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建议书 > 正文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计算机程序教学是一个比较于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对于刚刚进行计算机程序学习的学生,他们对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还比较的模糊,因此作为老师要加大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科学设计,尤其在授课的方式上我们要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并且根据计算机程序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进而提出我们在实际的案例教法中的实际应用,得以促进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 案例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硬件、网络等方向的工作,都离不开程序设计的基础。因而这类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案例教学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它已经在其它学科领域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位从事该领域教学的教师的关注。
  1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
  高等院校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就是培养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最有发言权。据我国的权威机构得出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人才大体是: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达不到社会需要的技术要求,最终造成这种供与需的不协调矛盾,尤其是在今天网络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需要及时上岗的计算机人才,而高校培养的大部分是缺乏实践性。
  虽然企业对高校计算机毕业生的认识角度不一定公正,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些端倪:即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理论,并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我们在实际的动手能力上缺失缺乏动手能力,尤其是在利用计算网络独立实现程序的设计以及解决计算机问题还缺乏一定的不足,我们在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们也要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程序设计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性。作为老师我们要从我们的授课环节找出原因,我们细看我们的计算机授课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大多数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得简单的课堂模式,对于这些常规的授课模式我们发现它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1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我们不能过重于老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我们现在的授课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材的成长。虽然近年来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图文声像等更丰富的感官刺激,也使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接收更多的信息量。但这只是灌输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即由“人灌”升级到“电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匮乏使学生成了“接收器”,教师成了躲在拐角的“放映员”。
  1.2 上机操作结果不理想 随着现在的高校硬件条件的提高,学生的上机机会也变大,这样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设计技术水平,但是我国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上机效果还是不理想,因为现在的高校学生进行实践的课程都是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葫芦画个瓢的操作模式,这样就会缺少对于他们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就是老师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我们的大纲指导,利用我们设计出的实际案例结合我们的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案例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大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正是当前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领域的薄弱环节。
  2.1 案例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的素材,结合我们的知识,进行的理论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对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知识转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了解社会中的事件,使他们及时的接触社会的知识,缩短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 为学生提供团队工作方式,促进创新 案例教学法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通常,教师在课前将案例交给学生阅读,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梦想。创新能力源自学生活跃的思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苏联心理学家斯坦)。正是案例这个情境化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产生。
  3 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一些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如何有效的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其积极作用,还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3.1 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最为重点的就是案例质量的好坏,因为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程序设计教学案例要做到:①案例要新。教学案例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②案例要实。要符合客观实际,体现教学目的、要求尽量选择离学员生活最近的案例,从而激发学员的兴趣。③案例要深。案例本身要有深度,这样才能形成见解纷呈,观点不一的案例教学应有的氛围,以促使学员积极思维,深入探讨,从而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案例与举例不是同一概念。两者虽然都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是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中心地位,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比举例教学中的例子的涵盖面更加广泛、精致。因而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不宜过多,一般在学习了一个阶段后进行,甚至是在课程基本内容结束后的课程设计中引入。
  程序设计类的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软件开发和软件设计。因而需要引入在实际的软件开发案例最为合适。当前各类资源上有大量的开发实例可供选择,但很多案例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不能反映真实开发的全貌。所以,最好组织部分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筛选,甚至是做出一定的修改,使其更贴近于实际,更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同时,这也是对教师提高案例教学能力的一个有益帮助。
  3.2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授课,教师要介绍分析框架或工具,引导学生分析过程和步骤,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对重要的理念给予提示。这都要求教师要熟悉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所得,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辛勤和努力。尤其是,大多数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老师没有真正从事软件开发的经历,参加项目开发的经验也不够丰富,大多是大学毕业后任教,实践能力也未必强。对他们而言,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实际的软件开发能力;又要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方法,任重道远。
  3.3 案例教学的操作程序和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的实施程序分为“理论准备-案例研讨-创造迁移”三个基本阶段。
  理论准备阶段:由教师讲授程序设计必须具备程序设计理论基础(如程序结构、类、对象等)和语言的基础。针对较为复杂的内容,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小例子强化学生的理解。这里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传统的方法,它是下一阶段的基础。
  案例讨论阶段: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阶段,它可分为以下环节:①呈现案例,激发动机。教师通过口头、幻灯、光盘等媒体形式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尽可能的创设真实、丰富的情境。②以疑促思,全面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给出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公开发言。③创造迁移阶段。知识迁移是指可以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案例问题了,这时候可以对案例进行扩展和扩充,提出新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是案例教学法在新的领域的尝试,它的成功与否还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如何,它是在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向上的探索与实践,也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迈出了新的一步。

标签:教学法 程序设计 案例 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