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散步去教学反思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散步教学反思

散步教学反思

篇一:散步>教学反思

《散步》的教学工作已完成,给我留下太多的思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设计思路

在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紧扣单元主题和阅读要求,设计出散文《散步》的教学思路:以“亲情”为主线,关注文章的>故事美和情感美,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并行发展;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因此,《散步》这节课的教学,我围绕着“亲情”展开:整体朗读,感知亲情;合作探究,品析亲情;小结课文,升华亲情;敞开心扉,抒写亲情。进而设计了“朗读感知”、“品析情感”、“文章回顾”、“创新表达”四个环节,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文本理解能力,语言概括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悟生命与责任。

二、《散步》教学的完成情况

(一)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对教材的分析较为透彻,学生学情的定位比较准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很好地贯穿,实施得也较为理想,三维目标的达成还是令人满意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较好,囿于学生现阶段的生活体验,学生对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能有所理解,但没有亲身感悟,因而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做起。

2 、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较为到位,所有学生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为感知故事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深感到七年级学生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有信心让他们的朗读水平日渐提高。

3 、解读文本归根结底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言积极、较为到位,加之理解后再朗读感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4 、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同教师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完成得相当出色。

5 、在“创新表达”环节,学生生成在预设之内,基本能按照“以小见大”的写法

完成仿写练习,多数同学能围绕主题,通过生活中的小场景的叙述,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个别同学存在句式问题需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二)我认为还有一些遗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 、朗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教学工作,本节课学生集体朗读情况较好,但缺少朗读技法的指导。如果本节课选用范读,学生朗读技法的欠缺就会突显出来。

2 、在分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都动起来了,分工也较为细致,但交流的气氛不够浓烈,小组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3 、“创新表达”环节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缺少创新的仿写。但不能就此否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本节课教学引发的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 、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在多形式的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朗读氛围,让学生愿读,乐读,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努力做到“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学、有所思。

2 、语文教学要关注课堂、关注文本、关注学生。

语文课堂的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文本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 、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与素养并重,关注学生长足发展。

老师不断丰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就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影响学生精神世界,进而让学生有长足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经常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且行且思且珍惜,我会“以思促教”,让教学因反思更为出色。

篇二:散步教学反思

《散步》是作家莫怀戚的—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美文,是一篇是让学生通过探索、质疑、讨论来理解家庭中的尊老爱幼及生命的生生不息的作品。本节课的重点就是采取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与考试的基本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

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尊老爱幼。

学习这个课例,有两点感受强烈地触动着我:一是散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生活。这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溢于言表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四个板块教师都能紧扣文本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具体文段语句的诵读、思考、联想、感悟,披文入情,联通生活,触发共鸣,几次在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设计中一吐为快,酣畅淋漓。这就是文学与生活的沟通,文本形象与学习感悟的沟通,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沟通。此非形式的浅薄与热闹,而是认识的感同与升华。第二点感触是美文就应当美教。这篇散文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教者就不能简单粗陋地处理。这节课的四块设计都是以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和谐的节奏来组织的,学生在丰富动人的开场白中进入学习情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移步换景似的品味一个个真情场景,学生们一次次诵读、一次次联想、一次次感动,文理、情理、心理达到了高度的感同与升华。美在文本、美在教学过程、美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美在学生精神上的陶冶与指引。

篇三:散步教学反思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的一篇优美散文,(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散步去教学反思)它篇幅短小,语言隽永,但又情意浓浓。主要通过写一家三代四口人外出散步的经过,表达了浓浓亲情以及强烈的生活责任感。文章虽只有580字,读来却意蕴深长,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历来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也常常成为语文老师上公开课的选择对象。

打算上《散步》一课时,其实一直在犹豫:那么多人上过这篇课文,包括我本人也在几年前作为公开课上过,怎样才能上出新意呢?于是,我仔细阅读了单元提示及课文,课文文字较少,且内容简单,编者的要求也不高。当我读到课后练习题时,引起了我的注意。课后一共设置了三道题目:一是为课文该换标题,意在把握课文内容;二是研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意在把握文章的主题;三是比较阅读作家林文煌的《三代》,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及鉴赏能力。于是,一个大胆的思路便形成了,我何不围绕三个题目来设计教学呢?针对三个题目我设置了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故事三个教学环节,后来,我又加入读出感悟的环节,作为前三个环节的补充,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同时,这节课我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不让学生带课本进教室,更不准带教辅资料,只准带新华字典、笔、本子。这样做的目的,只想让孩子们去思考,而不是做一名搬运工。把资料书上别人整理好的答案搬到书上,然后再进行所谓的交流,这种做法学生获得的阅读感悟是极少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根本没有去思考。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孩子很懒,不是手脚懒,而是大脑懒,不愿多用脑,倒是愿意动手抄,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提高的很慢很慢的。我也一直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朗读、写作、交流表达等等,都需要在老师的示范、引导下来训练提高。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基本上还是可以的,七年级的小孩毕竟还小,思维、表达的能力还有限。虽然分析肤浅,但有真意;表达生涩,但有真情。我相信,通过长期的熏陶、训练,他们的阅读、表达、思考、写作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纵观整节课,最大的失误应该是似乎与课改的距离很远,严格的说教学的理念距离

