱,才可以幸福。
  师4:这应该把两个社会放在一起比较,那时候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麻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贫困潦倒,小女孩的死是社会造成的,她是被冻死的,小女孩不想死。而我们现在的社会是那样的和谐,中国大家庭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关爱,这个社会不会逼着你去死。
  窦桂梅老师也执教过这一课,她认为只要我们怀着隐忍的精神,在孜孜追求的过程中都是幸福的,隐忍与渴望之心就是对清贫满足,对苦难承受的心。
  四、与文本之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学与问》中,沈括之所以真正明白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自然现象,是因为他敢于质疑,留心观察。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如在教学《给家乡孩子一封信》时,在阅读作家卡片上,介绍了巴金的几部文学著作,几个书名号之间没有顿号,学生提出疑问:几个书名号之间应该加顿号呀,是不是编者的错误?课后我也查了查工具书,书中没有明确的回答,我又上网查了查,才了解到书名号或引号之间现在不用加顿号,原因是几个书名号或引号连用时,层次清楚,表意明白,客观上起到了停顿作用,并列连用的书名号或引号之间都不用顿号了。这样我才清楚,书上没有错,只是自己掌握了“一潭死水”罢了,没有及时更新知识,“活水”太少了,我想在与文本的不断质疑问难中有时及时纠正了错误,但最重要的是丰富自己。

标签:语文教学 有效性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