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检举信 > 正文

【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好一节课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近几年,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但教学中却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就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备课以备知识为主,教案中体现不出教学过程,备课和授课无形之中分离了。作者以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备好课的几点关键。
  关键词: 备课 类型 主要内容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教学过程的本质上分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双边活动,是以学校为环境条件,以一定教材规定的知识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手段为中介,由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两个“转化”――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品德,从而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打下基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关键的、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备课,只有做好准备,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备课对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意义。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备课工作是大量的、细致的,对待备课的态度,是衡量一个教师思想觉悟和工作态度的尺子,备课的水平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志之一。怎样备课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备课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了解备课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相应的教学理论水平。
  一、备课的类型
  教师备课应该具体表现在备好三种教学计划上。
  1.学期或学年计划。
  接受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后,要熟悉和深入钻研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明确本学科总的教学目的、任务,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本学科的主要内容、章节、课题的顺序,教材取舍特点,与相关学科的纵横联系和关系,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就可以制订学期或学年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按章节课题对教学时间的分配,各种教学形式及期中、期末考试的安排、教法、手段和必需的物质条件,等等。
  2.课题或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包括:章节课题的名称,教学目的,主要内容,课时的分配等项内容。教师应明确本课题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与前后课题之间的关系,考虑课堂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配合,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3.课时计划。
  课时准备,首先要求教师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本节课讲授内容的基本思想、重点及难点,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的,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与思想教育的任务,确定本节课的结构、教法和进行步骤,计划每一步骤的时间,准备必要的教具,最后写出教案。
  课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内容:班级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步骤与进程,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具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制定教学目的,写出教学的步骤与进程,即什么时间讲什么?怎么讲?什么时间练什么?怎样练?教案可因人有详有略,不应强求一致,允许教师灵活地写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二、备课的主要内容
  1.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师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要求进行备课,平日所强调的“抓纲务本”中的“抓纲”就是指教学大纲。
  教科书是以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师生教学用书,是教师备课的最基本最具体的材料。教学过程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让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所有。教师备课,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做到“弄懂”、“吃透”和“消化”。
  相关参考资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备的辅导材料。教师广泛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对待讲内容的理解。
  2.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将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思想品德情况。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方面受已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学生的感情、意志、性格、爱好等的制约,所以教师了解学生,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对学生了解得越及时、越详细,教学方法的确定就越正确,教学就越主动,教学效果也就更好。教师不仅要了解个别学生,而且要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氛围,以及他们对每节课接受的状况和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3.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为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两个“转化”,还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本节课的授课类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一般教师来说,备课的关键问题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即确定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过程。
  了解了上述几点,不是说就能备好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对于备好课是有直接影响的。部分教师非常认真备课,但备的课总有疏漏欠缺,或针对性不强,或不适用于学生实际,因此教学效果常常不够理想,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低。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最终惠及学生。
  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备好课是有重要影响的,只有真正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教师才能使备课和授课结为一体,实现教学效果更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成东.教与学方式转变下的备课观.教育革新,2011,(12).
  [2]单斌.“备学生”的意义和措施.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5).
  [3]李洪文.教与学方式转变下的备课观.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11,(10).
  [4]顾琴.备课,从课题开始.基础教育参考,2012,(1).
  [5]程天敏.做好精致备课 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1,(12).
  [6]姜志红.怎样备课先备学生.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24).

标签:备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