课改不远,但形式却远离了轨道,这也是我上语文课的最大痛苦。如何把自己教学的理念和课改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现在课堂教学很流行一个词语:高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也许很多人都没有科学的答案。市教科所沈老师来我校调研时,我特意请教了这个问题,他说高效的课堂不是指你的课堂容量有多大,不是学生做对了多少题,而应该指学生思维的容量有多大。他说,他也不能做出多么完整的科学的解释。但他的这句话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否则,无论多热闹的课题,学生的>收获都不大。

语文教学永无止境,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课上的非常好,我感觉他的教学之路会越来越窄,因为已经没有提升的空间。我一直认为我是语文教学道路上一名学习者、探索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事们,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共同成长。

篇二:《散步》教学反思

慢慢散步,体悟亲情

----《散步》教学反思

小铺一中 耿媛媛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低头沉思的神情,听着孩子们一点点关于父母亲情的描述,想象着孩子们和父母相处的一场场温馨画面??我感觉到,这节课是生动的的,这节课是能触动孩子心灵的,这节课是成功的。

《散步》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体现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传统观念逐渐淡化的今天,这一课更显出他的教育性。

我感觉到,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思路清晰。在设计本课时,我仍然以散步为线索,主要设计了“独自散步、一起散步、分享散步、欣赏散步、挥洒散步”几个环节,思路清晰而独特,学生较为喜欢,而且能很快地融入课堂,把握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插入《我爱我家》的歌曲视频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先用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说出了自己对家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我是这样表述的:家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暖;家是“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岁月深纹痕”的付出,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牵挂??同学们,你对家的理解是什么呢?在视频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自

然地进入了课文情境中,教师也自然地引学生进入了散步的氛围中。 第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选择。“分享散步、欣赏散步、挥洒散步”这几个环节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特别是在“欣赏散步”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 话或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 说一说”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提高了学生欣赏、感悟、体味作品的能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第四,即时地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点,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在“挥洒散步”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亲情和爱的理解达到了高潮,这时,我是这样引导的:“爱要说出口,现在你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对你的亲人倾诉。请以 “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 温馨小语。”伴随着一曲《感恩的心》,孩子们 开始发掘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一个个手高高举起,一幕幕关于亲情的画面被孩子们描述出来了,一句句感恩的话语出现了??孩子们生动的讲述引得教室内唏唏嘘嘘。孩子们哪里是在落泪啊,这分明是情的触发,是爱的体悟 。那些平时不被孩子们注意的一个送别的背影,一个拥抱的动作,甚至一个“妈妈不爱吃”“爸爸不饿”的话都在这里得到了爱的诠释??孩子们从这一次普通的散步中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前孩子预习不够充分,以致在复述课文时孩子们复述得不够流畅;课文拓展不够深入等等。

整节课,我在领孩子们一起散步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体味,共同欣赏,和孩子 们一起品味到了亲情的内涵,感受了亲情的伟大。在以后的日子中,相信大家会珍惜亲情,感恩亲情的。

篇三:《散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散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重庆市民族中学 程永光

想给自己的课打80分。总体还过得去,最可喜的是通过这次备课自己有了新的收获与长进。

一、 优点:

1、

2、 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更有“单元意识”,注重目标的落实。 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主线意识”也更强了,希望能对整堂课的设计有一个主线的贯穿。

3、

4、

5、 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上也有新的长进。 课件主色调也与课文的主色调更搭配。 课堂的容量在逐渐的加大。

二、 不足:

1、

2、 自助解析文本不够,这方面的能力也不够。 在老师的范读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上,特别是对“我”的文句的朗读还很不够。

3、

4、 课堂上还是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 教师用语还可以更“简”、更“美”。

三、 感悟:

----通过这次备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一定要多向高水平大师学习,多看他们的教学实录!

争取第二课时比第一课时精彩。

标签:散步 反思 教学 散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散步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