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怎样使照片动起来【寓教于乐,使语文课动起来】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怎样改善阅读教学的方法,作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提出了两点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关键词】培养兴趣 教会方法
  语文教师寓教于乐,重视语文的自身魅力,语文课堂才可能是一个蓬勃的,充满生命力的诗样课堂。下面谨以阅读教学为例,谈几点教师可以切实操作的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上好阅读课,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阅读课即“读书课”。在我们班,我每星期至少上两节“读书课”,我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放手让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读物的选择上,采用教师推荐,学生自选,学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相互交流着看,这样,他们便广泛阅读到了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从漫画,动画,卡通,小人书,连环画到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篇都有涉猎。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感受阅读的欢乐,进而对读书活动产生兴趣。
  (二)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好习惯。
  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每日一首古诗词的背诵,每天习惯性的好词佳句的记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如果学生能认真做到这样日复一日对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便是指日可待的事。
  (三)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每个月,我在班里组织“我是故事大王”“读书笔记show”“诗歌朗诵之星”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空间和舞台,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工作。
  如作者、时代背景、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介绍,与文本有关的文章、资料的了解。在学习课文时,让查找资料的学生起来读一读,评一评,老师对查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查阅资料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从课题入手,抓住一篇课文的线索。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提问题、学始于思,学生提问能启迪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动机。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围绕课题就重点内容、词句,疑惑处进行自由提问。比如教学《不用嘴巴的歌手》一课时,学生提出:不用嘴巴的歌手是谁?它们用什么唱歌?它们的歌声好听吗?这些问题正是他们阅读这篇课文时的线索。有的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大海的歌》,大海会唱歌吗?它唱什么歌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虽一时不能作答,却恰恰抓住了所要理解的重点。这对养成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是有好处的。
  (三)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
  俗话说:不会读书的孩子读完书没有疑问,会读书的孩子读完书总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从整体的感知到部分的体悟,从逐段阅读的基础上,再回到全篇进行归纳总结,这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了解,会对文本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自然便会产生更深的疑问。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我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诸葛亮成功的偶然性太大了,他就不怕周瑜暗中派人识破他的计策?他怎么那么肯定曹操不会出兵?我趁机让大家都来讨论一下他提出的问题,课堂讨论如火如荼,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最终学生明白了,诸葛亮成功是靠他识天时,通地理,知人性,巧安排,靠他的神机妙算和聪明才智。学生通过自己的层层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老师一味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四)读书的方法要多样。
  1.扶读。扶读就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地帮着学生读。对于较为浅显的课文先读后扶,以讲扶读,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课文读不好常反映出理解上的问题。根据读的情况讲,才能扶到关键之处。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了疑点,在学生急切求知时为其解疑。
  2.议读。议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后师生共议。带着问题读,能加深理解;读后议论,能促使吸收。以读为主,以议助读,议的内容是重点、难点。
  3.引读。引读法就是运用提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读的方法。对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课文,可采用引读法。
  4.朗读。朗读法是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寓讲于读,披文入情,使学生的朗读过程成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对感情色彩较浓的课文,可兼采用此法。
  另外,像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小品式演读等方式,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使阅读教学声情并茂起来。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是带动语文教育的―个标本兼治的通途。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并且有了好的阅读方法,其语文素养的大幅度提高自然是不言而喻。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子弟小学)
  编辑/张俊英

标签:寓教于乐 语文课